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大国阴谋(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1829 字 9天前

:大国阴谋

十分钟时间,弓弩兵前进五百米,前方的五万重骑兵死亡过五千。

十五分钟时间。弓弩兵前进七百五十米,前方重骑兵死亡超过七千。

而此时弓弩兵最前面的巨盾步兵距离沙场仅仅只有二百多米。

继续前进……!

一阵急促的铜锣声,重骑兵将领高声呼喊撤兵,大军分成两只队伍绕开弓弩兵迅速后撤。

“射……!”站在弓弩兵最前面的旗手身体没有任何颤抖,虽然只要前面射来一只弓箭,他就可能死亡……!

‘嗡……!’

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牛豹骑兵来不及反应就死了两万多人。帝国的弓弩手太强大了,一次性可以发射十几万只弩箭。死两万人还是因为他们的铠甲毕竟好。

撤……!克蒂鲁将领又犯下了一个错误,这里距离弓弩兵只有二百多米,仅仅一个冲锋就可以杀过去。但将领觉得自己死的人太多了,况且重骑兵还在两侧防守,干脆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趁着克蒂鲁骑兵后撤的时间,第一组弓弩手急速前进,只是地上铺满了尸体,想快也快不到哪里。

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弓弩手程波浪阵型紧压这前进。这些弓弩手就是一座移动的钢铁长城,也是巨人部队的死亡召唤师。

巨人将领还在研究对策,但是第一组帝国弓弩手距离他们的阵地已经只有八百米了。这完全属于巨弓弩的射程,再前进一百米,车弩就能发挥战斗力。

克蒂鲁骑兵的将军很奇怪帝**队的做法,他们也感觉到了危机。但是他也很自信,因为他们还有投石器,不过投石器的射程要底与巨弩弓。

“射……!”

“射……!”

“射……!”

从第一组弓弩兵开始,帝**队开始了疯狂的弓弩射击,密集的巨人军队前锋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那些没有盾牌的骑兵,被强劲的弓弩一个个射成了刺猬。

巨人尝试着组织了一次进攻,但已经晚了,强大的巨弓弩让这些巨人士兵胆寒,才冲了三百多米,就死了一半人。

终于……!巨人的大军撤退了。帝国没有追击,因为他们要防范敌人的反击。

果不其然,当巨人大军撤退了两千多米以后,巨人阵地后面忽然升起一片黑云天鹅人弓箭手。

这种长着天鹅翅膀的弓箭手急速升空,如同黑云一般直扑帝**队。步兵和连弓弩士兵、车弩兵都不害怕,唯独床弩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天鹅人弓箭手在一百多米的高空射下密集的箭羽,只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床弩兵就死伤过半。

好在天鹅人弓箭手只有一万人,连续十次射击之后迅速返回。

但不管怎么说,巨人大军算是撤退了,等天鹅人弓箭手走远的时候,巨人的大军也已经在五里地之外。

一个惨烈的战争,并不说死的人有多少,而说战争的双方处于都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部队,实力又处于平衡状态,纯粹靠人的生命来延续。也就是说谁死的人多,谁就输了这场战争。

此次交战,帝国死亡二十三万人,其中重骑兵十二万,轻骑兵五万,步兵两万、弓弩兵四万。得知这个数字的王彻沉默了很久!

巨人部落也不好受。巨人兵士死了两万三千人,克蒂鲁骑兵死了九万、其他兵士死了十二万。帝国的弓弩手给了他们太大的打击。投石器对付骑兵可以,但是对付有着盾牌保护的弓弩手不行,对付车弩更不行。

一场战争让两个国家元气大伤,战争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帝国保住了城池,却也是惨胜。

汉国的一千将领观察团在八月份回到了长安。王彻和兵士们把这次战场的经历写成奏折呈给了汉王,秦雄看到这份奏折以后也是良久不语。

有了克蒂鲁和昂可图种族的参与,这个世界的变数更大了。仅仅经济上的改革,并不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若是要想在乱世中站立到最后,提高军力是必须的。汉国还有太多的路要走!

