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爆炸式的发展(二)(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1760 字 9天前

:爆炸式的发展(二)

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交通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每个家庭都需要交通工具,而这个时代马匹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只要有点资产的家庭,都需要马匹作为代步工具,而居住三层楼的百姓养马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秦雄弄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举动造自行车!

天启十二年九月,第一辆自行车在长安出现,这简直就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九月十日的邸报因为雕版印刷了自行车的图画,销量超过三百万份。

只可惜自行车的产生在第一个月内销量只有一百辆。因为很多百姓不知道这玩意怎么骑,而且第一批自行车的价格达到了五百元,相当于一两黄金。

不过人们的适应能力了是非常强悍的,自行车的便捷、实用很快成了被人们接受。富家公子即便不会骑也要弄一辆到家里显摆。而随着自行车的价格逐步降低,销量更呈现爆炸式的增加。

天启十二年十月销量一千两。十一月销量超过五千。十二月更是达到了两万辆。而此时自行车的价格更是降低到了一百元以内。

自行车的普及让马匹的价格急速下降,马市上的马匹每天都在掉价,最受伤的是冯国商人,很多人不得以只好把马匹宰了吃肉。

相对有自行车的缓慢普及,三轮车的制造和普及就快了很多。这种只需要人力驱动的脚踏三轮车因为驾驶方便,运输能力强,仅仅在三个月内销量就朝过五万辆。长安街头更是呈现了人力三轮出租车。

天启十二年是汉国发展最恐怖的一年,也是汉国太学院成立以来最具爆发力的一年。人们再次体会到汉王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有了朝廷的带动,各地商人也不再甘于落后。因为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就拿织布机来说,只要王室作坊里有了新的织布机,商人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想办法弄到,因为你不用新的织布机,就意味这产品质量赶不上潮流。

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逐步增加,仅仅一份朝廷邸报早已无法满足百姓们的需要,国报署在天启十二年推出了另外一份报纸,和一份杂志。报纸就是工商报。杂志叫做博物论。

工商报主要是推广商业、工业的最新消息。而博物论则逐步给百姓介绍一些新鲜产品的使用和制作。普及物理知识。

作为旁观者,帝国、熊国、西戎早以从以往的新奇、好奇、惊奇变的麻木!对他们来说,汉国和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汉国推行的那些新玩意,他们开始还尝试着去接受、吸纳、学习。到后来根本就放弃了。

玩不起咱就不玩。第一个跟汉国断交的国家是熊国。熊王苍昊岁数大了,实在接受不了汉国那些新玩意的刺激。十月份,有商人把第一辆自行车送给了国师魏无真,苍昊看到这种两个轮子的东西,笑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他说天底下就没有两个轮子能走的东西,而且还是在一条直线上。没想到商人的表现让他差点当场噎死,那个不知道死活的商人硬是骑着自行车在王宫的广场上跑了两圈。苍昊觉得面子有点挂不住,说这商人是用妖术蛊惑人心,让人拉出去砍了。最后还是魏无真等大臣强烈阻挠下,才被打了二十大板放了回去。

当然苍昊也不能太保守,他只是断绝了民间的交往,日后和汉国的贸易要以国家的形式进行。

西戎也不好受,虽然达拉奇罕和公孙桐都很勤政,推出了很多强国富民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在汉国迅猛的发展下显的越发稚嫩。西戎很多商人纷纷跑到汉国贸易,导致西戎的税收每年都在递减。而汉国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金机器,不管你有多少钱投放到汉国,都别想再拿回来。

最能包容的还是帝国,帝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几千万两的黄金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他们也从汉国的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帝国的贵族、商人跑到汉国经商,虽然带走了不少黄金,但是正因为这些贵族和商人的投资转移,让更多的百姓获得了土地。

很多本来没有土地的百姓现在纷纷获得了自己土地,满足了日常的生活需要。而从汉国买来的粮种、农业设施极大提高了农产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这样一来百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无形中降低了很多。连续两年时间,帝国境内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农民暴动。而去汉国赚钱的商人也给帝国带来了很多好处,各种新鲜设备、器械逐步被帝国百姓接受。

