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三)(1 / 1)

底牌,是博弈胜利最后的杀招。

张真的底牌,一定不是萨奇老虎。

警务处长是位高权重,一个命令,就能将林怀乐他抓进审讯室。

但也并不是没反制手段,李察德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那张真的底牌是什么呐?

林怀乐转动着手里的高脚杯,认真地思考着。

“既然张生胜券在握,那改日一定要到您的办公室聊聊。”

听到满意的回复,发出疑问地公子哥立刻笑了笑,立刻约定了时间,准备详谈合作。

太刻意了!也太急了!

这人明显是个托,衔接的太快,不是个高明的老千。

骗人先骗己,如果千门有内功心法的话,这应该就是九阳神功的存在。

看来各行各业都有吃不上饭的存在。

人群中应该有几人看出了不对劲,但不敢笃定,应该是第六感起了作用,并没有公开表态,还在观望。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张真也感觉到了氛围不对,没有继续聊荃湾的地,而是聊起了赛马,和即将面世的赛狗。

聊起玩,场面立刻就活络起来。

林怀乐靠在窗边,等着谢兰回来,支票也给了,面也见了,又碰见了给自己捣乱的敌人,也算是收获满满。

做人不能太贪心,见好就收,才不会招老天爷的惦记。

“林生当了半天的观众,不打声招呼在走,是不是不太够义气。”

就在林怀乐四处寻找谢兰,准备一起离开的时候,正对面响起了询问。

收回目光,往发声处看去,发现张真已经同那群公子哥告别,来到了自己面前。

“张生忙完了?”

“刚才的演讲和展望未来,很精彩,张生要去当个讲师,一定比现在成就高!”

林怀乐伸手叫停了自己的持枪保镖,示意他没有问题。

张真和林怀乐两人,都熟知彼此的相貌,知晓各自的生活习惯,但却是第一次碰面,算得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林怀乐并不意外张真注意到了自己,甚至有一个念头,这家伙今天就是奔着他来的。

“刚才演讲的时候,我一直都在观察你的面部表情,是哪里讲的不太好,让林生您失望了?”

张真没有客套,两人也没有客套的交情,他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林怀乐当然不会把看穿他底牌的秘密说出来,这样游戏就不好玩了。

博弈的胜利者,往往都是掌握了对方具体情报的人。

不管这个情报是不是陷阱,都要分析下去,找到症结所在。

“你找的托太不专业了,意图太明显,不止是我,在场很多人都察觉到不对劲。”

“不应该啊?”

“难道是想吃独食?”

林怀乐指了指搂着女朋友的提问者,饶有兴趣地说道。

张真摇摇头,否认了他是托,一脸真诚的说道:“他不是托,他是受害者。”

“林生的收地条件,在香江是独一份,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有的赚。”

“我祖父总是说做生意要双赢,但从来没有做到过。”

“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我也是见识的不少,第一次见到各方都满意的买卖。”

“有时候,上层规划的道路,的确是好的,但下面执行的人,却要往错上做。”

“他叫唐森,土生土长的荃湾人,手里有一百多亩地。”

“现在香江的人都知道,荃湾的地价会疯长,不少人就打起了歪主意。”

“一亩一百块,不给就送他们全家一人一个水泥棺材。”

“做事真霸道!”。

林怀乐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地产行业每一笔利润,都沾染着小市民的血汗。

这不是以人力可以扭转的。

博弈就是拔河,但没有中间绑着的红线,只有把绳子彻底揣进口袋中,才算彻底的胜利。

“一百块一亩,出价是低了一点。”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也是常有的事。”

“但香江是法治之地,女王的荣光,笼罩在我们的头上,没有人会,也没有人敢限制他的人离去的自由。”

林怀乐从一开始就料到,有人会用下九流的手段收地。

他从来没有阻止过这类行为,好言难劝想死的鬼,再加上他现在所站的角度,没有道理说太多。

这就是在商言商的道理。

张真打一开始,就没寄希望少爷乐出来主持公道,他也不是包青天,再说香江也不是戏文中的开封府。

“房地产开发说到底,就是聪明人才能参加的游戏。”

“放在欧美,反倒兴旺不起来。”

“嬉皮士,我爱嬉皮士!”

张真也取了一杯香槟酒,感慨地说道。

林怀乐没有回答,也没有办法回答。

欧美的房地产开发,也是有血腥生长的时候,但那个年代实在太久远了,就如同羊吃人运动一般久远。

有土斯有财的理念,在英伦三岛也很盛行。

真正制约欧美房地产玩脱线的法令,是不允许先卖后盖。

房地产开发都是先从银行贷款,买地,盖楼,就算利率在优惠,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鲨胆彤和飞船仔,就想出了个好办法,那就是提前卖楼花。

(卖楼花第一个执行人,并不是小超人而是霍大侠。)

一间售楼中心,一个个不值钱的模型,打着七折八折的优惠,就把所谓的中产白领口袋中的所有钱,全部掏干净。

一期卖完还有二期,二期卖完就有三期。

银行的贷款,很快就能还清。

有良心的,准时把楼盖好,交给客户。

没良心的,就把一期收到的楼款,用来二期建设,等到二期卖完,再去建设一期卖光的楼花。

这样的神奇操作,在香江这几年并不少见。

市民们没权没势,只能认栽,等待着自己买的楼建好。

林怀乐的荃湾改造,则参考了新加坡的房屋改造计划,算是中立解决方桉,大家都有的赚。

房子既然是市场流通的商品,那它就有内在的商业属性,周边的公共设施,医院,学校,都是升值的主要原因。

香江目前的房地产开发,从来就没有将注意力放到配套设施上。

地少人多,房子根本不愁卖,为什么要搞这些有的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