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贸易
云泽的炼铁厂如期竣工,虽然和秦雄以前见过的钢铁厂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但在这个世界来说已经是庞然大物,如果不考虑铁矿石的因素,这个钢铁厂满负荷生产的话产量能够比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的产量还要多。秦雄计算过,一炉钢包的铁水大概是十吨,如果铁水足够的话,一天连续生产可达到二十包,也就是是二百吨,一年产量在六百万吨以上。要知道即便是东冶这种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国家,一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过二百万斤,折合下来不过一千吨,其差距之大根本无法想象。当然,目前制约钢铁厂生产的最大因素就是铁矿石的产量。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开采一吨铁矿石需要一百人满负荷劳作一天,当下汉国已经发动了一万多百姓开采矿石,可等炼铁厂一投产,本来积攒的一千多吨铁矿石十几天就用完。炼铁厂不得不停产。
如今天下大乱,最好的生意就是兵器和铠甲,以前那些木器、葡萄酒、瓷器如今都不在畅销,但云泽的铁器却成了汉国最大的盈利点,仅仅太苍的皇甫世家一次性就订购了十万金的生铁,帝国其他国家一听说汉国生铁便宜,纷纷前来贸易,只是如此一来,东冶国的生意每况愈下。东冶王也是哭笑不得,不过汉国虽然铁产量巨大,但铁匠相对较少,兵器质量明显不如东冶。东冶王也是个有魄力的人,干脆自己国家不在生产生铁,而是从汉国进口生铁加工成兵器,如此一来倒也省了很多环节,效率大大提高,生意也不算太差。
秦雄也不会让东冶太难过,干脆雇佣东冶国的百姓挖矿卖给汉国,东冶有很多老工匠时代挖矿,对铁矿石有先天的敏感,再加上经验丰富,挖出的矿石质量很高。如此一来,汉国和东冶的生意进入了另外一个现象。东冶王干脆组织百姓挖矿然后卖给汉国,这样一来东冶王算是发了大财,矿石算国家的,百姓挖出以后先给国家付钱,然后再卖个汉国,等于东冶王什么都不干在家坐着就能赚钱,而且比以前要快太多。
云泽到东冶的官道上就出现了一副壮观的景象,数千辆马车在官道上蜿蜒前行,车流如织。而汉国也占了便宜,东冶送来的矿石比汉国自己挖的矿石要好很多,而且省去了组织马车、人力等麻烦。唯独有一个原因比较头疼,那就是当初的官道设计太窄,两辆马车通行没问题,一旦出点小问题,整个官道就不能在通行。现在汉国已经没有经济负担,在利益的驱使下,秦雄和东冶王商议再开一条官道,而且宽度要达到二十米,能够保持四辆马车同时通过。秦雄本来的意思是设计宽度达到三十米,但那样的话工程过于巨大,不如先弄个二十米的,等以后再慢慢扩建,这次修建官道,为了加快进度,汉国和东冶各动用了劳力三十万,真可谓下了血本。
有了大量的钢铁,就很容易制作出兵甲,武器不难,难的是铠甲。炼铁厂可以直接浇铸兵器,但不能浇铸铠甲,为了应对这种局势,秦雄给铁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高强度冲压!把刚生产出来的铁板,用十几吨的铁锭进行冲压,这样就可以生产处很薄的铁皮,然后加工成铠甲。虽然不漂亮,但已经足够用了。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汉国留守的三十万兵士已经全部换了新的兵甲,甚至连战马也都披上铠甲。
与汉国欣欣向荣的局势相比,南平的局势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周地城每隔几天就要受到一次猛烈的攻击,诸夏和陈国的兵士伤亡惨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诸夏和陈国以及南平又组织了二十万的大军驻守在周地二十里外,不断的对西戎的军队进行骚扰。
西戎的骑兵很强大,作战能力更强,而诸夏和陈国都是多年没有过战事,战斗力惨不忍睹,每次交战,伤亡都是别人的两倍甚至三倍。
不过诸夏和陈国派来的二十万大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少牵制了西戎不能全力攻城。双方进入了焦灼的拉锯战,只是苦了南平的百姓,为了供应南平驻守的五十万大军,南平百姓的税收已经达到了六成,而且似乎还有增加的趋势。
与周地相反的是平松,平松城外原来的二十万大军撤走十万去抵抗诸夏和陈国,剩下的十万大军只是偶尔做个样子。每次都是吹起号角攻城,可还没走到城下,就又鸣金收兵。
周地不断送来求援书信,让平松的汉军偷袭周地城外的西戎军队。这根本就是放屁,外面二十万诸夏和陈国的大军都不成功,平松八万军队能干什么?不守城了?不过别人催促了很急,王彻每次也都派人出城做个样子。
