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狂欢背后的小九九
我们再来看看,世界杯本身的特征,以及它对主办国及世界各地产生的种种影响。Www.Pinwenba.Com 吧
世界杯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活动,有很多政治和经济上的意义,它有三大政治经济学特征: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288/396821288/397219857/20140822184708/images/128/Image0.jpg
第一,举国体制。世界杯理论上的建设周期是7年左右,而在这7年的时间里,举办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来进行建设工作,可以说是举一国之力在做这件事情,是一个全民性的总动员。那么,世界杯一定会影响举办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第二,它为举办国带来“世界杯景气”。 世界杯的建设周期有7年,赛程周期长达一个月,因而,它和举办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具有重大的关系。
第三,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杯后遗症”。一个国家花了7年时间来筹备世界杯,然后在一个月内容纳几十万人的狂欢,也因此获得了全世界几十亿人的关注,可是,当人潮退去的时候,这个国家获得了什么?狂欢的人散去了,投资机会没有了,就业机会也没有了。这就好比是,只有在退潮之后,才会发现,这个国家到底有没有“裸泳”。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288/396821288/397219857/20140822184708/images/128/Image1.jpg
这三个政治经济学特征使得世界杯的举办不仅仅关系到足球和足球队,而且关系到举办国乃至全世界这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的波动。
那么,世界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过往几十年的历届世界杯上做一个分析。
还记得1986年的世界杯吗?在这一届世界杯中,马拉多纳用手攻进了一个球。事后,马拉多纳称,是上帝之手帮助他打开了英格兰队的球门。
这一年世界杯的主办国墨西哥是一个拉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经济的输入,拉美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大幅的增长,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巨大的泡沫。这10年是拉美经济的“黄金十年”。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以后,整个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突然停滞。这便是经济学里所谓的“拉美化”,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金之后,就有陷入拉美化陷阱中的可能。
墨西哥的经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1982年的时候,墨西哥甚至根本无法偿还国际债务,这将直接导致外资进不了墨西哥。随后,墨西哥经济日益低迷,并在1982年、1983年、1984年接连爆发大规模失业。
但1986年世界杯的举办像是给墨西哥注射了一剂强心针。这之后,墨西哥的经济出现了三大景象。
首先,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墨西哥的国内投资信心得到了回复,居民消费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1986年,墨西哥的经济出现了一个小幅度的反弹。
其次,1986年也是是墨西哥城市化历史的转折点——这一年,墨西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首次突破了50%。在此之前,农业和矿产是墨西哥的支柱性产业,3000万墨西哥人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但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大量的人口涌入到城市里来,刺激墨西哥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城市日常消费的大幅度提升,所以墨西哥达到了一个国家由农村国家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标准点。
再次,又是在1986年,墨西哥加入了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它比中国早了将近20年(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所以说,这一届的世界杯对墨西哥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有趣的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对中国经济都产生了极大的拉动。1986年,中国电视台第一次全程直播世界杯,中国历史上也第一次出现了电视机消费的高峰。这一年中国共生产了1400多万台电视机,其中400多万台卖给了要在家收看世界杯的中国老百姓。自此,许多中国家庭都有了看黑白电视或彩色电视的记忆,这一届世界杯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电视机生产国。
还不仅仅是这样,历届世界杯的统计表示,世界杯冠军国和其他参赛国的宏观经济情况之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关联:历史上所有世界杯冠军国的GDP都会因获胜而增长0.7%,股市也会相应增长10%;而失败国的GDP则会下跌0.3%,股市的下跌更达到了惊人的2.5%。
统计显示,2006年,整个欧洲因德国世界杯所获得的收益达到了113亿英镑,其中主办国德国获得了74亿英镑,英国有13亿英镑,法国也有12亿英镑。而除了欧洲,亚洲也因此获得了20亿英镑的收益。所以说,世界杯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具有非凡的辐射力。
2010年的世界杯是在南非举办的,南非希望以此吸引全球对南非的关注,所以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虽然最初只计划投入4亿美元,但最终却投入了40多亿。
当然,在世界杯举办之前,南非国内也有很多的担忧。现在很多南非人连饭都吃不上、连房子都没得住,南非政府却要花费几十亿美金去修建体育场。而在世界杯之后,这些体育场又将何去何从?新增的就业机会会不会随着世界杯的终结而消失?
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振奋人心的:第一,就业方面,世界杯为南非带来了13万个就业机会;第二,消费方面,南非旅游业创收同比增长15.1%,超过全球旅游业的平均水平(6.7%),汽车销售也同比增长20.4%;第三,投资方面,这一年涉及南非企业的并购总金额达到了258亿美金,比上一年增长了63%;第四,这届世界杯为南非的GDP增长带来了0.4%的直接拉动。总之,2010年世界杯使南非的经济逐渐走出了衰退期:从2009年第一季度到世界杯结束后的2010年第四季度,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南非的GDP开始从-7.4%一路攀升,最高达到了3.2%。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288/396821288/397219857/20140822184708/images/128/Image2.jpg
更重要的是,世界杯还为南非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上的效应。
当时的南非总统叫祖马,他曾这样评价南非世界杯:“自20世纪90年代曼德拉总统和其他政治犯被释放以来,南非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狂欢震撼。我们为席卷这个国家的成功和斗志而兴奋。在16年来的自由和民族竞争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白人和黑人在一起欢庆,在球场、在球迷公园。这届世界杯绝不会随着南非的出局而结束,它的影响甚至在终场哨响后仍会继续。”
如上所述,世界杯的确为世界带来了许多正面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事情总有两面性。
首先,看球有时也会带来经济损失。虽然世界杯会给一个国家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投资机会,但它也会吸引了很多即使是辞职、旷工也要去看球的人,这无疑给经济带来了损失。英国人还做了另一个特别有趣的统计,在英格兰队和小组赛对手进行的最后一场球赛之前,英国有900万蓝领因为球赛放弃了工作,而且他们为此递交了300多万个理由。
其次,造成场地空置。主办国为举办世界杯修建了大量的体育场,而世界杯之后场地的空置浪费也成为世界杯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之一。
再次,世界杯无意中“创造”了许多“足球寡妇”。在世界杯举办的一个月中,全世界喜欢足球的男人都日以继夜地看球,而他们的妻子和女朋友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足球寡妇”。
一切的狂欢都将以足球的名义开始,然后以经济的计算结束,这才是全部意义上的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