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局里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1 / 1)

何日请长缨 齐橙 984 字 3天前

中国的各级官员,都很喜欢用战争来类比管理。比如明明是三项管理活动,机械部却要称之为“三大战役”。又比如唐子风说的是市场定位问题,也用了“正规军”、“游击队”这样的表述。

说的人觉得这样的表述更有力度,听的人也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不会产生错觉。赵兆新在脑子里琢磨了一下,大致便明白唐子风的意思了。他说:“把这些产品转给乡镇企业去做,让乡镇企业去和韩国人打价格战,倒也不是不行。但我们箐机一年销售这几种车床,产值有六七千万,如果不生产了,我们的产值怎么保证?”

“当然是开发新产品了。”唐子风想当然地说。

赵兆新苦笑:“唐厂长,我知道你擅长于发明创造,说不定又给周厂长献上了什么宝贝。可我们箐机没有你这样一个人啊,我们的技术处技术实力倒是不错,就是创造力差了一点。让他们发明一个新产品,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

唐子风微微一笑,说道:“赵厂长,我这次和刘处长一起到箐机来,就是想和箐机谈这方面业务的。箐机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但现在发挥出来的,连五成都不到。如果我们20多家大型机床企业能够联合起来,互相提创意,共同开发新产品,赵厂长觉得情况会不会比现在更好一些呢?”

此言一出,赵兆新的眼睛亮了起来,他问道:“唐厂长,你说说看,这是个什么章程?”

唐子风说:“不知道赵厂长听说过没有,我们临一机和军工的432厂合作,办了一家东云机床再生技术公司,我们对外开展机床再生业务,都是利用这家公司来做的。”

“这件事,我有所耳闻,不过细节就不太了解了。”赵兆新说。

唐子风于是把当初与432厂合作的情况向众人做了个介绍,然后说道:“东云公司的这种模式,简单说就是取长补短。我们临一机在机床技术有优势,但数控技术不灵。432厂是专业搞数控的,但机床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我们两家如果单打独斗,都很难把机床再生的业务拿下来,而合作之后,就互相补上了短板,达到了双赢。”

“了不起!”乐敏华翘了个大拇指表示赞赏。

唐子风说:“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东云公司的业务开展起来之后,我们便发现在机床再生方面的技术积累远远不足,所以双方一致同意,从公司的利润中划出20%用于技术研发。如今,我们对于机床再生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年前的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合理的机床再生方案,而这也使我们在机床再生这个市场上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

“你们的竞争力强了,我们可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赵兆新半是玩笑半是抱怨地说。

去年临一机与432厂联手在国内开拓机床再生业务之后,箐机等一干机床企业也受到启发,纷纷开展同类业务。一开始,大家的业务做得还算顺利,但后来的情况就不太妙了。业务员回来向赵兆新反映,说客户动辄拿东云公司作为样板,嫌箐机提出的再生方案不够好,技术不够高。

赵兆新也曾派人去了解过东云做的那些机床再生项目,发现其中的确有一些独到之处,能够在成本约束下,把原有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很多想法都是箐机没有想到的。

机床再生的方案是与机床的类型直接挂钩的,一种机床上的再生方案,无法完全复制到另一种机床上。所以箐机虽然看过东云公司的方案,在自己面临新的机床类型时,仍然无法做得像东云公司一样好,这让赵兆新很是郁闷。

直到这会,赵兆新才明白为什么东云公司能够做得比自己好,原来他们是真正投入了资金进行研发,形成了独有的知识体系,这比箐机这边完全凭经验进行设计就要强出不少了。

“唐厂长跟我们讲东云公司的事情,是想说明什么呢?”乐敏华问道。

唐子风说:“我举东云公司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临一机也罢,你们箐机也罢,在国内都算是大型机床企业,实力在全行业里是可以排在前十位之内的。可是如果要和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大型机床企业来比,咱们能排得上号吗?

“人家一家机床企业,年产值就是十几二十亿美元,相当于100亿人民币。咱们每家厂子一年的产值才两三亿人民币,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要想和这些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咱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外。”

“你是说,就像你们和432厂的合作一样,咱们两家也成立一个合资公司?”赵兆新试探着问道。

“光咱们两家可不够。”唐子风笑道,“我们和432厂的合作,其实只是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现在咱们要面对韩国企业的挑战,还要考虑到几年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冲击,那么仅仅是咱们两家企业进行合作,就远远不够了。我们的想法是,把国内排名在前20名之内的大型机床企业都联合起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这是局领导的意思吗?”赵兆新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