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多年征战(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956 字 9天前

:多年征战

右丞相申大人向来以稳重著称,其谋略应该在谢松之上,他既然这样说,几位尚书大人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谢松没有说话,看来心中还不曾拿定注意,倒是陆奢开口说道:“大王,申丞相!有些事情不可以常理度之。帝国的三百多万王室军队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剽悍将士,各州郡、世族虽然总兵力在三百万之上,却过于分散。实力最雄厚的皇甫家族有兵力过百万,却一直防守熊国,也是多年征战。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各地州郡镇压暴民、流寇尚且捉襟见肘,更不要说把这些兵力全部调遣到和巨人对战的前线了。

当然,帝国毕竟有着数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其中不乏热血和勇猛之士。巨人即便击败了帝国的大军,面对的也是上亿百姓的无尽骚扰,若要想彻底征服整个国家,三五年恐怕依旧太短。但是没有了帝国的主力军,帝国境内的百姓是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各大世族最终也要被各个击破。到那时帝国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泥坑,不管谁想掌控这个国家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听了陆奢尚书的话,诸位老臣又是一番赞同。帝国毕竟太大了,领土是汉国的六倍,人口是汉国的四倍多。就算汉国有三百万兵力,进入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也等于泥牛入海,难起波澜。而现实是汉国的总兵力还不到二百万。攻陷一座城池或许可以大肆杀戮,但要想占领一个国家,仅仅有杀戮是远远不够的,汉国总不能利用火药武器把整个帝国的百姓全部杀光。

“大王,从名分上来讲,汉国都是帝国名下的诸侯国。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与帝国开战。得民心者得天下,杀戮不可能占领一个国家。以老臣看,此时应该是汉国出兵帮助帝国平定叛乱的时候了,若是轩辕王室再请求汉王出兵,大王应该答应下来。但是不去对抗巨人而是帮他们平定国内的叛乱,利用这个机会最大可能的争取帝国的民心。”谢松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番话也说到了秦雄的心坎里。如果这个时候巨人击败王室军队,帝国必将大乱。各大世族纷纷自立,地方枭雄并起,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下危机。汉国这一百多万军队根本无法掌控大局,巨人、熊国、西戎必将纷纷入侵,帝国就真正成了一个大泥潭,谁陷进去谁倒霉。汉国在乱战之中未必有优势。

陶瑞却轻轻摇头说道:“谢丞相说的倒是没错,但帝国轩辕王对我汉国未必没有戒心,让他**队来平叛国内的战乱,这在帝国历史上闻所未闻。况且帝国内乱最大的因素还是粮草危机,各地百姓也都是因为没饭吃才不得不造反,汉国当下已经在供给帝国前线军队的粮草,要想拿出数目巨大的粮食来支援帝国百姓,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汉国各大粮仓储备的粮食当下还有三千万担,貌似很多,但谢大人也应该知道,帝国有上亿百姓,一年下来就要消耗粮食数亿担,我们是根本那不出来的。况且正如申丞相所言,汉国境内所建工程数千,每日消耗钱粮无数,这个时候去帝国平叛,深恐百姓怨言太重,出师不利啊!”

矛盾就在此处,自己国家的事情还理不出个头绪,汉王就要出兵帮别人平叛。这样的作为让百姓如何看待?去帝国平叛在表面上看来就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既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又要损失无数将士的姓名,到头来给别人做了嫁衣,国内的百姓当然要有怨言。

太华殿内众人陷入了沉默,若是这帝国能再拖上两三年,到那时汉国的国力会更强大,事情就简单了很多。可偏偏这个时候帝**队的精神支柱龙啸天将军重伤,就算能清醒过来,怕短时间以内也不可能阵前对敌了。

“诸位爱卿,摆在面前的就是这两条路。要么埋头发展,等帝国沦陷之后再出兵角逐。要么现在就派兵入帝国平叛,争取民心,为日后铺路。从短时间来看,。

“龙公子,这位就是我汉国太医院的东郭先生,医术高明。”华冲只能先这么介绍。

“家父已去,开棺乃是对家父的大不敬,东郭大夫的要求,在下怕是不能满足了。”龙公子冷冰冰地说道。

龙将军没死?

"龙将军英武盖世,天下闻名。在下绝对没有不恭敬的意思,只是方才于堂外听起外人闲话,说龙将军身负重伤之后初期尚能活动,说话。在床上休息了半日之后竟然一睡不起,再也不曾清醒。运回帝都之后更是病情日重,最后竟不治身亡。以在下看来,将军似乎并非死于外伤,而是死于毒伤。且这种毒药无色无味,外人很难察觉。龙公子,在下怀疑龙将军是死于谋杀,而非是死于战伤。在下正因为尊崇将军功绩,才贸然请求开棺查看,绝无对将军得不敬之意。公子若是信得过东郭,就请开棺。若是信不过,在下这就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