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边上人更是惊异连连,谁都没有想到向来沉默,做事小心谨慎,存在感全无的秦玉成竟然会突然要参刑部郎中一本。
秦玉成与秦小道做事风格完全不同,相比秦小道那风风火火、谁都不怵,对方瞪一眼他就在人家屋顶上点火的性子,秦玉成则要显得温和很多。他为人平和,平日里做事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但今天他做的这件事就有些不一样了,因为这样等同于是在向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面着作对!
就连萧瑀也是微微抚摸着自己的长须,转头多看了秦玉成几眼,显然是对秦玉成今天的表现刮目相看。
一听秦玉成要参自己,刑部郎中当即转身怒斥秦玉成:“秦玉成!我为官多年,做事勤勤恳恳,向来无愧于心。你要参我是什么意思?”
秦玉成垂眸不语,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到刑部郎中的话一般。
萧瑀微微一笑:“柳郎中,既然你自己都说无愧于心,那就静静地站着,等陛下阅过再谈。”
刑部郎中冷冷一哼,显然也不给萧瑀面子,当即对着李世民拱手道:“陛下,秦玉成就算要参我,这奏折也要经由中书令审核,这件事是否属实,否则不是会造成冤假错案?”
刑部郎中这话一出,原本看戏的李世民不高兴了:“柳郎中,按你这么说,是觉得朕会冤枉你咯?”
“微臣不敢!”刑部郎中吓得冷汗都出来,当即垂首不再言语。
那奏折呈现上去之后,李世民则是很仔细地端详了起来,好一会他才沉声问:“狄仁杰何在?”
长孙无忌身后的一个男人开口说:“回禀陛下,以狄仁杰的品级,还上不了大兴殿。”
男人话音刚落,秦玉成就来打脸了:“启禀陛下,狄仁杰此刻就在殿外等候。”
“哦?那就宣狄仁杰进殿。”
秦玉成的话,不仅仅让众多文官对他今天的做法感到十分诧异,就连武将这边也是如此。李靖与身边的李勣对视一眼,见李勣点头,李靖的眼眸之中这才微微泛起丝丝涟漪。
李靖知道,这原本如同一潭死水的大唐政坛,总算是要活起来了。
为君之道在于掌握平衡,就像是在掌控一个天秤,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过重”,否则天秤就会出现一边倒,最终倒的则是整个江山。
狄仁杰一进来,原本还算缓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有些骚乱起来。
原因无它,这个狄仁杰眼下可是长安三品以下大部分官员感到万分头疼的人物。
首先他是文状元,李世民亲自送他进了刑部。上任之后,狄仁杰连续破案,许多压箱底的案子都被他揪了出来。
这些案子之所以压箱底,那都是因为背后有权贵使了压,毕竟但凡只要是大案子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一些王公贵族。
还有就是他的性格,对于官场上的人而言,这狄仁杰就是一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任何人的面子都不卖,这一点过跟宋国公萧瑀倒是如出一辙,尽管狄仁杰没有雄厚的背景,但李世民却非常挺他,使得很多官员有苦说不出,只能尽量踮着脚尖做人。
狄仁杰一上来,就将刑部郎中所有的丑事、恶事都抖了出来,其中对于刑部郎中的贪污款项,甚至能够精细到个位数。
说到最后,刑部郎中额头早已冷汗直冒,身体不住发抖。
狄仁杰所说出来的那些信息可以说句句属实,而且很多数字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
贪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店大部分官员都不能免俗。不过贪污是一个技术活,要做到让人抓不到把柄,那才是高级的。
只可惜这刑部郎中自以为身为关陇集团的成员之一,一切有都有长孙无忌罩着,结果没想到眼下成了众矢之的。他的腿越来越软,最终跪在了李世民面前。
这一跪,就表示他认罪了。
李世民大手一拍,一系列罪名就砸了下去,随后狄仁杰升为“都官郎中”从五品,秦玉成也调为正四品的“御史中丞”。
狄仁杰升职是必然的,按照他这段时间的政绩,李世民肯定要升他。
但对于秦玉成的职位调动,那意义就不一样了。秦玉成直接掉入“御史台”,当御史台的二把手。这御史台就是专门监察官员的机构,以今天秦玉成的态度和手段来看,一旦他联合狄仁杰,这两人就等同于是长安所有官员头顶上玄着的两把剑。
尽管御史台管不到“三省”,但秦玉成又有胡国公的爵位,几乎随时都可以将弹劾奏折亲手递到李世民手中。
武将这边,那是个个咧开了嘴,这些糙汉子笑得一个比一个猥琐。
末了,萧瑀终于开口提正事:“陛下,如今骠国以纳入大唐版图,不知陛下要如何命名,派谁前往治理?”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这骠国听着不太顺耳,叫骠州也不甚好听,不如就叫缅州吧,这缅州暂属剑南道。只不过,要拍谁去缅州当刺史呢?”
李世民眯着眼睛,转头看向文官阵营。
然而,所有文官都缩了缩脖子,谁都不愿意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男方空气湿热,所有官员只要一听去南方,第一反应肯定是摇头,如果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谁都不愿意去。
“诸位爱卿就没人能担当此任的人选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