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也很难!
秦雄喜欢有对手,他不希望自己的对手是诸夏王那样的昏庸和无能,更不喜欢对手像狼王那样,盲目的自负,只希望通过卑劣的手段要挟他国,成为自己争霸天下的绊脚石。国家之间的斗争,最终还是实力的角逐,阴谋诡计只是一些辅助手段。狼王恐怕到死也没明白这一点,好在秦雄明白,而且很清楚。
帝国的使者在长安盘亘十余日,在礼部尚书公羊沛的带领下祭拜了玄武大帝祠庙。上国使者就是上国使者,有着小诸侯国无法企及的个人修养和政治素质。据帝国使者说,此次祭拜玄武大帝祠庙是轩辕王特意叮嘱的,祭拜的时候必须穿戴帝国官服,礼仪和祭拜轩辕大帝的礼仪是相同的。
这让秦雄都非常的尴尬,玄武大帝祠庙建成以后,自己只去祭拜过一次,后来再去也不过是游山玩水。自己对汉国百姓宣传是玄武大帝转世,如今却对玄武大帝置之不理,怎么也说不过去。
于是在得知了帝国使者祭拜玄武大帝的事情以后,秦雄果断的给礼部下达了诏令。修建汉国王室宗祠,把汉国历代诸侯王请进宗祠,每年正月初一,先祭拜玄武大帝,然后再祭拜宗祠,最后祭拜天地,五谷神灵。日后不管那一代汉王继位,都要遵从这个制度。
“大王!您找我?”长孙祖德恭谨地站在太和殿书房内,看着还在那里批阅奏折的汉王。虽然不算是看着汉王长大,但长孙祖德来汉国也有四年时间,这四年时间他是看着汉王一点点成长起来。汉王越发大气,越来越有王者气度,尤其是此次吞并诸夏和驱逐熊人之后,汉王已经有了足够的霸气,让人不得不仰视。
“哦!长孙大人到了。宋德,看座。”
宋德搬了一把椅子让长孙祖德坐下。
“长孙大人已经很久没有给孤王汇报各国的情况了,你的情报网还都在吗?”
长孙祖德发现汉王其实没有生气,这才放宽心,小声说道:“汉王,前段时间在梁国、后周的细作被驱逐的差不多了。自从和熊人停战以后,臣有派了几百商人前往那里,现在已经有消息回报。”
“嗯!”秦雄终于放下笔笑了笑:“说说看!最近周围这些国家都有什么动作?”
“回禀大王,这段时间各国不再交战,可内里的事情比打仗还热闹。西戎派使者偷偷前往帝国,送去大量黄金珠宝,企图结交帝国。西戎早就不想做巨人的附属国,现在的巨人部落自己根本都不生产粮食,纯粹靠这些附属国给他送粮食。西戎头领重用公孙桐,而公孙桐本来就是帝国人,他第一个选择和帝国结交。帝国也很欢迎西戎这种做法,两家已经准备联姻。帝国的太子迎娶西戎头领的二女儿,西戎头领的大公子迎娶轩辕王的六公主。这事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巨人似乎还没什么动静。
在公孙桐的治理下,西戎也采用我们汉国的百官制度,把天下划分为若干郡县,各地都安排了官吏。修筑官道,开垦荒地,一派繁忙景象。
至于帝国,国内的动作倒不是很大。但是就在上个月,帝国和巨人休战以后,朝廷迅速颁布了减税的法令,两次大赦天下。我猜这次帝国买回去的铁器就是为了分发给百姓,提高粮食产量吧。
对外帝国不但交好西戎,还往熊国派去了和好的使者,并且主动退还了侵占熊国的一半土地。熊王非常高兴,表示愿意和帝国交好,并且送上黄金千两,美女百人,不过也有条件,就是想从帝国购买粮食和种子。
熊王不但和帝国交好,而且也派使者前往巨人部落,巨人头领很高兴,赏赐了熊人生铁一万斤,还有十位天鹅族美人。两国也约定彼此不进攻,不过巨人并没有退还侵占熊国的土地。”
听完长孙祖德的汇报,秦雄沉思片刻:“照你这么说,似乎周围这些国家都在拼命地结交,大家看来都不想打仗了!”
