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终于过去了(1 / 1)

天生邪少 逆风而动 1790 字 5天前

终于过去了

张顺心里也清楚,图书室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他并不指望这件事能让庞春光多重视,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得到庞春光一点象征性的支持,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到临川乡的管理与发展中去了。

当然,最终的效果还算不错,远远超出了张顺的预料,庞春光对于这件事相当重视。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后边张顺的一系列动作。

如果庞春光对于张顺提出的图书室计划不重视,那么他肯定也不会再把成人教育的事说出来了。

虽然现在成人教育的事顺利地落实下去了,但张顺却并没有想到会惊动市里。在他看来,这件事能得到庞春光和屈才大力支持,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结果了。有了他们两个的支持,自己就可以通过这件事,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到临川乡的管理中去。

其实,张顺之前做了那么多,又是敲打杜雄,又是给薛勇送照片的,但他心里却很清楚,想要凭着那两张照片就把杜雄或者薛勇扳倒,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他做这么多,也不过就是想要把他们的计划打乱,让乡政府里乱起来。只要薛勇和杜雄他们乱起来,自己才能有机会介入到乡政府的管理中去。

不然的话,他一个乡党委书记,整天在乡里无所事事,让人家这么架着,也确实不像个样子。

不过,昨天韩成杰的这次突然到访,却是歪打正着,让张顺又立了一功。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个所谓的嘉奖令,只不过是一个口头嘉奖而已,那意思就像是,洪涛和毛文举拍着张顺的肩膀夸了他一句“干得不错”。只不过,因为洪涛和毛文举都没时间来宁远县,所以这种夸奖就以文件的形式发了下来。

当然,就算是这样,张顺也已经觉得很不错。毕竟,这是他从上寨乡回到临川乡后的这两月来,第一次弄出了一点动静,惊动了洪涛和毛文举。

这份嘉奖令的下发,一来是洪涛和毛文举对张顺能力的一种肯定,二来,也是毛文举向别人昭示的一种态度。那意思就是:

看看吧,我当初说要把张顺弄到临川乡去当党委书记的时候,你们还不满意。现在怎么样?人家回去才两个月,就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这份本事,换了别人你们行吗?你们要是办不到,以后就别在老子面前唧唧歪歪说东道西的!

6月7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国务院正式宣布,我国面对“**”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封禁令正式解除!

那一天,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公司开始上班,工厂恢复生产,唯独学校,又多放了两天假,等高考结束再恢复上课。

对于宁远县来说,这一天也有着自己值得庆祝的事情:风口镇出现的那唯一一例疑似病例,在这一天正式排除了隐患,已经安全地回到了家里,与亲人团聚在了一起。

从全面暴发到解除封禁,整个事件历时近两个月,河源市10名群众、五名护士和两名医生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十七条生命的代价,如果是在别的时候,这肯定是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件。但因为在“**”的大背景下,在全国为此付出了几百人生命情况下,这个代价已经算是很小了。甚至于,省里还讽刺般地为河源市政府颁发了一份嘉奖令。

河源市全市十个县,三个县级区,一共十三个县级行政单位里,损失最小的就是宁远县,只有一例疑似病例,最后还排除了隐患。

因为这个辉煌的战果,宁远县受到了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口头嘉奖。

封禁令全面解除的那一天,庞春光和屈才在宁远大酒店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功会,并且在会后宣布,全县所有乡镇的干部和公务员放假三天!不过前提是安排好值班人员。

6月9日,小河村度假村迎来了“**”暴发之后的第一批游客。出乎意料的是,这批游客的主力大军,居然全都是学生,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一群新鲜的、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游客,在父母的陪同下,蜂拥来到小河村,为沉寂了两个月的小河村带来了阵阵生机。

看着沉寂了两个月的小河村,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张顺的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过去了,总算过去了!”张顺坐在村南的山坡上,看着人群熙熙攘攘的小河村,忍不住感叹道。