这天王彻又组织了五千步兵出城救援,私底下都交代好了,遇到敌军不要反抗,放下武器偷袭就行。不过王彻害怕出去的将领不执行自己的战略,专门派了屠狼客带队。
军队刚出城不到十里,就听到远处一阵马蹄声,斥候跑来禀报:前面三里有一只西戎骑兵。
屠狼客笑了笑,对下面摆手说道:“组成攻击阵型,没有我的号令,不准进攻。”
五千兵士心情忐忑地围成个大圆,里面是弓箭手,外面是长矛兵。虽然大家都经过了残酷的训练,但真正的临敌机会不多,很多人都没见过死人,说不紧张才怪。
才一盏茶的时间,敌人的骑兵就从路边冒了出来,轰隆隆一片,颇具阵势。
“放松,不要紧张,没有我的号令不准放箭。”屠狼客生怕这些人盲目射击,那样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奇怪的是西戎的骑兵据汉**阵还有三百米的时候忽然慢了下来,然后又前进了二百米,便停了下来。为首的将军一个人策马过来。
屠狼客也骑马走了过去,两人一见面,先是互相看了看,然后各自抽出腰刀,噼里啪啦地打了几下。
“将军威猛!”屠狼客高声喊道。
西戎将军大笑:“汉将威猛。”
话一说完两个人各自策马而归。屠狼客对着自己的兵士说道:“出来三千人,脱掉铠甲,兵器,然后放到一块。”
士兵以为屠狼客要投降,有反应的不多,屠狼客有点郁闷,却有不好意思明说,只能解释道:“这次我与西戎大将比武,互有输赢,我输了三千副兵甲,他输了五百匹战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尔等快快行动,待会我们就回城。”
汉军还是满头雾水:你们两个交手了吗?怎么就看到你们两个在那儿拿刀比划了两下,很明显都没用力,怎么就输了呢?不过三千副铠甲换五百匹战马也不算吃亏,兵士们无奈,只好出来三千人脱掉铠甲兵器,放到一起。此刻西戎军也准备好了战马,双方交换各自退后一百步。
“我军与西戎交手,轻伤五百人,但是缴获敌人五百匹战马,此地不宜久留,大家撤回城去!”屠狼客在马上高声喊道。
汉军大眼瞪小眼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就听到远处西戎将军喊道:“我军与汉军交手,缴获兵甲三千,轻伤五百,为防汉军援兵赶到,我军易速速撤兵,传我军令,速退。”
西戎都是骑兵,大不了两人骑一个,很快就撤的无影无踪。远处的汉军脑门上全是汗,都蒙了,这就算交手了?当然有心眼多的兵士看出了门道,催促大家赶紧撤退。
五千兵士一个没死,有几个受伤的也是自残,不过敢于在自己身上拉一刀的兵士都弄了一批战马,然后缠了点白布冒出伤病,浩浩荡荡地朝平松城赶了回去。那些没敢自残的兵士那叫一个后悔,早知道能成骑兵,就算拉一刀也值了。
有了第一次奇怪的经历,汉军里面不少人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但即使明白了也不会四处宣扬,只是再有出城任务的时候都积极参与。
整个七月,平松城一共出城救援十五次,毫无例外的都连看都没看到周地城。不过十五次出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共获得战马近万匹。要知道汉军本来是没有准备马料的,现在多了战马,喂食都是个问题。不过东方烁早在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给汉王去了一封信。
面对南平的复杂局势,诸夏等国也一筹莫展,只是让谁再多出点血都不愿意,南平已经数次求救与诸夏等国,要求他们支援一些粮食、兵甲,只是这几个诸侯国谁都不愿意。在这危机时刻,汉王站了出来,主动提出愿意自备粮食帮助南平守城。只是两国相距三千余里,往来运输耗费巨大,用牛车运输太慢,于是汉王也提出了一点不算苛刻的要求,希望南平等国能够廉价卖给汉国一批战马,用来运输粮食,当然汉国也愿意送给其他国家的军队一批粮食。
诸侯国看到汉王如此大方,自然也不好太小气,反正现在是守城战,对战马的消耗不多,于是几个诸侯国凑了一下,决定送给汉国五千匹战马。
于是汉王送了三十万担粮食到南平,沿途诸侯国各周军提供马匹粮草,即便如此,三十万担粮食送到南平也只剩下二十五万担。平松的一万匹战马也就顺顺利利地被遣送回汉国。
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长安宫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惠妃雪姬诞下一位公主,这也是汉王的第一个儿女。虽然是女儿,但秦雄依旧很欢喜,决定免去一次早朝,宫内大贺三天。
这次雪姬生下公主不但秦雄高兴,其他贵妃一个个也都异常欣喜,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若雪姬生下一位王子,恐怕大家就没这么高兴了。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太和殿,几位王后、王妃一个个盛装来给秦雄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