书名:
永宁宫内除了新添了些宫人,与以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兰芮下步辇后,心里发虚,走得特别慢。皇贵妃前几日借乐姑姑的口让她替吴王挑侍妾,她算得是一口回绝,皇贵妃心中如何想,她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如此“不听话”,皇贵妃岂有不恼的?轻则,待她不冷不热,重则,还会斥责她几句。
到正殿外,木姑姑看见她,上前行礼,“王妃快进来吧,娘娘听说您进宫,猜到您会过来,已等了您好一阵了。”两人说着话往正殿走,迈门槛时,木姑姑借搀扶兰芮,贴在她身侧小声说:“听乐玉(乐姑姑)说王妃这两日精神不大好,坐一阵就会觉得累,这事奴婢已经禀明了娘娘,一会儿王妃受不住时千万别勉强,娘娘不会怪罪王妃的。”
自己精神不好?兰芮一时错愕,侧脸看了看木姑姑,见木姑姑正朝她笑,她立刻明白过来——木姑姑已经在皇贵妃那里替她铺好了路,若是皇贵妃责罚她,她大可以装病。
虽没打算就此装病,她还是感激地笑笑:“多谢姑姑。”
木姑姑想到这样做是背主,轻叹了一声,“奴婢也是不想王妃与娘娘因一点小事伤了往日的情分。”
这点兰芮自是明白,不然,以她帮过木姑姑一次的情分,又怎抵得上木姑姑与皇贵妃二十余年的主仆之谊?所以她轻轻颔首后,没再说话,跟着木姑姑进了寝殿。
皇贵妃身子渐沉,加之年岁大,在硬木椅子上坐久了就觉得腰酸,这时歪在垫了两层丝绵的软榻上,神情慵懒闲适,听到兰芮问安,她略抬抬眼·淡声吩咐内侍看座,然后静静地看着兰芮,神色不愠不恼。
兰芮坐下,她算不上了解皇贵妃,但也知道皇贵妃从来都是笑脸迎人,今日这样面如表情地看她·已经表明此刻皇贵妃的心情。顶着皇贵妃仿佛要将她看穿似的目光,她有些尴尬,又有些内疚。她心虚,倒不是因觉得拒绝皇贵妃有错,而是因吴王,以这时的标准看,她不仅不是合格的王妃,还不是合格的儿媳。怎么说呢,她与吴王之间·她并不及吴王付出得多。她完全可以学旁人,找两个侍妾放在王府,摆摆样子,堵住众人的嘴,让皇贵妃面上好看·但她因自己心中的坚持,并没有这样做。
心里虽如此想着,但她并没有傻坐着,而是细致周到的问起皇贵妃胃口不好的事情。
皇贵妃懒懒地答了两句,好像才想起来似的,问木姑姑:“我让你找的书可曾找到?”
木姑姑恭声答道:“奴婢依照娘娘的吩咐,已经放在偏殿里的书案上。”
皇贵妃点点头,慢条斯理的端起茶抿了一口·然后看着兰芮:“前两天下雨·雨水飘进寝殿,将我时常看的两本书淋湿了·好些字晕开,再看不清,真真是可惜,想要自己抄一次,无奈我的簪花小楷写得不能入目······上次我见你的簪花小楷写得不错,不如你来帮我抄一遍吧。”
兰芮一听就知道,皇贵妃的责罚来了。她如此笃定,是因她的字勉强能看而已,并不比皇贵妃写得好,皇贵妃以此为由让她抄书,实在太牵强。还有,即便是她的字真如皇贵妃所说的“写得不错”,但永宁宫字写得不错的人大有人在,皇贵妃也没必要非让她一个孕妇来抄书——除非抄书只是惩罚。
她抬眸准备答应,就看见站在皇贵妃身侧的木姑姑连看了她好几眼,她想起了在门口时木姑姑的提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我这就去偏殿替娘娘抄书,只是,还望娘娘莫要嫌弃我的字不好看。”
她若不让皇贵妃将心里的这口气吐出来,立一立婆婆的威风,恐怕皇贵妃不会就此罢休。何况,她现在怀象很好,能吃能睡,抄书并不能让她累着,无非就是脸面上不好看而已。但婆媳相处,不在意气之争,而是看谁得到了实惠。于她来说,没有侍妾在旁晃悠,抄书实在算不得什么。
见她答应,木姑姑目光低垂,皇贵妃淡然一笑,“木荣,你送王妃去偏殿。”又打了个哈欠,“我有些乏了,先歇一歇。”
从正殿出来,木姑姑看了看兰芮,在心里轻叹了口气,暗忖:吴王妃是行事方正,不屑于以病为托辞,还是她心中有其他的打算?
