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欢心中的震撼,此时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她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只能茫然地看着薛颂宁。
薛颂宁抬起眼像顾承欢望去,便看到她那副无助的样子,“怎么?你认识李家那两个小子?”话说到这里,薛颂宁又是一副了然的神情,“我倒是忘了,他们都是你的表哥呢。怎么,李旭升死了你这个做表妹的会不知道?”
这句‘表哥’‘表妹’可是刺痛了顾承欢。她抬起眼狠狠地瞪了薛颂宁一眼,薛颂宁立刻没了声音,“诶,我是说着玩的,你那副要吃人的模样是做给谁看?好啦好啦,我知道你和你继母的关系不好,算是我说错话了,我道歉可以了吗?”
完全不想理会他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顾承欢冷声问道:“李明磊为何会杀李旭升?当时……你在场?”
李明磊竟然敢动手?竟然真的敢动手除掉李旭升?
她不是不知道李明磊的心思。
表面上,李明磊将李旭生当做大哥一样尊敬,可实际上李明磊对李旭升早已恨之入骨。
他心里最清楚不过,只要有李旭生存在的一天,他李明磊在离家就永无出头之日。哪怕他这个庶子再怎么出色,再怎么优秀,也无济于事。
所以当李旭升死后,李明磊虽然表现的十分悲痛,可顾承欢知道他是高兴的。当天,当李旭升的死讯传来,李明磊喝了一夜的酒,酩酊大醉。
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过于悲伤,可顾承欢明白,他那是高兴,兴奋的根本无法掩饰住自己的情绪了。
否则平日里一向谨慎的李明磊怎么也不会放任自己喝个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在他喝醉后,倒在自己的怀中,清清楚楚地表达了他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耻辱。
所以当时鬼迷了心窍的顾承欢竟然还在心疼李明磊,从那以后也更加努力地去辅佐李明磊,为他争取一切权益。
因为李旭升的离开,李大夫人再没有一个亲生的孩子,身边环绕着一群庶子庶女,可根本没有一个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
是的,李大夫人生下李旭升之后,再也无法生育,原本李旭升是她唯一的希望,是她全部的寄托,可是李旭生死了她的世界也轰然倒塌了。
这些庶子庶女们费尽心思地想要获取李大夫人的欢心,李明磊当然也是其中一个,可是李大夫人看到李明磊就气不打一处来,李明磊根本无法接近李大夫人。
后来,是顾承欢顶着无数白眼,无数的冷嘲热讽慢慢接近了李大夫人。
那时候李大夫人还人为顾承欢是一个扫把星,一个将他儿子克死的克星,自然对顾承欢更是非打即骂。
可以想象顾承欢是顶住多大的压力,吞下多少血泪屈辱才博得李大夫人的欢心。
也是多亏了她那足以让任何人眼红的嫁妆啊……
当时,正处在战乱之秋。
敌方已经打入了青阳郡,但凡有一点能耐的人家都会从青阳郡迁移。
可是李将军府已经没有足够的银子够他们一大家子迁移到任何敌方,还能好好地存活下去。
唯一能解救他们的人就是顾承欢,
李大夫人虽然从来没有明确表示想要顾承欢的嫁妆,可是她只要见到顾承欢就在哭穷。
顾承欢当然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可是她舍不得,那是父亲留给她唯一的财富,那是父亲半生的心血,她心里清楚若是拱手让人,就再也回不来了。
白天听完李大夫人诉苦,夜里便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李明磊似乎知道他在烦心什么,不等顾承欢开口向他寻求帮助,李明磊便郑重其事地告诉顾承欢,他不要顾承欢拿出自己的嫁妆替他博取李大夫人的欢心。
说的那个信誓旦旦,情意绵绵。当时顾承欢便想,有夫如此,哪怕让她把心掏出来给他她都愿意。
可她还是舍不得,毕竟那嫁妆是自己在离家唯一的立足。但是她又舍不得李明磊为她在李大夫人面前低声下气。
顾承欢知道,李大夫人找过李明磊了。
后来,还是经不住对李明磊的疼惜,她最后跑去征求了顾李氏的意见。
呵呵,多傻,他们是一丘之貉,而她竟然还将顾李氏当做亲生母亲一样对待,真的以为她会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出谋划策。
理所当然,顾李氏的意见是让她拿出那些钱,毕竟顾家和李家已经是一体的了,李家举家迁移的时候,顾家也会跟着一起。
也就是说她们用着顾承欢的嫁妆迁移到凌安城后,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不止是李家,连同顾家百十口子人都是花着顾承欢的嫁妆。
想想,真是可笑。
曾经那个女人怎么会那么傻?完全没有自我,就好像没有李明磊活不下去一般,就好像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李明磊。
直到李明磊和顾五娘合起火来给她当头一棒,她才发现自己是个傻子,彻头彻尾的大傻子。
可是她醒悟的已经太晚,当她明白的时候已经连命都没有了……
还好,老天有眼,让她重新回来了!这一次她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绝对绝对不会!
呵呵,她还在想,怎么李明磊和顾四娘那事儿已经出了这么久,李家还没有任何表态,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家的大公子已经死了,而李家的人却隐瞒了下来……
顾承欢陷入沉思,薛颂宁就这样看着顾承欢的面部表情,时而无奈,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时而冷笑不已……
“你……是不是和李家的人很熟和那两兄弟很熟?”忍了半天,薛颂宁终于忍不住问出口。
顾承欢的注意力这才被吸引过来,她看着薛颂宁凑的越来越近的脸,向后闪了闪,挑眉问道,“为何这样问?”薛颂宁扁了扁嘴,委屈地道:“这么长的时间我来看你一次,你看到我都不激动,怎么我一提李氏两兄弟你就开心?要说他们不熟,谁会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