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威望迪才刚刚收购了动视,然后把两家公司整合成动视暴雪。
那时候威望迪收购动视的价格才18.9亿美元,而按照动视的价格比暴雪高一些的情况来算,整合完成的动视暴雪也就值个30亿美元出头。
如今又逢金融危机,动视暴雪的价格只会比去年时更低。
这种情况下,威望迪还敢开价100亿美元,真是把凡客当作冤大头来宰了……
但仔细一想,应俊也没什么办法,毕竟主动权在人家手里,人家想卖你就卖你,不想卖你那就不卖。
威望迪是差钱,但也不差凡客集团这三瓜俩枣的。要是凡客集团想收购整个动视暴雪,那威望迪反而会更感兴趣。
如今凡客只是想入股做个小股东,那能宰一刀自然最好,没宰到那也算了,反正多这几亿资金,对整个威望迪目前的情况也于事无补。
应俊原本因为暴雪要和猪厂达成合作了,所以想从威望迪那边做突破口,来个快刀斩乱麻。
但现在这结果,让应俊意识到,和威望迪的谈判绝对会是漫长而艰辛的,没一两个月,绝对不可能谈的下来。
应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想了一会儿后,突然应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前世猪厂和暴雪在今年达成单机游戏的合作,之后能顺利成章的接手《魔兽世界》,更多的原因是没有竞争对手。
当时由于久城已经提前出局,国内有能力接手《魔兽世界》的只有两家公司——盛大和鹅厂。
盛大当初就是因为暴雪的要价太高,所以主动放弃了《魔兽世界》。
如今面对开价更高的暴雪,再加上此时的盛大重心并不在网游业务,所以自然不会去淌这个浑水。
鹅厂08年接连出了三个爆款游戏,那时候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维护这三款游戏之上,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接手一款麻烦缠身的《魔兽世界》。
而当时的猪厂,自研游戏方面做的虽然不错,但代理游戏方面一直是个空白,这等于一直在单条腿走路。
再加上《大话西游3》的失败,猪厂当时也是多年没出过什么爆款游戏了。所以希望通过代理游戏获得业务上的增长来实现破局,顺带学习更多的先进经验。
而想实现这个目的,找当时如日中天的暴雪合作,无疑的最快最好的选择。
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便暴雪当时给出的条件很苛刻,猪厂当时也全部都答应了。
可以说,猪厂在代理暴雪有些上,确实没赚到太多的钱。但猪厂的游戏自研能力一直处于国内最顶尖的那一批,也多少是因为和暴雪的长期合作吧。
但代理暴雪的单机游戏和代理《魔兽世界》这两件事,本质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即便现在猪厂拿下了暴雪单机游戏的代理,也只是在《魔兽世界》的代理上暂时领先一步。
但只要凡客集团和威望迪谈判成功,然后成为了暴雪的股东,那在《魔兽世界》的代理上等于直接完成了绝杀。
几款单机游戏的代理,能有什么利润?猪厂要的话,就暂时先给他好了。
猪厂现在接手这三款游戏的代理,也是为了后续和暴雪的合作打基础。
只要凡客集团成为暴雪的股东,那以后暴雪的所有的新游戏的华夏代理,那都是凡客集团的,这才关键。
到时候,无利可图的猪厂,等到这三款单机游戏的代理到期,还是得把代理权乖乖还给凡客。
所以想通这一切的应俊,瞬间再也不着急了。
现在缺钱的是威望迪,凡客集团何必着急?等金融危机继续发酵一两个月,威望迪这边只会越来越急。
虽然凡客集团这边只能拿出3亿美金,这点钱对于威望迪有点杯水车薪,但这笔钱关键时刻也能续命。
于是,应俊先吩咐谈判团队那边,不用着急和威望迪谈判了,就按正常的谈判流程一步一步慢慢谈,慢慢耗。
凡客这边越着急,威望迪就越会得寸进尺;凡客这边不急,急得说不定反而是威望迪了。
在任何谈判问题上,急的一方,往往都是吃亏的那一方。
至于应俊这边,花了几天把拳头公司和冰火公司的事情交代清楚后,索性就直接回国了。
……
此时的时间已经是七月份了,杨崇信和波导的谈判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了。
目前凡客集团已经拿下了波导82%的股份了,目前只剩最后一笔6%的股份还在谈,剩下的就全部都是股市上的流通股了。
事实上,目前股市里只剩下12%的流通股了,已经非常的危险了,随时可能因为流通股的不足而触发退市机制。
如今波导的市值大概在3.6亿左右,但仅仅收购这82%的股份,凡客集团就已经花了将近3.5亿的资金了。
想要拿下整个波导公司,估计还得再花一亿左右,已经溢价很多了。
更关键的是,收购完波导之后,公司进行重组,人员重新调配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而且为了启动新的智能手机计划,凡客集团这边还需要注资一大笔钱才行。
开发一款安卓系统的手机,少说也要一年半以上,这期间,波导是没有任何盈利的。
总的来说,收购完成后,凡客集团最少也需要注资一个亿的资金,才能把波导给盘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