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佞臣误国(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2050 字 9天前

:佞臣误国

夏良正要把奏折接过来,南宫傲猛地挥剑把奏折打在地上,剑刃距离夏王的手指还不到一公分。

“国师你……!”杨固脸色很难看,但是他没说奏折的事情,而是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猛地抓住夏良的手:“夏王,您没事吧,您的手没事吧。”

“无端献媚,非奸即盗!这汉王一贯装傻充愣,几番糊弄先王,现在有来糊弄大王,真是该杀,大王应该速速提十万大军前往绞杀,否则后患无穷。”

这些事加起来就算是泥人也要被激怒了,夏良猛地拍案而起:“国师!我敬你是我舅舅,又是父王托孤的老臣,一再忍让。只是你却一再紧逼。汉王有何错,难道别人进贡点瓷器、美酒就该杀吗?你以前不是也让汉国进贡粮食和黄金吗?我想大概是国师老了,该回家休息了。素公公,给孤王拟诏:国师南宫傲因老迈,上奏请求归养,孤王准奏,特赏国师黄金一千两,良田两千亩,加封护国候。你回家养老去吧。”

南宫傲手开始颤抖了,胸脯急速起伏,指着夏王半天说不出话来。

宗昊从后面拉住南宫傲的衣服,小声说道:“老国师,赶紧认错吧。”

“好……很好!很好。你们这些误国之臣,你这个昏君,诸夏早晚要亡在你们手中。”

“素公公,把国师给我抬下去。”夏王也是真急了。

“佞臣误国、妖姬误国啊!佞臣误国,妖姬误国!夏王您要三思,夏王您要三思。”老国师被架着出宫,嘴里还不闲着,刚出宫门,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

‘呼呼……!’狂风骤停,龙魂枪矗立在广场之中,秦雄长出一口气,看着四周的尘土缓缓飘散。

“好……!汉王的枪法真是越来越精湛了。恐怕这云泽境内,不会有人是汉王的对手了。想老奴当年巅峰状态也达不到这种境界的一半啊。”叶忠在旁边真心的赞叹。

秦雄的枪法确实大有进步,得益于几年来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参商虽然不经常来指点,但是参商的师兄的几个徒弟倒是经常过来切磋。而秦雄的龙虎功进展更是神速,第二重境界已经大有进步,连参商都感叹‘孺子可教’。

“叶公公,公公过奖了,孤王的实力自己还是很清楚的。今天公公来的可是真早啊,莫非有什么事情?”

叶忠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个很细的竹节,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条:汉王,这是从诸夏来的急报,南宫傲被罢官了,宗昊倒是没动。只是大司马杨固成了国师,局势一时间还不太明朗。

哈哈……!秦雄大笑两声,提起龙魂枪朝大殿走去:“宗昊是个聪明人,想当年也是诸夏的国师,他非常明白见风使舵,不然也坐不到今天这个位子。以后只要不让南宫傲翻身,他宗昊成不了大气候,倒是这个杨固,不知道能不能被我抓在手中。对了,长安最近有什么事情吗?这些大员们可有什么动态?”

此刻已经回到太和殿,叶忠屏退左右,小声说道:“当今长安城内最红的莫过于三个人:陶瑞、长孙祖德、公叔皋。长孙祖德和公叔皋虽然收不少金子,但倒是忠心做事,只是这陶瑞有些事情做的隐蔽,总是有几个不相干的商人和他来往,这几个商人生意做的很差,却偏偏一直赖在长安不走,我派人自己调查,都没什么结果。这几个人做事很果决而且极度隐蔽,想抓住他们的把柄,看来是有点困难。”

秦雄眉头一皱:“孤王对陶瑞不薄,再说了他已经位极人臣,还有什么他不能得到的呢?我才陶瑞家中恐怕不下百万金,他还想要什么?”

“汉王,这件事老奴一直在调查,但又怕打草惊蛇,所以一直不敢把那几个人抓起来拷问。”

“不要惊动他们,慢慢调查。还有别的吗?”

叶忠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还有一件事就是尚王后的弟弟尚欢,如今成了长安城一大祸害,这小子为虎作伥,狐假虎威,整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仗着他姐姐是王后,在长安这片地方横行霸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手下混了三十几个地痞、混混,没事了就喜欢斗蛐蛐,赌博,犯了什么事就把他姐姐喊出来,到了那个衙门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现在长安城的捕快们都怕了他,每次把他抓进去,都要好吃好喝好招待,就差没跪下喊爷了,不然人家就不走,闹着要去告诉他姐姐。你说这事……!”

秦雄笑着摇摇头:“回头我让吏部翟争给他安排个官做,也好约束他一下。”

“汉王,这年都过去三个月了,参商大师那里还是没有离风的消息,按照当初的约定,您是不是该把梦禅给娶进宫来了?”