当初“**”暴发以后,所有人都闲了下来,只有张顺一个人在忙。可是现在,疫情过去了,所有人都忙了起来,他却闲了下来。想找个人玩都找不到,因为大家都在忙。

闲来无事,张顺突发奇想,忽然很想回上寨乡看看。

一转眼离开上寨乡已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回到临川乡之后,就一直在为各种事情忙,这段时间来,别说回去,他甚至连想都没想起过上寨乡一次。

说走就走,张顺冲下山坡,骑上自己的破摩托就朝着县城的方向去了。

路过县城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张顺居然走到了水源路上。路过水源路三号院的时候,张顺的摩托车吱嘎一声就停了下来。

抬头望着院里的三幢陈旧的居民楼,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里,张顺愣了一会儿后,摩托车一拐,就拐进了院里,然后停在了第二幢楼3单元门前。

事后想起当时的心思来,张顺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明明自己很瞧不起顾思琦,但为什么当时,就那么鬼使神差般地走了进去。

来到顾思琦家的205门前,张顺抬起手来之后还犹豫了一下,可是最终还是用力地敲了下去。不过,敲了两下之后,屋里却没有一丝反应。

张顺苦笑着摇了摇头。

本来还觉得,前几天来她家吃饭,有的没的说了一大堆,还把人家弄得心情那么不好。虽然顾思琦玩了一出美人计想要勾引自己,当时自己并没有上当。但就那么把一个美女扔在那里,自己像逃命一样地跑了,总有点不够爷们儿。所以,今天张顺是想来跟顾思琦道个歉。

不过,看现在这样子,人家好像不在家。

看来,是自己有点自作多情了。

张顺忍不住在心里自嘲了一句,转向出了楼,骑上摩托离开了这个院。

张顺并不知道,就在他离开水源路三号院不久,一辆银白色的小轿车开进了这个院。如果张顺看到,一定会认出来,这是临川乡乡政府的车,是乡长薛勇的专车!

骑着摩托车一路来到上寨乡的乡政府,果然乡政府里已经放假了,只留了两个值班的人。大门虽然没有上锁,但却是关着的。

张顺停在乡政府门口,朝里边看了两眼,忍不住笑了笑,却并没有太在意。反正他回来也不是想去乡政府。

说实话,虽然当初他在上寨乡这个乡政府里住了三年,但其实对于乡政府,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他的感情,都用在了上寨乡的老百姓身上!

在乡政府门前发了一会儿呆,张顺笑了笑,一加油门朝着陶家庄的方向去了。

陶家庄,还是陶家庄!

一边骑着摩托,张顺忍不住呵呵笑了。

在上寨乡呆了三年,他第一个打交道的村子就是陶家庄,打交道最多的村子,也是陶家庄。

当初为了陶家庄的鱼塘,他几乎在这里住了半年,对村里老百姓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比小河村都丝毫不差!

陶敬迁和陶敬鹏,这兄弟两个他也非常喜欢。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能这么为了村民着想的村干部,已经不多了。

固然陶家庄是一个团结的大家族,但这么多年下来,也是有近有远。很多人之间,虽然姓着同一个姓氏,但却早已经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了。

其他的村就算不是一个大家族,最多也就是两三个家族。而且几个家族世代生活在一起,几百年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再加上村里人又多有通婚,早就已经融为了一体。

可是,那些村里的村干部,有多少是为了村里人着想的?别说不同姓的村里人,就算是同宗同族,不是还时常为了个人利益而内斗吗?

可是陶家庄,却是个例外。

早先的时候,还有陶谦陶老五兄弟的一个小团伙,在村里欺压别的村民,横行霸道。可是,自从陶老五身死,陶谦入狱以后,陶家庄就再也没有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个村子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家,相处和睦。

而陶敬迁和陶敬鹏这两兄弟,一个身为村长,一个身为村支书,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取过什么私人利益,就像两只护着雏鹰的老鹰一样,保护着陶家庄的村民。

这一点,张顺在上寒乡和临川乡,两乡十七个村子里,其他任何一个村都没有看到过!

一路到了陶家庄,第一站自然是村委会。不过,到了村委会,张顺却没有见到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