因为有着雄厚的资本,汉国对帝国的影响力朝正面发展,而帝国也是人才辈出,他们来汉国不仅仅是做生意,更多的有识之士则是来学习新技术然后服务于帝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帝国和汉国已经渐渐融为了一体,两国民间、朝廷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轩辕王很喜欢这个女婿,经常派使者来长安给女婿免费要点新鲜东西回去,而秦雄也乐得如此,因为和老丈人做生意基本不会吃亏。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的富裕。民间对于奢侈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瓷器、美酒、珍玩、书法、雕刻、各行各业都在迅猛发展。尤其是书法和美酒两个隐形产业在汉国逐渐崛起。

葡萄酒早已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各地的酿酒作坊纷纷推出更加高端的美酒,美酒的价格自然也要很高。

而书法这种欣赏、收藏性质的投资,还是从汉王秦雄那里发展起来的。十二年前,帝国所有诸侯国都用的刀刻法书写,秦雄先制作出云泽笔,然后普及白纸。书法也成了人们开始追求的艺术境界。

汉王秦雄一次性推出了楷书、行书、隶书,完全取代了以前的篆刻。秦雄开始的书法并不好,但日子久了,天天用毛笔书写,书法水平长足提高。

天启十一年的时候,汉王的一副书法被宋德偷偷拿到外面装裱,结果这副书法被一个商人看上,当时就出了五十两黄金的价格买走。随后半个月时间之内,这副书法更是炒作到了五百两黄金。

但是汉王的书法毕竟还是很难得到,于是朝廷大臣们的书法作品逐步成了商人们争抢的对象。到天启十二年,谢松丞相的一副书法作品也炒作到了二百两黄金。随着这种形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体会到书法的乐趣和经济价值,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汉国境内的书法大家逐步开始涌现。

天启十二年在汉国爆炸式的发展中匆匆而过。当春节到来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一年又匆匆地过完,再回首往事已经无法形容。这一年汉国发生的事情太多,百姓们都想在做梦一样,不知道下一步汉国会在汉王的带领下走到何方。这一年等于过去的三十年,甚至一百年。

汉王在百姓心目中彻底被神化,在百姓们看来,汉王已经不再是玄武大帝转世,而且天神下凡。

天启十二年,秦雄已经二十五岁,对他这个来到异世十二年的人来说,曾经的那个世界已经在心中慢慢淡漠,父母,同学的影子已经很少出现在梦中。

身边的这些娇妻美妾,大臣百工,才是他现实生命里的一切。即便书给他一次返回去的机会,秦雄也是非常果断的拒绝。他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适应了作为帝王应该享受的一切。过去的就永远成为了过去,不会再回来了。

现在的生活充实而幸福,看着几个可爱的孩子在自己身边撒娇,看着一个个娇滴滴的美人在自己身边争宠,作为男人都会觉得幸福。当然最重要的是秦雄在这里体会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要实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此时的秦雄已经留起了一撮胡须,在找个以胡须为美的时代,现在的秦雄越发具有男人的魅力。

四月初三,太华殿内秦雄眉头紧缩,眼睛直直的盯着一份奏折,这是情报司今天上午刚刚送来的情报,巨人部落和熊国在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密谋之后,终于有了动作。巨人部落借调给熊国三十万克蒂鲁骑兵,五万昂可图步兵,让熊国突袭汉国。务必一次性拿下汉国,斩断帝国的最强的后援。

其实早在三天前,帝国也送来了急报,不过帝国的急报和情报司的情报是相反的。上面说巨人准备联合熊人进攻帝国的太苍州,轩辕王希望汉国能出兵帮助,从项城进熊国,一路西进,趁机吞并熊国大部分土地。这两份情报同时呈现在面前,秦雄也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巨人和熊国一定准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此次汉国不可能置身事外。

谢松和申无心两位丞相急匆匆地进了太华殿,宋德让小太监给两位丞相搬来椅子。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秦雄不会让他们站在自己面前议事。看完两份情报,申无心叹了口气:"大王,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了。以老臣看,巨人和熊国此次是有备而来,他们准备了两条路,一则进攻帝国太苍州,二来进攻汉国的项城。不管他们到底如何进攻,此次汉国是不可能不参与了。以老臣看,汉王应该立刻征调各地大军,驰援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