“哎呀,我还真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今天你就去隐士村一趟,把这件事给我师傅商量一下,选择个良辰吉日,我把梦禅姑娘娶进宫来。”

天启六年四月,秦雄纳师姐梦禅为敬妃,同时册封宝儿为丽妃。

天启六年五月,通往东冶国的官道修建完成,全长七百余里,道路最宽处三十米,最窄处五米。如此一来骑快马从长安到东冶国的随城只要三天时间。

天启六年五月,与卫国和牛人相邻的两个边贸城市初步建设完毕,已经开市。

天启六年六月,飞雪湖主体工程完工,汇通河全线贯通。同月,长安城墙也全面竣工。

天启六年六月底,汉国共有人口八百七十二万,兵士十三万。

天启六年六月十五,早朝上谢松上奏了最近帝国及其诸侯国之间的战事:巨人部落已经攻陷了帝国十一座城池,占据了四百余里土地。而巨人的附属国西戎攻陷了齐国,下庸也被拿下一半。不出以外的话,年底可拿下下庸,然后威胁南平和大良,到那时诸夏不得不参战。熊人联合北戎吞并了上蔡和后周,梁国岌岌可危,吴国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积极支援梁国,并和帝国不断接触,请求援助。甘于部落也出兵三万千万吴国帮助守卫。只是熊人部落的骑兵太过凶猛,除了帝国太苍州皇甫世家的骑兵能抵抗以外,其他诸侯和根本不堪一击。老夏王死的时候,狼人本来想乘机攻占边城,但南宫傲和宗昊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派了五万骑兵屯守边城,当下狼人只能无奈的退回。

乱了,真的乱了!连甘于部落都参战了,看来战争离云泽真的不远了。

谢松的话一说完,陆奢第一个站了出来:“汉王,天下大乱,正是我等武将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当下云泽百姓富足,国富民强,是该扩充军备,准备参战了。臣恳请汉王下诏,再征召十七万兵士。”

牛铜撇撇嘴走了出来,还没说话先舔舔嘴唇:“大王,这他娘的天天在家看孩子,吃饭也不是个事,武将就该上阵杀敌,老牛我憋了好几年了。我和尚书大人想的一样,但是征兵人数应该增加,不是十七万,而应该是三十七万。熊人的骑兵太强大,我们只能靠人往上顶啊。”

陶瑞冷笑两声站出来说道:“两位大人只想着自己建功立业,可你们想过没有当今汉国的处境?现在云泽从其他几个国家借了近千万两黄金,从百姓手里借了两千多万两,还有那么多工程在建,又是大把的金子出去。现在不要说打仗,就是养兵咱们都养不起。户部里的金子进多少出多少,根本攒不下,你们怎么征兵?再说了,东冶国一年才卖给咱们一万套兵器铠甲,这要是征召五十万大军,光着兵器都要花五十年才能装备上。还有战马,我们云泽的马根本就上不了战场,仅仅靠从别人牙缝了抠出来的几匹马,如何组建骑兵。”

陆奢听的直皱眉,冷嘲热讽地说道:“那按照陶尚书的意思,我们汉国就什么都不做,等着被别人吞并喽?”

陶瑞瞪了他一眼:“陆尚书这是说那里话,我的意思是兵贵精不贵多,现在云泽已经有了十三万兵士,若是兵部能把这十三万兵士训练成虎狼之师,自然可以以一敌百,不惧他熊人。还有,诸夏是我们的宗主国,若是我们有难,诸夏不可能不帮忙!到那时,用别人的兵来抵挡咱们的敌人,不是大赚特赚了吗?”

吏部尚书翟争冷笑着站了出来:“按照陶尚书的意思,那上蔡、后周、齐国和下庸也都是帝国的附属国,这些诸侯国灭亡的时候,帝国怎么不出来相救呢?”

陶瑞被噎的一愣,旋即反驳道:“诸夏和帝国不同,帝国是腹背受敌,而诸夏却还没有敌人。况且各诸侯国已经多年不给帝国进贡,帝国才懒得帮助他们。”

陶瑞的这个说法引起了众怒,就连一直和他一条战线的墨庸也不愿意出来帮他说话,朝堂上众大臣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说的陶瑞面红耳赤。

谢松知道这样下去陶瑞必将无法下台,这才走出来说道:“汉王,陶大人是户部尚书,最明白当今汉国的钱粮状况,去年云泽流民暴增,工程开工有特别多,想来是国家入不敷出,户部压力太大的缘故。”

陶瑞眉头紧锁:“正如谢丞相所言,国库早已入不敷出。今年很多工程完工以后,工程兵里较为精干的男丁都被编入军队,汉国的兵士从年初的七万暴涨到十三万,这新增的六万兵士还未曾训练好。就再招十七万,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秦雄心中已经有了疑虑,却不点破,只是笑了笑说道:“陶尚书之意,孤王已经明了。但乱世争霸,非武不可,如今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我汉国岂能置身乱局之外。至于钱粮一事,可慢慢想办法。但练兵一事不可暂缓,从今日起,到年底再征召十七万兵士,至于兵器铠甲孤王会想办法的。好了,这件事就这样,不必再议。”

众人见汉王坚持,谁也没说什么,最得意的当然是陆奢和王彻、牛铜等人,一个个得意地看着陶瑞。

这是云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征兵,因为云泽人口众多。从八百万人里面挑选出十七万人并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征兵选拔的条件也很高。第一身高要求在一米七五以上,有残疾的不要,有疾病的不要,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的不要。兵源不成问题,只是士兵的忠诚度是个最大的问题,这些流民不远千里来到云泽,为的就是躲避战乱,可跑了这么远到头来还是当兵打仗,很多人内心是反感的。但是不当兵朝廷不给饭吃,这些刚来的流民穷的没饭吃,工程一结束,田里还没收庄稼,不当兵就要饿肚子,在威逼利诱之下,不少人选择的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