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上殿
大半夜的宋德本人是不敢去看死人的,尤其还是被乱刀砍死的人。不过下面的人都是莫肃的亲信,他们看了也一样,再说了陆奢和王彻都是朝廷重臣,几乎人人见过,寻常是不会认错的。
第二天中午敢了一夜路的骑兵终于回到了长安,康荣直接带着两位将军的尸体去见莫肃,莫肃查看之后随即和康荣一起去觐见姬太妃。姬太妃高兴之下重赏了两人,并且以假王的名义发布了诏书,为两位将军后人赐赏。
本来姬太妃等人还以为剩下那几个老臣会跳出来指责康荣办事不利,谁想到陆奢和王彻遇袭的消息发布之后,朝廷上那几个老臣竟然一点反应的都没有,似乎根本就不认识陆奢和王彻两个人一般。姬太妃和假王在短暂的诧异之后,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些人妥协了!熊国撤兵,意味着汉国从此无忧,假王的身份和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他们还是妥协了。
熊人败退之后,汉国百姓终于松了一口气,很多逃回老家的商人又纷纷赶了回来。但这次和熊人作战真正的让汉国大伤元气,各地作坊、工厂纷纷停工,他国商人离开,店铺生意一落千丈。最要命的是囤积在商人手中的纸钞已经全面贬值。曾经五百元等于一两黄金,现在一千五百元还换不到一两黄金。百姓手中的黄金基本上都已经兑换了黄金,如此一来导致汉国境内的物价飞涨,商人和百姓苦不堪言。
新朝廷根本就不管这些事情,假王和姬太妃正在研究如何扫除朝廷中的仅剩的几个老臣,如何把大权掌控于自己手中。
四月二十日的大朝就是姬太妃和假王实施行动的时机,大殿之上莫肃的亲信—如今的王宫禁卫头领刘风带了三千人分列于奉天殿内外,刘风已经得到了莫肃的命令,今天不管是谁,只要敢于违抗姬太妃和假王的命令,一律拿下。
在朝臣们山呼千岁之后,秦祥面无表情地坐在王座之上,姬太妃也坐在后面的珠帘之内。
“假王上朝,诸位朝臣有事奏来!”康荣扯着公鸭嗓子吼道。
聂珉是姬太妃一手提拔起来的礼部尚书,这老小子年纪也不小了,却对权利有着无比狂热的追求,就是他串通了康荣,偷偷给姬太妃在民间选拔秀男。如今慈宁宫里姬太妃的十几个姘头大都出自此人之手。
“启禀大王,臣有事上奏。”聂珉第一个站出,跪地说道。
姬太妃很喜欢这个聂珉,若不是这老家伙为自己想办法,自己还不知道女人也可以纳妃呢。看到他站出来说话,姬太妃笑着说道:“老爱卿站起来说话吧。”
朝廷上假王毕竟还小,大权依旧掌控在姬太妃手里,每次朝会,姬太妃的话才是最重要的。
聂珉激动地先谢恩,然后得意地站了起来,从袖口里拿出一份奏折,拱手举起然后高声说道:“如今熊王败退,自此以后熊国将不再有能力进犯我汉国。此一战乃是假王指挥有方,用兵得当,此功劳比先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老臣来看,假王头上这个假字应该去掉,而那新王秦政,不过三岁孩童,身居王位却如同行尸走肉。不理朝政倒也罢了,还跟着王后居住于万春园之中,实在让人心寒。我等老臣以为,假王应早日登上王位,也好统御天下,乃至争霸帝国。此乃为我汉国百年基业谋大计,实乃万民之福,社稷之福、天下之福。”
听到聂珉的话,秦祥立刻激动起来,他已经等这一天很久了。这个聂珉也真是的,竟然没提前给自己说一声,就贸然上奏!
“聂爱卿…………!”
秦祥刚开口,后面的姬太妃就打断了他的话:“聂大人不是还没睡醒吧!新王年幼,不能理政也是在情理之中。再者即便新王有诸多问题,也不可轻言废立。你暂且退下吧。”
谁想到聂珉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但不退下,反而重新跪地,一副忠肝义胆、两肋插刀的忠臣模样在地上高声喊道:“臣冒死上奏,请假王登基晋封汉王,此乃我汉国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天下之大幸也!臣愿为我大汉国千秋大计着想,宁可背上骂名也要假王登上王位。”
聂珉话音刚落,莫肃也走到大殿中间跪地说道:“臣也请假王登基王位,臣等誓死捍卫大王。假王若能登基为王却是我汉国百姓之福!”
