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长孙家族(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2119 字 9天前

:长孙家族

其实跟随宇文明月的两个丫鬟本身就不是来行刺汉王的,汉王的武功很高,就凭这两个训练几个月的丫鬟根本无法行刺。她们两个目的就是监护宇文明月,若是事情败露她们两个要把宇文明月杀了灭口。

第二个丫鬟一看另外一人惨死,吓的有点不知所措,也就在这个时候宇文明月忽然丢掉酒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奴婢是被逼的,奴婢是被逼的。”

第二个丫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杀掉宇文明月了,无奈地跟着跪了下来:“汉王饶命,奴婢也是被逼的。”

尚家老老少少这会儿才明白,原来这个南宫明月真的是别国派来杀汉王的,可怜尚家还护着他们,给人家做了嫁衣。

“你们两个实话实说,本王或许能给你们一条活路。”秦雄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尚欢,低头对宇文明月说道。

宇文明月不过是个寻常官吏家的女儿,从未习武,也没经过什么特殊训练。这个时候一个不慎就会被杀头,她哪里还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说了出来。

可怜乔公公临死还想故布疑阵,被宇文明月和一个丫鬟几句话给戳穿了。

婚宴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没办法再进行下去了。尚欢虽然很喜欢宇文明月,可美人确实要刺王杀驾的人,按照汉国律法刺杀大王要株连九族,就算有免罪金牌都不能幸免。

“此事切莫声张,宇文明月虽然参与刺杀本王,却也是迫不得已,况且方才已经供出了背后主谋。死罪可免,今日尚家的婚宴还是继续进行。待婚宴结束之后,本王在对外宣布这件事情。不过宇文明月和这个侍女本王要偷偷带走,顺便抓捕长安城内的熊国习作。等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本王就让人把这两人送到府上,但是在彻查此案之前,尚府任何人不得透露今日之事。”

若媚的父母兄长还有尚欢等人一个个满口答应,秦雄然女兵带着两个人去内室更换衣服,然后偷偷带出尚府。

乔公公和宇文明月被抓的消息没几天就在传遍了整个长安,很多人都为尚家惋惜,好不容易尚欢国舅能娶个老婆安分几天,这还整出个刺客来。

宇文明月招供的那些事情都被刑部按在乔公公头上,不过既然乔公公一死,长安城内的熊国密探也没抓住几个。半个月之后长安城头上挂了一排人头,这些都是熊国刺客。告示上说宇文明月也在其中。秦雄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照顾宇文明月的家人不被熊王杀害,宇文美人本人也被送回了尚府,只是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抛头露面了。

熊王的计划又一次失败,熊王失落那是自然的,还落了个阴谋卑鄙的名声。魏无真心中当然郁闷,若是熊王当初能听他的话,或许也不是今日的下场。

熊国刺客事件在长安沸沸扬扬的传遍了几天之后就恢复了平静,这年头天下大乱,帝国的战争越发趋于白热,人们大都关心帝国的事情,一个小小的刺客引不起什么大风浪。

十一月初三这天小朝,下朝之后长孙祖德并没有离去,而是瞅个机会把宋德叫到一旁密语。宋德表情严肃,随即回太华殿请示汉王。

一刻钟之后,长孙祖德就跟着宋德来到了太华殿。书房之内再无他人,秦雄指了指一旁早就放好的椅子:“长孙大人请坐。”

长孙祖德小心谨慎地坐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让宋德递到汉王手中。

秦雄打开信封,里面厚厚一沓信纸。他足足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才把这封信看完,看完之后却不讲话,而是坐在龙椅上发呆。

“长孙爱卿,写信之人你可能保证他的身份么?”沉思片刻之后秦雄看着长孙祖德问道。

“回禀大王,写信之人确实是我们长孙家族的前任族长长孙岩,长孙岩大人今年九十七岁,曾在帝国担任大司寇之职。七十六岁归乡养老!如今虽然已经很少过问族中事物,但族中大事下面的人都还要是要请示老族长的。就连新族长,也就是当今的帝国大司寇长孙公寒很多事情也要听老族长的。微臣当年在帝国之时,并没有资格见到这位老族长,但是来帝国之后家族中人多有往来,这位老族长也曾写信与我,勉励在下多为汉王出力,给长孙家族争光。所以这信上的字迹绝对是老族长亲笔,错不了的。”

得到长孙祖德这般肯定,秦雄也就放下一点心。从目前的形式来看,长孙家族主动靠拢汉国,即时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主动投靠和被迫投降有着天壤之别,至少主动投靠就可以谈很多条件。这封信里长孙岩提到的条件就很多:首先要保证投靠汉国之后长孙家族的贵族地位和权势地位。以前的封地至少要保留大部分。

第二:还要有一定的军事权力,家族封地内的军队由长孙家族的族长来任命。

第三:长孙家族会帮助汉王争霸天下,事成之后,长孙家族要永久性地成为汉国朝廷中的一员。就像如今长孙家族在帝国的地位一样。

第四:长孙家族封地内的税收也有家族自行征收,然后分取一部分上缴给朝廷。长孙家族和汉国王室有联姻的优先权。

这些条件当然很苛责,秦雄很不喜欢这种国中之国的行政方式。但是长孙家族也提出了很诱人的鱼饵:长孙家族在帝国有一千里的封地,若是汉国同意合作,这些封地将全部划归汉国。长孙家族还给汉国提供八十万的兵力,五千万黄金。等日后帝国朝廷败亡,帝**队中的长孙家族将领也带着手下投靠汉王。