天启十一年秋,汉国种植的五千万亩棉花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这也就意味着麻布和葛布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棉布的普及,让生产丝绸的商人经受了沉重的打击。汉国的养蚕业一直是盈利的强项,同样丝绸做饭也是多如牛毛,这些年来为汉国带来的巨大的税收。棉布这种更低成本的产品出现,丰富了百姓的选择。为了转变盈利方式,很多丝绸商人开始经营起了棉布。

秦雄的眼光更加独到,他立刻意识到,当前制约棉布产量的最大瓶颈就是大规模的织布作坊。为了适应新产品的面试,秦雄让工部木匠迅速制定方案,改进织布机,建造大作坊。

时至当今,玻璃产品日益成熟,产量逐步提升,私人作坊如同雨后春笋纷纷开始了生产。玻璃已经逐渐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开始普及到寻常百姓家。

最让秦雄纠结的还是橡胶工业,虽然已经出现了橡胶轮胎,但是这种轮胎还是实心制造,内胎始终没有产生。而且现在的橡胶轮胎还不能够跟上使用,因为耐不住强力的摩擦。很多轮胎在车里运输过重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磨损坏掉。这也是橡胶轮胎始终不能被商人全面接受的原因。

这些都是经济问题,秦雄已经给不了太多的指导意见,只能靠工匠们不断地研究和总结。现在秦雄最上心的一件事还是军事和政治。

帝国和巨人在那一次惨烈的战争以后,双方都保持了理智。目前情况下两军实力相当,对战只是耗费彼此的实力,让他国坐收渔翁之利。

也就在两国停战后的不久,帝国和巨人私底下开始有了交流。

这是两国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间的阴谋,轩辕王派遣使者出使巨人部落,给巨人首领递交了国书。他希望两国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够和平相处。然后合作灭到西戎和熊人,平分天下。

巨人部落的首领竟然答应了轩辕王的要求,两国国君私底下达成了秘密协议。但是这种协议是否真的有效,就要看两国日后的表现了。

这个秘密协议并没有泄露出去,西戎、熊国、汉国都被蒙在鼓里。而两国表面上动作也没有让他国怀疑,因为两个国家之间还在进行小规模的交战,伤亡虽然小,但毕竟是交战。这个表现迷惑了所有人,这也包括秦雄。

帝国一如既往地从汉国后面军需武器,而帝国的两国钢铁厂也已经开始投产,产量相当高,因为帝国让百姓服劳役开采铁矿,这就大大节约了成本。

乱世之中,强者为王。这天下的最大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当两只雄狮觉得一时间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总要先找点弱小的食物解决饥饿的问题。

熊国和西戎就成了两个大国猎杀的对象。

西戎的反复无常早就成了巨人部落的心腹大患,自从达拉奇罕占领了大良、下庸、齐国、南平、陈国、诸夏大半之后。国力强劲,国内百姓过五千万,带甲之士更是囤积到二百万,所以现在的达拉奇罕已经可以凭借高城、后墙抵御巨人的进攻。

熊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说来熊人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国家穷!缺兵少甲,而且熊人座骑是棕熊或黑熊,这种畜生从出生到成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所以熊国每一次鏖战之后,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恢复。

达拉奇罕和苍昊也不是傻子,自从巨人和帝国两家停战以后,他们两个就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保存自己的实力。

合纵连横已经成了最必要的选择,不管是谁,只要你不和别人合作,最终都是被吞并的下场。

西戎头领达拉奇罕和公孙桐等大臣历经数天的研究,最终决定和帝国联手。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公孙桐是帝国贵族后裔,到帝国谈判有着先天的优势。

第二个原因前面说过,西戎已经很久没有给巨人纳贡,而且经常还让兵士化妆成流寇到巨人的附属国里面抢劫骚扰。巨人岂能一点都不明白真相?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后面还有一个汉国。若是西戎继续向巨人称臣,也就意味这要和汉国为敌。达拉奇罕心里很清楚,自己暂时还不能和汉国为敌。因为他需要很多汉过先进的东西。

熊国的地位很尴尬,熊王有着雄心斗志,不想因为结盟而成为别人的附庸。巨人和帝国都比自己强大,只要结盟,熊国必然处于劣势,要听从别人的指挥。

熊王苍昊和魏无真以及手下的谋臣、武将不断的密议,最终决定和巨人联盟。因为熊国以前隶属于兽人部落,和以前的牛人、狼人、鸟人同属于边缘种族,历来被帝国歧视。帝国百姓也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类人,帝国的文人士子动辄言:非我族人者,其心必异。所以和帝国结盟也是最不靠谱的结盟。

唯一一点就是熊王舍不得汉国,熊国虽然从汉国收购了一家铁厂的四成股份,但是这点产量还远远不够熊国所有兵士装备上铠甲。况且那些新出产的玻璃、橡胶轮胎马车、棉布、弓弩都是熊王求之不得的东西。离开了汉国,熊国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