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我没有杀人(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1017 字 9天前

:我没有杀人

片刻时间,一个身着军服的士兵兴冲冲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托着一个袋子,单膝跪倒,一脸兴奋地说道:“兵士夏轩听说汉王急需婴儿头颅,特地献上一枚。”

还没等秦雄反应过来,那兵士就急匆匆地把手里的袋子打开,露出一颗血淋淋地婴儿头颅。东郭婉儿吓的一声尖叫,差点坐到地上。床下站立的两个侍女也吓的花容失色,惊声尖叫。杨雄虽然是男人,而且还是三十岁男人的心智,却也从来没在如此近距离地见过婴儿头颅,吓的脸上苍白,双手发抖。

护卫从外面呼啦啦跑了进来,抽出刀剑架再了兵士的脖颈上。

“汉王……!汉王饶命。”那兵士还不明白是什么情况,吓的把婴儿头颅丢在地上不敢抬头。

缓了好长时间,秦雄才恢复了正常,只是嘴唇还在颤抖,指着地上跪着的夏轩说道:“你……你竟然敢私自杀人,把他给我推出去,五马分尸!”

秦雄即惊恐又愤怒,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兵士杀人,王法何在……!这种情况还不严惩的话,以后汉国还不大乱?

“汉王饶命……汉王饶命,我没有杀人,真的没有杀人。”护卫拖着兵士朝外走,那兵士急忙解释。

秦雄摆手:“等等,放他回来。夏轩,你说你没有杀人,这婴儿头颅哪里来的?”

夏轩面无人色,战战兢兢地说道:“禀汉王,今天……今天我听人说大刺客参商要三颗婴儿头颅才肯给汉王治病,陆将军愁眉不展。我这才想起昨天晚上有百姓家的孩子病死,埋在村外老树下,刚才我偷偷把尸体挖了出来,割下头颅给汉王送来。我所说的都是真的,那百姓家人可以作证,我的兄弟也可以作证,请汉王明察。”

“好!来人啊,带着他把所有证人都带来,我要亲自审问。”杨雄心里很郁闷,刚才自己的表现太差劲,不像是一个国王应有的表现,所以他现在要扳回面子。

半个时辰以后,七八个证人都带到了房间内,秦雄单独审问。审问过后发现这个夏轩并没撒谎,那婴儿确实是昨天病死以后埋葬了的。可就算如此,这个夏轩也要惩罚。秦雄下令,鞭笞二十,明天游街示众。而且杨雄还发下诏书通告全国,诏书曰:古汉没落,为陈所灭。幸诸夏怜悯,施舍百里之地存我汉国。汉国六万百姓,抛家舍业随我秦雄来沼泽之地,筚路蓝缕,艰难困苦。雄感激流涕,不胜唏嘘。今雄以汉王之名告喻天下,汉国之内,汉王与百姓同甘苦。汉国天下,民为贵,君为轻,决不以百姓之性命换取吾之性命。

第二天上午,护卫押着夏轩游街,每到一处,都由宋赞宣读汉王诏书。只是那些百姓听了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原来这个世界的人都习惯了君王与百姓之间差距,人们只崇拜强者,对于国王做的那些惨绝人寰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相反,如果那个大王说与百姓地位平等,大家反而觉得很奇怪,觉得这个君王太作践自己。

百姓没有触动,并不代表别人没有触动,比如谢松。谢松就在大街上得知了这件事情,他还以为自己听错,特地坐着马车追赶了几里路,看了个究竟。心中对这个汉王有了新的认识。

秦雄早早吃完饭在正堂等候谢松,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把他等来。第一眼见谢松,秦雄略有失望,因为谢松长相普通,穿着也低调,跟普通百姓没多大区别,只是言行举止有些文化人的风范。而谢松则是更加失望,心中想象的汉王应该身高九尺,膀大腰圆,浓眉大眼,阔面长髯。谁想到这个颁布君民平等诏书的汉王竟然瘦弱的一塌糊涂,似乎一个人走路都费劲。

摆出一副谦虚好学的态度,秦雄先是恭维一番谢松,然后说出一点自己对治理沼泽的想法,抛砖引玉。

谢松慢慢放下轻视之心,因为他觉得这个汉王虽然年纪很小,却眼光长远,目标远大,假以时日,定然非池中之物。所以谢松这才把自己近几年研究的成果给汉王说了出来。

云泽的地理位置说来算是一个葫芦状的盆地,西边最宽为飞雪山脉,南为东冶国的虎头山,东边最窄是诸夏的断崖山,北侧多半为飞雪山余脉,另外有几十里的草原与牛人部落相邻。飞雪山常年积雪,春天以后积雪融化,雪水流到云泽,而云泽之西地势低洼,经年积水形成了沼泽。要想治理沼泽,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用大量的土把地势低洼的地方垫高。另外一个办法则是挖一条深且长的河流穿过牛人部落的草原,与卫国的卫河相通。但是按照当前汉国的国力,这两个办法都不合适。那么退而求其次,谢松建议秦雄在云泽之东挖一个大湖,一个是能够储水,另外一个是挖湖的土可以垫到沼泽中。挖掘十里的土地,可以垫平三十里沼泽,这样算下来多得了二十里的良田,而十里的大湖还能养鱼、养鸭、鹅。大湖储水,相应地沼泽也要有所收缩,如此算下来,所得良田应该超过二十里。当然,这只是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办法。另外,大量植树,树木需水颇多,也是解决沼泽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