“呵呵!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今年年初,巨人一共占据了帝国上百座城池,可等到四月份,帝国忽然发动了强势反击。而此时巨人的兵力已经分散到数百城池之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帝国抢回去一半还多。现在巨人也明白了帝国的战术,更清楚帝国的实力不是他一下子能吞并的,所以两家这才停战。”
“长孙大人,你是帝国商人,你给孤王说说,以现在的汉国实力和帝国相比,有多大的差距。本王想听的是实话,你尽管说。”秦雄很认真地说道。
长孙祖德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犹豫良久才坚定地点点头:“大王既然想听实话,那我就说实话。就当下的汉国和帝国比较起来,差距还是很大。先说兵力,帝国仅仅对抗巨人的军队就高达一百七十万,其中一百二十万是骑兵,五十万是步兵。这一百二十万骑兵中,重骑兵占一半,轻骑兵占一半。另外还是三大世家和各州郡统属的兵力,大王您也知道,仅仅太昊州皇甫世家就有重骑兵二十多万,轻骑兵也有五十万,步兵暂时没有统计,这也是熊人不敢和帝国对抗的主要原因。若是帝国真的想和汉国交战,而且一心吞并的话,即便汉国有如此强势的弓弩兵,怕也支撑不了十天。臣说的十天是指十天内亡国。”
秦雄没有惊讶,当年王彻和东方烁在南平镇守平松的时候就说过巨人兵士的厉害,若不是有巨弩的帮助,两千巨人兵士就能在半天时间内拿下平松。当时的平松仅仅汉军就有十多万人。可见巨人兵士的强悍,而帝国竟然能和巨人打平手,就足以表明帝国兵力的强大。
“再说国力!以前的汉国乃是边陲小国,根本不可能了解帝国国力的强大。臣曾经是帝国商人,对帝国王室和帝国三大世家非常清楚。在以前的时候,四十多个诸侯国都定期给帝国进贡,根据路途远近,进贡的日期也不一样。离的近的,尤其是大诸侯国,三年一进贡,远的小诸侯国要么五年一进贡,要么干脆把自己的贡品送给大诸侯国,让大诸侯国的国家代缴。各诸侯国每年进贡的东西相当于自己当年全国收入的十分之一。帝国仅仅每年接受这些贡品就能得到黄金数千万两,可以想象,即便帝国境内不跟老百姓收任何赋税,这些黄金也足以维持帝国的运作。如此四百年下来,大王想象帝国有多少黄金?这也是后来诸侯国不愿意听命与帝国的原因,进贡的东西太多,大家承受不起了。”
秦雄有点不理解,随口问道:“那为何帝国的赋税还那么高呢?我听说帝国最近几十年,经常有百姓聚众造反。”
长孙祖德苦笑一声道:“帝国有帝国的苦衷,遥想当年,帝国的富足乃是天下百姓心中向往的。大家都以成为帝国的百姓为荣,所以很多人拼命的迁往帝国。当初轩辕大帝建国的时候,帝国境内也不过三千万人口,而如今人口已经达到两万万人。各地士族,贵族,地主土地兼并相当严重。很多百姓到后来只能做雇农,甚至卖身做奴隶,就拿皇甫世家来说,他们家族的土地就有数百万亩,下面的雇农奴隶多达数十万人,不过皇甫世家的赋税还不算重。帝国境内这样的例子太多,一面是贵族、地主整日享福,另外则是百姓缺吃少穿。尤其是每当帝国征战增加赋税的时候,贵族和地主也从来不动自己的钱粮,而是从百姓和雇农身上出,如此一来矛盾日益激烈,聚众造反也是正常。”
在帝国表面的强大之下也隐藏者深深的忧虑,秦雄心里清楚,目前的汉国谁都不能得罪,尤其是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作为五大国中最弱小的一个诸侯国,目前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结交诸国,专心发展。而人口则是制约汉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下诸国停战,百姓就不会再迁移,汉国人口的增长也就只能局限于生养,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没有人力资源就没有强大的军队补充,这是铁律。即便是战争进行到最后,汉国也不可能从四千万百姓里面抽调出三百万人参军。而面对帝国这样强大的敌人,没有三百万人的军队,则只能失败。
“唉……”秦雄叹口气:“长孙大人您以为我汉国日后该如何做呢?”
长孙祖德脸色变幻,秦雄这样问自己一个主管商贩的大臣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试探?
“大王若是想争霸天下,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只能待以时日。其余四国虽然暂时停战,但以为臣看来,不会僵持太久。等他们开战大王您才有机会。当然,当下首要任务是要和帝国、西戎、熊国交好。前几日大王接见帝国使者的时候,帝国使者提出联姻,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帝国公主下嫁,在以往任何一个诸侯国都要热忱欢迎,甚至要举行盛大的礼仪,以表示对帝国的尊重。臣当时没想到大王竟然婉拒,其实多封一个王后也没什么,只要地位不是太低,帝国也不会介意,历史上帝国的公主下嫁例子也很多,甚至还有十六岁的公主嫁给五十多岁的诸侯王,帝王家的公主从来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要迎娶的时候把礼仪做够,至于娶回来以后的地位,帝国也不会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