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税
“新都选址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做吧。但有一点,新都不再修造城墙,只建王宫。你只管选址就是,新都规划孤王令派人来做,不知天师要多少时日才能完成此事。”
张天师捋了下胡须,充满自信地说道:“不瞒大王,臣早在两月之前就已经开始留意此事,新都地址臣已经看的差不多了。”
大臣听到张天师这般海口,个个表情不一,有的心中狐疑,有的则敬佩不已。
“哦!没想到天师如此尽心,可否告诉孤王,天师所选之处为何地?”秦雄也很好奇。
“大王请看疆域图!”张天师两步来到帝国疆域图前,指着地图上一处说道:“此地距离平阳五百二十里,在盘龙河之北,乌木山之西,此处百里之外还有一处方圆三百里的大湖,风景怡人,气候适中。不仅如此,此地颇具王气,实在是建新都的不二选择。乌木山上有万年古木,又有上好的汉白玉石,山中自古多出奇石、翡翠,修造王宫就地取材,能省却无数人力。盘龙河四通八达,运输方便,即便从他处运送木材石料,也是方便的很。”
张天师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自信:“诸位大臣,在下虽然不曾去过长安,但这些时日与汉国将士相处,多少也知道了长安百姓的一些习俗。在此处建都,有河、有山、有湖,百姓闲暇之余可以四处游玩,岂不是美事一桩么?”
其实这张天师那里是给汉王选都,这片地方是他以前选好的都城。当年的张天师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统一天下,早早就把都城地址给选好了,只是今日却便宜了汉王。当然,他把如此好的地方给了汉国,汉王也不可能不给赏赐。
秦雄笑了笑:“天师说的倒是很不错,明日孤王就带人前去查看。若是果真如天师所说,新都就建在那里吧。”
张天师拱手退下,脸上充满了自信。
“这第二件事,乃是关于西戎和熊国。如今汉军主力在追击巨人大军,无力进攻西戎和熊国。孤王觉得暂且不对这两国用兵。今年之内,首要还是安抚百姓,恢复生产,整饬吏治。
第三件事,孤王决定修造一条直道,从长安直达新都。从现在就开始修造,这样以来两地交通方便,能节约不少时间。”
从长安到达新都足有四千五百里,出去从桐城到长安五百里的道路,剩下的也有四千里。如此浩大的工程,耗费的黄金定然无数。这个工程确实大了一点。
但是没有人起来反对,因为这条路必须修。汉国才是汉王的根本,日后众多物资、工厂、官吏靠这条路来往。这条路不但要修,而且要尽快修,耗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都无所谓。
“申丞相,即刻给长安下一道诏令。让工神西门无伤带他得力弟子赶赴平阳。另外让工部调遣十万工程兵来平阳。还有,在各地发布告示,长安到新都四千里直道,孤王要全部分给各地商人,要以最快的速度修造完成。”
张天师选中的新都确实是非常不错一片地域,风景秀美,地势平缓,有山有水,可进可退。不管是从战略角度还是从地理位置上说都是上上之选。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乌木山的优秀天然环境,乌木山上石材上佳,从花岗岩、大理石、到汉白玉,各种石材应有尽有。而且乌木山中还有成片的原始森林,林木品种繁多,树木品相好,非常适合建设雄伟建筑。秦雄只在此处看了一天,就选定了这里作为新都地址。
既然要建新都,那就要重新起一个都城的名字。有人提议新都继续沿用长安的名字,也有人觉得长安西迁,不如叫做西安。秦雄对着两者都不算太满意,尤其是西安这名字,秦雄不是太喜欢。最后经过和群臣商议,新都起名—-天京。
六月初十,皇甫玉秀带领皇甫家族长老和贵族从太苍州赶到了平阳,正式向汉王递交归降书。其实自从汉王大胜巨人之后,熊王就撤走了大军,皇甫家族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皇甫玉秀和皇甫家族的长老得到了秦雄的热烈欢迎。
再祭拜了父亲皇甫冉的陵墓之后,秦雄在平阳临时行宫给皇甫玉秀颁发了第一道汉王令,正式册封皇甫玉秀为皇甫家族的新任族长。他还安慰皇甫玉秀不必太过悲伤,皇甫冉一生忠于王室,死得其所,必将名垂青史。
皇甫玉秀还在平阳逗留,长孙家族的三位长老也赶到了平阳,递交归降书,递交属地官吏列表。随后公孙家族的族长和长老也赶到了平阳,正式递交降书,宣布随顺汉王。
至此,帝国四大家族除轩辕氏几位王子在逃之外,其他三大家族已经全部归顺汉国。三大家族掌控了帝国将近四分之一的领地,如此一来,汉国真正占领的帝国领地已经超过总疆域的一半。
如今的汉国再次来到一个新起点,百废待兴。朝廷事务错综复杂,也因为帝国疆域过于庞大,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很难理出个头绪来了。秦雄很忌讳帝国四大家族的势力,但在这个时候又不得不借助四大家族的势力和人力。不得已之下,秦雄在三大家族挑选了数十位有名望的老者,授予官职,处理政务。
三大家族中人能够入朝为官,打消了三大家族的疑心,也提高了朝廷的办事效率。就目前形势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时值夏粮收割,秦雄让各地官吏协助百姓收割粮食,又调遣汉军收割那些无主良田。
天启十六年六月底,已经九十多岁的工神西门无伤带来数百弟子来到了平阳,工部十万工程兵也放弃了国内很多工程赶到了平阳。平阳城再次人满为患。
西门无伤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但精神矍铄,身体素质还相当好,这让秦雄非常欣慰。天京王宫的修造或许是西门无伤人生最后的辉煌。
赶到平阳之后的西门无伤仅仅休息了一天,然后立刻带领三百弟子赶到了新都地址,筹划新都建设。天京的王宫,按照汉王的意思,不管是在规模、工程、建筑奢华的程度上都要远远地超过长安宫。秦雄毕竟也是凡人,也有着好大喜功的特点。况且王宫历来代表着王室的尊严和权威,统一天下的君王岂能不修造更加气派的王宫以体现自己的无上权势?