要不要答应长孙家族的条件,秦雄非常犹豫。这个条件看起来对双方都很有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名义上汉国要占据主动,毕竟这是长孙家族的主动投靠,和入侵没有关系。

一个家族独霸一方自然不符合国家利益,但目前来若是让长孙家族投靠自己,这是一个必须的条件。毕竟当今天下不是只有一个汉国,后面还有熊国、西戎、巨人。长孙家族若是不能保全自己现有的既得利益,他们就会投靠另外一个国家。

从这封信的内容上来看,长孙家族的老族长长孙岩语气恳切,真诚。没有因为自己年岁大,又是帝国大家族的族长而傲气,也没有因为国家之将亡而低声下气。可谓言之凿凿,意之切切,不由得秦雄不动心。

按照当下的形式来看,汉国也说不上什么优势。看起来是长孙家族投靠汉国,实际上说是两家合作更为稳妥一点。长孙家族谈这样的条件不过分,甚至说汉国其实还占了大便宜。

“长孙大人你是如何看这件事的?”秦雄相信长孙祖德已经知道了内情。

长孙祖德也不做作,坦诚地说道:“大王,臣乃是汉国之臣,自当为汉国着想。以为臣看来,长孙家族投靠汉国对两家来说都是大好事。这样一来长孙家族也算有了后援,而汉国则增加了实力。日后争霸天下之时至少这千里土地上不用将士们再流血。老族长能第一个想的与汉国合作,并不是因为臣在汉国为官,而是看到汉王您英明神武,乃是天下少有的明君。若是汉王拒绝长孙族长的好意,那长孙家族很有可能投靠西戎、熊国!这对汉国并非好事,还请大王三思。”

秦雄点点头,长孙祖德说的没错,不投靠汉国人家还有很多选择。而汉国的选择却不多。

“长孙大人,不知道长孙家族派来的使者现在何处?”

“回禀大王,使者当下住在长安的一处客栈里。臣怕担上通敌卖国的罪名,不敢和他们过多的交往。”

“嗯!好!今天晚上,你安排他们进宫吧,本王要和这位使者好好谈谈。”

帝国南岳州永安城就是长孙家族核心所在。这一夜太公府灯火通明,宽敞的正堂之上跪地而坐的不下百人,这都是长孙家族的精英。今日在太公府上商议家族大事。

长孙岩今年九十七岁,保养的很不错,虽然算不上鹤发童颜,但至少精神矍铄,谈吐间中气十足。颇有几分气势。

“诸位族人,今日老朽再次召集族人商议大事,新族长公寒如今在帝都,无法赶回。族中几位长老托老朽安置此事,为了家族前途,老朽不敢推辞。上月与诸位所议之事如今汉国已经有了回复,汉国户部侍郎,也是我们长孙家族的一员长孙祖德带家族使者觐见了汉王。前天刚刚从汉国赶回,今日就是和诸位族人说说此事,看看诸位族人的想法。”

长孙岩说道这里回头给旁边的人递个眼神,旁边一个年轻后生,赶紧端着一个木盘放在了他面前的案几上。木盘上是一份文书。

“此乃我族使者与汉王商议的诸多事情,我读给族人们听一听。”

长孙岩先清了清嗓子,然后念道:

长孙家族并入汉国之后当遵守如下誓约

其一:长孙家族中人不得违背汉国律法,但凡有叛国、卖国、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等罪责者,当依靠汉国律法处罚,家族中人不得庇护。

其二:长孙家族封地内的官吏可由家族任命,但也要上报汉国朝廷,由朝廷颁发印信。

其三:长孙家族封地内的军队由家族出钱、出粮,朝廷不负责家族军队的补给和训练。

其四:…………!

老族长林林总总念了十几条,大部分条款和没说一样,基本大意就是长孙家族的人若是违背了国法,家族是不能庇护的,必须按照国法处置。这和在帝国的区别不是很大。但有一点族人们几乎都忽略掉了。

在帝国的时候,家族封地内的军队也是家族自己养着,毕竟有着千里封地,几十万人还是养的起的。但是到了汉国之后,家族内征收的粮食会大大地减少。在汉国一般是三十税一,这是一个非常低的税收比例,若是按照这个比例征收的话,长孙家族怕是连二十万军队都养不起了。

只是这一条老族长自己都忽略了,其他人也一概没有在意。接下来老族长就念了汉国朝廷需遵守的誓约。无非就是承认长孙家族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税收权、汉国朝廷会给长孙家族安排相应的爵位和官位……等等。

对于这些条件,长孙家族的族人大都比较满意。

“使者回来的时候,特别提及长孙祖德此人。长孙祖德也是我家族中人,虽然是旁支,且又多年在外,但其心却始终还是向着家族的。此番使者入汉,长孙祖德也是出力不少。来的时候他还特地说起两件事情。一个是长孙家族与汉国王室要尽早联姻。二个是汉国发展太过迅猛,家族中应该早点派人到长安学习。尤其是年轻一辈,一定要进入太学院,不然就算日后在汉国登上高位,也会被别人轻视。诸位族人怎么看着两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