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皇帝
(感谢飞航在天,随蜗牛去流浪的支持,谢谢!)
位于大兴城六爻之中九五之上的靖安坊内旧邸,这原是高祖赐予易风的太孙府,只是当初易风离京之时,太孙府才刚开始营造,这个占地三百余亩的整坊之地都敕建太孙府,太孙府刚造好,杨秀就弑君篡位然后是天下动乱,等易风再回到大兴城中时,他已经是太子殿下,并且直接已经入住大兴宫甘露殿中。不过今天,易风却在靖安坊旧邸内摆宴,在此宴请群臣。
府内,灯火灿烂,到处张灯结彩,人人脸上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尤其是那些怀荒系的将领们,更是高兴。易帅已经是太子,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他们自然也就跟着鸡犬升天。大家都有一份从龙之功,即将平步青云,封官拜爵,光耀门楣,谁能不高兴啊。
不过今天的宴席,也并不仅是怀荒系出席,甚至在席位上,排在最前面,就在太子之下的反而是高颎与杨素二人。然后是贺若弼、韩僧寿、史万岁、宇文化及、苏威、牛弘、杨雄等这一众朝廷重臣们。
在易风进入大兴之后,下的那些太子教之中,其中就有对这些人的安排。翰林院公布的诏书中,朝廷格局变化不大,高颎为尚书省尚书令,杨素为尚书省左仆射,苏威为右仆射。牛弘为吏部尚书,苏孝慈为兵部尚书、宇文恺为工部尚书,柳述为民部尚书,史万岁为礼部尚书、李浑为刑部尚书,贺若弼、韩僧寿为枢密副使等。有过对于这道诏书,不管是接到任命的还是没接到任命的,心里都有些数,知道这也就是太子新入京师时安稳人心之举。接下来,该上的还是会上,该下的还是会下。不过,能不能保住位置不下,或者说本来没机会上的找到机会上去,这就看大家接下来的本事了。
易风下手左右两边,安排的是左高颎右杨素。高颎凭借着当初雁门关迎立之机,在新朝之中肯定会有一个位置。而杨素这次也表现不凡,虽然他一直以来都是杨广这一系的,可在杨广称帝之后,他却相当敏锐的判断出杨广并没有优势,因此一直保持着缄默,而当局势进一步明朗之时,他更是相当果断的主动投了太子。他不仅在关键时候站对了边,而且在此后也是表现不俗,两次击败史万岁,先一步挥兵进入关中,给我,我会仔细参考的。”易风笑着对杨素道。杨素这家伙虽然如眼镜王蛇一般的危险,可眼下朝廷还处于一个平稳过渡期,朝中也还是得留着这批人。要不然,一下子把他们踢下去了,而他又没有做好全部的接手准备,回头肯定要出乱子。为了大局,暂时的和光同尘也是必须的了。既然如此,那么适当的对杨素赞赏一下,还能让他与高颎相互制衡一下。
“晋府、蜀府的家眷如何处理呢?”柳述见自己的提议被驳,当下有些失望。他本以为新太子肯定想除掉后患,结果谁想到自己一掌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杨秀弑君弑父,谋朝篡位,罪不可恕,但念其已死,其子也还年幼,因此我打算宽免他们,杨秀诸子皆废为庶人,贬出京师,发往东北边疆垦荒屯田,从此就做大隋的一庶民百姓,不必再卷入朝廷政治。至于杨秀的妻妾,着她们各回娘家,允她们再嫁,杨秀的女儿就留在京师,养在宫中,待成年后再由皇家为她们择夫选婿出嫁。”易风说出自己的打算。杨秀几个儿子,最大的是与王妃长孙氏所出,才刚十岁而已,几个小的更只有几岁。对于这些小孩子,他实在是下不去手。可又不愿意如独孤太后提出的那样,还要给他们分封建国。哪怕如今的封国不会有太大威胁,可易风也不想让这些造反的反王们的儿子还做大隋的藩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那以后岂不是鼓励别人造反?废为庶人,发配到边疆做个普通的农夫,着地方官员看管,已经算是天大的仁慈了。
“殿下仁慈,不过臣还是杨秀的妻妾女儿可免一死,但他的儿子不能放过,必须诛杀,不然后患无穷。另外长孙氏一族,也罪不可絮,当一并追究。”柳述这个姑父,对于自己的外甥们是毫不留情,非要弄死他们。
一直没说话的高颎这个时候也出声了,“殿下,臣以为明君当仁厚,但该严明的时候也不能软让。弑君、谋逆,这些都是十恶而不赦的大罪,开皇律上对此都有详细的处置条律,殿下的仁厚可以对天下万民,但不能对他们。老臣以为,不杀二反王诸子,则不足以平天下民心,不足以重定朝廷秩序。不但杨秀诸子皆该杀,杨广之子杨暕也必须杀,杀以明正典刑。”
“既然一切都有朝廷律令法典,那逆党一事就交由尚书省统领,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部联合主办,待你们拿出决议之后再奏上来,最后决议。”易风看似随意的将如何处置逆党的这件大事交给了高颎、杨素,让他们负责统领三部审理此案。但他又没有完全放手,他们审理之后,最后依然要奏到易风这里来做最后决议。只要是不能符合易风的想法,那他随时都能否决掉他们的处置结果的。但易风又并不直接自己来处置这个案子,也是很有内因的,让高颎等一众旧臣们来处置,这就是挑动原来的诸派系的一次内斗,使得易风一系可以超然于上,总之就是自己做裁判,让他们都下场去打。
得到太子将处置逆案的大权下放到尚书省后,高颎与杨素都极为激动。
杨素更是趁机道,“昨日太后召臣入宫,对臣说陛下欲禅位于殿下。臣受太后之命往拜见陛下,提及此事,陛下也说殿下处理国事,一切皆好。陛下因此有意加尊号为太上皇,传位于殿下。”
高颎不料杨素居然如此迅速,竟然已经抢先一步去让皇帝禅位,自己在这件事上落后了一步了。
易风点点头,“太后与皇上也都召见过我,对我提及此事,虽然责任重大,但太后与陛下都不容我推辞。秘书省太史曹已经选定一个吉日,就在本月初六。”
八月初,那就只剩下五天了。高颎和杨素都暗暗吃惊,知道太子心急,却不料太子如此心急,还真是一天也不想多等啊。不过既然太子已经直接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也不能推说困难,不管如何,咬着牙也得把这禅位典礼准备妥当,不能有半点差迟了。若这禅让典礼有半点差迟,只怕他们以后的前途也就彻底完了。
易风确实很急,没时间把这事拖下去。早点登极继位,就能早点理清朝廷。杨秀和杨广二反王虽平定了,可天下并不太平。在辽西,高句丽王高元还带着八万高句丽步骑盘踞在营州,对幽燕虎视眈眈,全靠李靖统兵防守渝关。而先前北伐半途而废,虽然击败了突厥主力,可更重要的战果还没有去摘取,这个已经熟透了的果实可不能就这样被别人摘人。
总之,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易风也没空跟他们玩什么矫情。他不想掩饰什么,他就是要跟所有人说,我要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