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与果(下)
“殿下,”共尉先是一礼,随后说:“想必殿下已经知道齐燕联军已经在砀郡一线被我军覆灭?”
扶苏颔首,他当然知道这一件事情,在攻灭臧荼所率燕军的时候,秦军还出兵七万一共作战。,
就是在那一次,出战的七万秦军在对燕军作战结束后再也没有回归三川军营,他们也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授意是移军前往东郡的定陶。
得知出战的七万秦军没有转回三川郡营盘,是踏上了前往东郡定陶的道路时,扶苏还派人前去三川郡询问徐岩,徐岩给予的回复是根据情势的需要。
什么需要?徐岩没有说是什么需要,但是后面扶苏却是探知那七万秦军到达定陶之后接受了汉国的补给,随后徐岩族侄徐阳成了该支秦军的指挥官。该支军队除了没有改换旗帜更换战袍,俨然就成了一支汉国编外军,在徐阳的率领之下又取道北上,扶苏最后得到的情报是要前往上党一线,至于是干什么就不清楚了。
好好的七万秦军变成了汉国武将麾下的军队,这是什么情况?扶苏也就是从那一次才意识到徐岩已经另有打算,后续扶苏再给中原军团发布任何指令的时候再也没有得到回应。
国家体系在崩溃,先有王贲抗命不尊,再有徐岩“独走”,扶苏说不气愤那绝对是假的,但是他因为手中没有足够的实力还不能发作。他所不清楚的是,秦国国家体系的崩溃是自行瓦解,还是出自汉国那边的操作。
共尉见扶苏只是颔首不愿意说话也不介意,径直继续说:“我国的国防军序列中的郡,在那一战之后楚国变得虚弱不堪,吕哲所拥有的郡也才增加了九江郡和庐江郡,成为手握五个郡的诸侯。
在所有人以为吕哲坐拥五郡又与楚国进入交战状态,该是会全力进攻楚国时,吕哲偏偏又是调头对着百越继续一阵按在地上的痛殴,期间还拿下了百越从地方势力吴芮那边抢夺的长沙郡,并且再次不吭不响地吞掉了吴芮这支势力,然后成为一个拥有六个郡的诸侯。
随后的一年时间倒是平稳了一些,当时的吕哲又干出了一件谁都没太明白的事情,那就是庇护被秦军从中原赶出来的魏国和韩国。
说实话,拥有六个郡作为领地的吕哲仅是甘心成为一名诸侯没有自立为王已经足够令人惊讶了,包括秦国在内的列国得出的判断是吕哲并无太大野心,吕哲庇护弱小不堪的魏国和韩国更是证明了这点。
渐渐地,吕哲变成了掌握八个郡的诸侯,与楚国的关系也总算是归于平稳,似乎是为了感谢吕哲放一马的关系,楚国不止一次提出相王的建议,跟班魏韩也是极力赞成,但是到了这一地步依然没有任何称王的迹象。
按照现在的观念,有实力也不称王就代表没有野心,这是从历史上列国有点实力就眼巴巴称王得出来的结论,楚、魏、韩、赵先后都愿意与吕哲相王,那就是这四个列国承认吕哲的实力,周王室崩溃之后的既定规则就是几个国家承认的情况下称王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却一再被吕哲所婉拒。
瞧一瞧,有四个列国承认吕哲有称王的实力,其余国家也都沉默没有反对,都这样了吕哲还不愿意,那不是吕哲没有野心又是什么?特别是在那期间吕哲一直没有撤掉“秦”字军旗的前提下,吕哲越是不称王就越显示出偏安一隅的心态,而各国也是这么判断的。
“确实,不管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我王一直都不愿意与秦为敌。”共尉不是在睁眼说瞎话,他们这一帮跟随吕哲从夷陵崛起的人不止一次对军旗提出过更换建议,但是都被拒绝,连带在称王上也是如此。
“是啊,哪怕是到现在,汉军进入秦地也是助战而来,不是侵略而来。”这才是扶苏最纠结最头疼的,他不敢相信这不是有预谋的阴谋,而吕哲坚持不主动进攻秦国的回报也出现了,现在不是有那么多的派系争相投靠过去了吗?
不但是扶苏这么认为,以前一直不理解吕哲做法的共尉等人,他们在秦国的老秦人、王氏、徐氏等派系靠拢的时候也才回过神来,认为这就是吕哲一直以来在进行的计划。
天晓得吕哲一开始是不是那么想的了,但是坚持确确实实是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回报,所以越是搞不清楚越是察觉不到,所有人也就越加觉得吕哲的心思不可猜测,蒙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信服感。
扶苏就是那个不断琢磨吕哲到底是怎么用将近七年时间走到这一步的人之一,但是像很多人一样,他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吕哲行事没有什么套路,做的事情也有相当多属于莫名其妙。
不过吧,现在说那么多其实没什么用了,研究再多也无法去更改事实,着眼于眼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呃?”共尉略略愣神,他怀疑自己刚才有没有听错什么,愣神之后就问:“殿下的意思是……?”
扶苏示意共尉没有听错,不过却是没有再行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