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荆州变(三)(1 / 1)

曹贼 庚新 1068 字 3天前

刘表头七日间临近。

襄阳在惶恐不安之中,迎来了荆州各方豪强代表。刘表在荆州经营十余载,虽算不得政绩卓绝,却也保得荆州一地平安。小规模的战事虽然不断,但在大体上,却没有出现什么战乱。

特别是刘表好文学,为当时江夏八俊之一,令荆襄文风鼎盛,甚得文士所赞赏。

诸葛亮为刘备谋划荆州,可谓是占尽天时……

刘表病故,荆州惶恐。

各方人士各怀心思,尚未形成统一的主意,所以是一盘散沙。如果刘备能夺取了荆襄,则可凭借荆襄九郡为根基,东联孙吴,西取巴蜀,北据曹操。诸葛亮下的是一盘大棋,如果成功了,则天下三分,将为定局。只是,诸葛亮也很清楚,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不得不小心谨慎。

总体而言,荆襄分为三派。

其中,刘表从老家带来的山阳旧部,支持刘琦,愿意和刘备合作。

而其余两派,分别是蔡瑁张允为首的刘系,以及蒯氏兄弟为首的本土系。相比较而言,蔡氏是希望能扶立刘琮,继位荆州,依托曹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而蒯氏呢,则和蔡氏一系又不同。他们愿意听命朝廷,同时维护荆襄世族本土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蒯氏和蔡氏即为一体,又有所不同。但就目前而言,蒯氏兄弟和蔡氏的政治主张,基本上一致。

诸葛亮,不敢小觑蒯氏兄弟。

此二人是荆襄名士的代表人物,有着非同寻常的智慧。

所以,他谋取荆州的计划,除了刘备和伊籍之外,再也没有和其他人商议。甚至连赵云,也不清楚他来襄阳的目的是什么。刘备只叮嘱他,听从伊籍的调派,绝不可以暴露出行藏。

就这样,赵云在伊籍府上,神不知鬼不觉的住下。

而伊籍呢,则好像没事人一样,协助蔡瑁准备刘表丧事,但暗地里,却悄然联络山阳旧部成员。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眼见着刘表头七日益临近,襄阳城内变得热闹非凡。

蔡夫人领着刘琮,出面接待各方来客。与此同时,蔡瑁也在动用族中力量,紧锣密鼓的与各方联络,游说荆襄世族,扶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就这一点而言,不在襄阳的刘琦,明显占据了下风。就在刘表死后的第二天,刘琦派人前来襄阳,请求蔡夫人等允许他返回襄阳。

可是,蔡夫人却以江夏战事紧张,刘琦身负重任,不宜擅离为借口,拒绝了刘琦的请求……

随后,刘琦退而求其次,言真意切的劝说蔡夫人:我可以不做荆州之主,但请夫人能尊重家父辛苦才创下的基业,不要投靠曹操。荆州凝聚了家父心血,怎能轻易的就让与其他人呢?

更何况,那人还是一个国贼!

蔡夫人没有回答,只是把使者打发离开……

也就是在刘表故去的第三天,江东孙权却突然有所行动。任海昌长陆逊为芜湖令,又派出程普黄盖,在春谷县集结兵马,对淮南虎视眈眈。孙权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淮南三郡顿时紧张起来。甘宁立刻派出信使,火速通报许都荀彧,同时又使人与于禁联系,告之实情。

于禁正在鄳县,与关羽对峙。

关云长奉命前来江夏,协助刘琦守卫,与于禁李通数次交锋,给于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于禁正感为难,忽闻江东起兵,立刻改了主意。

他和李通商议之后,决定暂时退出江夏,返回弋阳郡。若孙权大举用兵,则淮南必将危急。

宛城,郡廨。

贾诩端坐门廊上,状似若有所思。

手指在身前的古琴上拂动,不时发出一两声悠扬琴声。

他眉头紧蹙,另一只手则捻着胡须。庭院里,几朵墨菊盛开,为这暮秋平添了几分生气……

“太中可在?”

庭院外,突然传来了羊衜的声音。

贾诩猛然扬眉,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举目向庭院外看去,“是子路吗?可是有什么消息传来?”

羊衜步履匆匆,走进庭院。

“太中,平春急件。”

“讲!”

羊衜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江东孙权屯兵春谷,同时向芜湖调集粮草。

于文则担心弋阳郡有失,故而决意放弃鄳县,撤兵返还。文达太守派人来询问,他可否撤出平春。”

贾诩闻听,却脸色一变。

那双眸子陡然间闪过了一抹冷芒,呼的一下子站起身来,厉声道:“立刻派人回复李文达,并请他转告于文则。他二人就算是战死,也要给我钉死在江夏……孙仲谋还真是会找时机出兵,只是……哼,告诉他二人,若丢了鄳县和平春,他日我必将上书丞相,治他二人畏战之罪。”

羊衜吓了一跳!

很少见贾诩有如此激动的模样,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按道理说,孙权出兵并无稀奇,于禁撤兵,也在情理之中,贾诩何故如此激动?脸上甚至有一丝凝重之色?这里面,恐怕另有文章……羊衜嘴巴张了张,似乎是想要开口询问贾诩。

只是,见贾诩面色阴沉,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匆匆离开庭院,他将李通的信使找来,把贾诩的原话复述一遍。不过,措辞间明显婉转了许多,只是说荆襄破局在即,无论如何,李通和于禁二人,不可在这时候退兵,否则就有可能耽误了大局。至于淮南战局,不必他二人担心。贾太中已和许都联系过,早有了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