莫肃这样的表态,形势就明朗了很多。随即又有十几个大臣跪倒了大殿中间,誓死请秦祥登基。
朝堂之上顿时如同炸锅一般,大臣们激情飞扬,议论纷纷。反倒是陶瑞、公叔皋等几个老臣冷眼旁观。朝堂上这么多大臣,其实能做事的也就剩下他们几个,若不是前些日子熊国进攻,没有人筹措粮草军械汉国必然亡国,他们几个也会早早的请病归养。现在看来也到了时间了,朝堂上没有谁会真正的关心汉国的天下如何,百姓如何,他们要做的就是拼命地讨姬太妃和假王开心,然后给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想想当年汉王在的时候多好,朝堂上每天都在讨论国家建设,那个时候确实很忙,忙到没空吃饭,没空睡觉。当时觉得很苦,很累,可以如今的形势看来,还不如累点忙点的好,只是心里舒服、踏实。跟这样一帮尸位素餐的败类在一起,还不如死的好。
“启禀姬太妃,臣近日身体不适,请求归养,望太妃恩准。”陶瑞实在挺不下去了,眼不见心不烦,干脆两步走出来请辞。
姬太妃在珠帘后面拍着椅子的扶手,冷冷地说道:“陶尚书不会是对我这太妃干政有意见吧。你没看到聂大人正在奏事么?既然你站出来了,那你倒是说说,聂大人的意见你同意吗?”
陶瑞一阵恶心,看了地上跪着的聂珉一眼道:“聂大人的话纯属放屁!新王年幼,离不开王后也属正常。自古以来大王但凡有子嗣,没听说过让外人来继承大位的事情。”
一句话差点把聂珉给噎死,老家伙咕噜一下站了起来,指着陶瑞说道:“你身为两朝老臣,竟然在朝堂上骂人!求大王和太妃娘娘给老臣做主,一定严惩这个猖狂的家伙。”
聂珉的几个亲信立刻站出来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局面有点难堪,这个时候公叔皋也站了出来:“姬太妃,臣也有些力不从心,请求归乡养老,还请太妃娘娘准奏。”
有两个老臣这么带头,后面的老臣乐图、南郭童、东郭子阳、南宫望、桑羊纷纷站出来致仕!这意思是很明显非暴力不合作!你假王想做大王就做吧,我们不陪你们玩了。
“都给我住口!”姬太妃一声冷喝,大殿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陶尚书,你也是两朝老臣,对朝中事务最是了解。如今熊王退走,汉国百废待兴,正事你们这些老臣出力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请辞是什么意思?是对本宫和假王不满,还是不想为汉国出力了?聂大人好歹也是礼部尚书,你竟然在朝堂上口出不逊,你把本宫和假王当成什么了?”姬太妃的话很有威力,明显是给陶瑞脸色看。
陶瑞冷笑一声:“老臣没有对谁不满,老臣只是身体不适,想归养而已!还请太妃娘娘恩准。”
“哼!你的意思我还不明白么?聂大人提议让假王登基,你们是不敢出来阻挠,就纠结一帮老臣出来请辞!哼哼!归养?以本宫看来,或许还有更好的地方让你养病!来人,把陶瑞和公叔皋两人给我拿下,投入大牢。明日移交大理寺审讯,我倒是要看看,这两位老臣到底贪墨了多少金子。”
大殿上过来十几个护卫,将陶瑞和公孙皋两人推搡着就要出去。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地冲上殿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太妃娘娘、假王!宋德和申无心两个人带着数百龙骑兵冲进了奉天门,禁军护卫竟然不加阻拦!眼看着他们就要冲进来了。”
姬太妃一惊,从珠帘后面站了起来,怒声呵斥到:“大胆宋德,他在万春园当值,竟然敢带兵跑到王宫撒野,本宫要灭了他的九族。莫尚书,你且带人去看看。”
莫肃眉头紧锁,要知道王宫禁卫都是他的亲信,不可能遇到宋德带兵而不会阻拦。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但太妃既然说了,他不能不去看。于是他从护卫手里接过一把腰刀,转身就朝殿门走去。
距离奉天殿大门还有三十几步,莫肃就看到宋德在十几个身着铁甲的护卫簇拥下进了大殿。
“大胆宋德!竟然敢带兵硬闯奉天殿,左右与我拿下。”莫肃一把抽出腰刀,高声喝道。
宋德看都没看他一眼,而是站在正门左侧,清清嗓子。然后高声喊道:“汉王上殿!”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一个个摸不到头脑,莫肃的那些亲信也是盯着莫肃看,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殿外的数百铁甲兵士却没停下,而且依次分左右从殿门外站好。
殿外本来就站着莫肃的数百亲信,这些人没有莫肃的命令还不敢动!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兵士杀气太重,莫肃的这些亲信吓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