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探查情报(1 / 1)

寒门枭士 高月 1017 字 3天前

清晨,一队骑兵从一望无际的稻田间穿过,战马踏着田埂疾奔,百步外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着向南面流去,再远处是一座小村庄,二十余户人家,白墙黛瓦,垂柳依依,屋顶上着冒着袅袅的白色炊烟,几条黄狗聚在村头,正警惕地望着奔驰而过的骑兵,不时仰头吠叫。

骑兵从田埂上飞驰而过,很快将小村子抛在身后,前方是一座低缓的土岗,千百年的沧海桑田使这座沙土丘岗突兀地横亘在平原上,丘岗高只有二十余丈,却至少有三里宽,十几里长,山岗上长满了茂盛的林木。

骑兵们直接奔上丘岗,冲进了树林,顿时从树上惊起一片鸟雀。

这支骑兵是燕青率领的情报营斥候队,张顺负责监视水路,而燕青则负责监视江南军主力。

燕青手下有五百人,分成十队,分布在江南的各个州县,燕青带着其中的一支精锐斥候,负责跟踪江南军主力南下。

就在昨天晚上,燕青抓住两名逃兵,细细审问之下,才是知道他们是刘延庆的士兵,在行军途中找到借口逃脱了队伍。

燕青当然知道江南军前两天发生了内讧,主帅向发杀死了副将刘延庆,大将武安城率数千部下南下。

这个消息燕青发送给主帅李延庆稍微迟了一点,京兆军受降了武安城的军队后,他的情报才送到无锡县。

昨晚抓到两名士兵虽然不是什么突发重大事件,但从两名士兵逃跑这件事来看,燕青心中便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江南军的军心士气是不是开始出现问题了。

猜测虽然大胆,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骑兵们奔至丘岗上,留下几名士兵看守战马,燕青则带着其他爬上了丘岗最高处,丘岗虽然只有二十余丈高,但从高处向下望去,视野十分开阔,远处是一片片镜子般的稻田,至少能看到三十里外,令人心旷神怡。

“统制,他们来了!”一名士兵指着北面官道上低声喊道。

燕青一点不奇怪,他们本来就是追踪着敌军主力南下,他们只是骑兵占了优势,才提前赶到对方前面。

江南军奔在前面的是几名前哨探子,他们负责查看官道两边是否有埋伏,而主力军队就在他们身后三里外,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黑色的虫子在蠕动着前行。

燕青率领的士兵不是普通的斥候,而是情报斥候,他们分析能力更强,更能从一些细节中发现问题。

江南军的行军速度明显放慢了,他们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但行军距离还不到三十里,江南军从昨天的小步快跑变成了步行,这难道是对方体力不支了?

按理应该不可能,他们才刚刚开始行军,应该是一天中体力最充沛之时,显然是对方在有意保存体力,不再急于追赶南下的京兆军,说明向发已经得知京兆军在吴县驻营的消息了。

过了近半个时辰,队伍主力终于从山岗前路过,军队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燕青的手下在迅速统计情报,有多少骑兵,多少步兵,装备情况如何,训练程度等等,这些基础情报对于两军作战极为重要。

队伍中,不断有士兵奔出,跑到路边的灌木丛中蹲下,这时,队伍出现一个断层,中军已经走过,但后军还在一里外,三名蹲在灌木丛中的士兵发现了机会,转身便向丘岗奔来。

燕青也一阵惊喜,立刻令道:“抓捕他们三人!”

士兵们一跃而且,纷纷向东奔去,只片刻,士兵们押着三名逃兵走过来,三人十分狼狈,头盔掉了,鞋也掉了,一名士兵发髻被挑开,披头散发。

“带他们去审问,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他们开口,让他们把知道的事情全部吐出来。”

斥候们分为三组,迅速将三名逃兵各押去一边,不多时,其中一组负责审问的士兵回来了,向燕青躬身行一礼,“启禀统制,逃兵已经交代,他们不是第一批,昨天晚上逃兵就出现了。”

“他们是刘延庆的手下吗?”

“正是!刘延庆手下还有一万余人,被打散后安置,并且在军队中遭受歧视,待遇很低,使这一万余人士气十分低迷,不愿给向家卖命,找到机会就想逃跑。”

燕青想了想问道:“他们在军队中是怎么被区别出来!”

手下递过一顶头盔,“统制看这顶头盔!”

燕青愣住了,头盔居然是绿色的,涂了一层绿漆,“这就是他们的标志?”

“他们都要戴这种绿头盔,军中都叫他们绿头兵。”

这时,其他两名审问士兵也匆匆走过来,抱拳行礼,“启禀统制,他们全交代了。”

........

李延庆的军队驻扎在吴县城北约十五里处的一片旷野里,从吴县武备库中得到的数千顶大帐和数十万根双尖头防御木阵成为京兆军驻军的保证。

军营占地约两千亩,扎下了三千顶大帐,四周没有营栅,却布下了三十万根防御木,所谓防御木阵,就是两头削尖的木棍组成的大阵,长约一丈,一头插进泥土里,另一头朝外,部署密集,使敌人骑兵无法靠近。

除了防御木阵外,四周还挖了壕沟,壕沟里埋下鹿角、尖刺等物,另外还搭建了木高塔眺望哨,外围一里内又部署了大量的斥候巡哨,使敌军很难靠近大营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