西门无伤在查看新王宫地址之后,对这片地域满意之极,决心要穷毕生之精力,修造一座千古巅峰之力作。
为了让西门无伤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为了让自己的新王宫在建筑上达到历史顶峰,秦雄告诉老前辈,他可以出一千万两黄金来修造这座王宫。这些黄金都是秦雄从轩辕王那里得来的,用的也不心疼。对西门来前辈来说,黄金越多他越能发挥自己的实力。一千万两黄金能够修造三座长安宫,汉王肯出如此多的黄金,也就意味着新王宫要比长安宫奢华最少三倍。
其实早在当年修造长安宫的时候,因为人力和财力的局限,西门无伤很多想法都未能实现。如今汉王一统天下,修造新都,也正是西门无伤完成自己夙愿的时候。像他这个年龄,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经过自己的几番考量。西门无伤给汉王上了一道奏折:若要新王宫达到极致,汉王应筹备最两千万两黄金,若是人力充足,可在三年之内完成。
秦雄也是志得意满,对于多出来的一千万两黄金,他是不会在乎的,反正这些钱都是从轩辕王那里出去的,日后汉国疆域要全面发型纸钞,黄金也不过是一种货币储备而已。既然西门老前辈肯费心思来建造新王宫,那就让他干吧。
就在西门无伤设计新王宫的同时,另外一个规模空前的工程也全面拉开了序幕。
从桐城到天京的直道在原有帝国官道的基础上开始修建,‘桐京’直道设计长度4568里,其中山路863里,需架设桥梁一百余座。设计宽度在汉国直道的基础上加宽十米,达到四十米。不再采用汉国的双行道设计,而是采用单行道设计方案。
桐京直道采用‘国、民、商’共同修建的方法,其中桥梁用朝廷委派工部修造,山路由工部负责炸山开路。平原直道有百姓和商人共同修造,其中地基部分由百姓以服劳役的形势完成,路面硬化则承包给商人。
至于安排给百姓的劳役,并不是压榨百姓,而且朝廷颁布了新的‘以工代税’的方式。所谓‘以工代税’,就是以劳役的形势减免税负。
在原本的帝国,百姓的土地税收一般都在四成左右,这些年帝国战乱,百姓的税收最高达到了七成。在汉王占领的地域,百姓的税收全部改为两成。即使是这样,也比原来汉国境内的一成高一倍。
帝国百姓猛然降税如此之多,当然是笑逐颜开,喜不自胜。而此时朝廷又颁布了新的‘以工代税’办法,让百姓越发觉得汉王爱民如子,是个好君主。
以工代税:百姓可以用服劳役的形势减免税负。以一亩良田为例,百姓服劳役三天,可以减免一亩良田的一半税收。以一户五口之家拥有一百亩良田为例,也就需要一个工时服劳役三百天。若一户人家有三口人能够服劳役,平均一人要服劳役三十三天。能够服劳役的人数越多,服劳役的时间就越短。劳役采用自愿原则,不限时间和地点。比如说,一户人家有一百亩良田,但是只要一人具有劳役能力,而他本人也只能服劳役三十天。那朝廷就会减免他三十亩地的一半税负。
服劳役由当地保甲统一组织,从到达工地之日起开始计算,若遇到特殊天气无法施工,劳役时间仍旧计算在内。超出劳役时间不得再继续减免税负,良田税负最低为一成。但朝廷会相应地支付百姓工钱,超期劳役一天,有朝廷补贴五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