兰芮自是觉察到了木姑姑的目光,也知道木姑姑心里诧异,但她心中的想法不能跟木姑姑提,只微微笑了下,与木姑姑闲话起来。
到了偏殿,她看见书案上赫然搁着女四书,不由得苦笑,看来皇贵妃让她抄书,除了责罚,还有训诫的意思。到了此时,她多想无益,吩咐霜降研磨,坐下抄书来。
木姑姑让宫人备下茶点,添了冰盆,然后悄无声息的回正殿复命。
到正殿外,问明白皇贵妃已经躺下,她想了想,还是轻手轻脚进了寝殿,正如她所料,皇贵妃并未睡着,而是睁眼望着帐顶,似是正在想什么。
“娘娘还是睡一会儿吧,您昨晚就没睡好。”
皇贵妃侧目看着她,“鲁氏看见女四书,是什么神情?”
木姑姑早料到皇贵妃会问,因此不觉得意外,笑道:“除了有些吃惊,倒没什么特别的。有霜降伺候笔墨,奴婢看自己在偏殿也是碍事,便回来了。”
贵妃听着微觉满意,点了点头,“她倒是比我想象中更能沉住气。”顿了顿,她又道,“你让人去御书房外守着,若是善思出来,让他过来一趟。”
“奴婢这就去办。”说着,木姑姑转身出去了。
吴王走进永宁宫正殿,里面静寂无声,皇贵妃正低头看书,一名宫人打扇,一名宫人捶腿,此外再无旁人。
不是说鲁氏在永宁宫吗?
皇贵妃将目光从书上挪开,落在自己儿子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别看了,鲁氏在偏殿抄女四书。”
吴王闻言脸色微变。
皇贵妃目光一直不曾移开,见自己儿子浓黑的眉毛几不可见的皱了皱,她脸色立沉,摆手屏退宫人,厉声说道:“怎么,觉得心疼?!上次你从福建回来时,我说过什么?!你一转眼忘了,我可记在心中!如此看来,便是我从前对你的教诲,你也是忘得干净彻底!”
吴王微怔了下,身子一矮跪了下去,恭声道:“母妃息怒,母妃的教诲,儿子一直铭记于心,不曾忘记一分。还请母妃顾惜自己的身子,不要生气才好!”
“铭记于心?!好一个铭记于心!”贵妃冷哼一声,“那你说说,我教过你做事须得顾全大局?我可教过你做事不能授人以柄?我可教过你不能将心中所想示于人前?”
这些话,让吴王想起从前母妃反复叮嘱他做人道理时的情形,心里慢慢生出愧疚,垂首道:“儿子都记得。”
“是吗?”看着儿子低头,换做往日,皇贵妃想着儿大不由娘定然会就此算了,但今天她却没有了事的意思,声音越发的严厉,“蒋氏女为皇后所选,你由着鲁氏将她拒之门外,我只当你是要告诫皇后,莫要将手伸得太长;你假装失踪,让鲁氏去福建相救,我只当你是为将来打算,想藉此让皇上对她鲁莽的名声有所改观。不曾想,你费尽周折,不惜欺君罔上,置忠孝不顾,甘愿冒着临阵逃脱的罪名,只是为名正言顺不纳侧妃!一个女子,何至于你如此弃前程于不顾?”
她之所以如此生气,除了气自己精心养育的儿子行事糊涂外,还因他之前丝毫口风不露,她竟然是在他去御前奏请不纳侧妃时才得知他假作失踪的真正用意!
看着母妃双手微微颤抖,吴王也是吓住了,在他的记忆里,母妃从未如此失态过。他忙端了水服侍皇贵妃喝下,又像小时候那样,轻轻地替皇贵妃拍背,久违的亲昵,让他心里生出了想跟母妃说心里话的冲动。
“其实,儿子不纳侧妃,并非完全因为鲁氏的缘故。”
皇贵妃抬眼看着他,不置可否。
吴王继续说着,声音低沉,“母妃可还记得儿子六岁时那个冬天?那次,要不是花姑姑动作快,儿子差一点就磕在石头上。还有儿子十岁时,父皇带着儿子和大皇兄、三皇弟去狩猎,儿子惯骑的马突然受惊,在丛林中疯跑不止,被侍卫看作刺客,一箭贯穿马眼,而那时儿子正俯身驯马,头与马眼之间只有不到两寸的距离······母妃或者不知道,儿子整整一月不能安睡,闭眼就会做噩梦……看似巧合,但巧合之后的原因,母妃肯定很清楚。儿子能保全性命,除了运气,还因母妃处处庇护······可儿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过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儿子觉得,父皇身边若没有流水般的女子,儿子定然会开心的长大,不会是战战兢兢的活到现在……”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但此刻说出来,他竟然有几分不确定——如果不是鲁氏,换做他人,自己还会如此坚定吗?
贵妃看着他,面上没多大的变化,但心里掀起的惊涛骇浪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