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课
一口气围着山跑了两圈,已经大半天过去了,太阳都已经下山了。张顺累得大汗淋漓,这才觉得心里舒服了一些。下了山,骑上摩托车回了乡政府。
五天以后,张顺接到了齐浩的电话:成人教育班一切准备就绪,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第一堂课。
这几天来,张顺一直呆在乡政府,没有跟金玲联系过,甚至都没有问她成人教育班的老师是谁,只是通过齐浩向她传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成人教育班的第一堂课的主题,就定为卫生防疫。
既然一切都准备好了,张顺直接决定,第一堂课,就定在三天以后开课。
其实,如果只是讲一堂课,根本没有必要定在三天以后,只要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讲。
不过,成人教育这是件大事,又是庞春光和屈才非常重视的一个项目,所以不能这么草草地开课。第一堂课,怎么也得邀请一下庞春光和屈才吧?可是既然要邀请人家,你总不能说:庞县长(屈书记),五分钟以后我们的成人教育班开第一堂课,你要不要过来听一下?
要真这么说,那就不是邀请了,那简直是找打!
人家庞春光和屈才,怎么说也是一个县长一个县委书记,一天有多少大事要忙活?别说当天,可能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一个星期以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你给人家五分钟的时间,就让人家过来听你的课,那哪是邀请,那分明就是命令啊!
所以,张顺预留出三天的时间来,给庞春光和屈才去安排工作。能挤出时间就来,挤不出时间,那谁也没办法,他们也不能说什么。我这边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总不能让我为了等你,一等等上半个月吧?要是那样的话,这成人教育班是为老百姓办的,还是为你们这些县里领导办的?
挂段齐浩的电话之后,张顺马上赶到了县城,去当面跟庞春光和屈才说这个好消息。
庞春光一听,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开课了,果然非常高兴,马上给屈才打电话,把屈才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三人又商量了好一阵子,才把这件事定下来。
三天以后,县委书记屈才亲自带着县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来到了临川乡,来参加小河村成人教育的第一堂课。
上次图书室的事,因为准备的太过匆忙,没有来得及在图书室第一天开放的时候,请县电视台的人把那副热闹的场面录下来,后来庞春光还为这事后悔了好几天,最后还是请电视台的人补录了一期节目。
不过,因为最开始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去图书室借书的人就少了很多。而且,因为很多人都已经把书拿回了家去看,人自然就更少了。
虽然当时电视台却小河村录节目的时候,齐浩和许志高还专门找了一些托,但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也只找到了那么十几个人。
因此,录制出来的效果,就比第一天差了很多。连张顺看了都觉得不是很满意,就更别说庞春光了。
现在小河村成人教育的第一堂课,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这个宣传的机会了。所以那天张顺去县里给他们报喜的时候,三人就已经商量好了,直接带着电视台的人一起去,省得再错过了这件大新闻。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昨天下午的时候,庞春光接到了市里的电话,让他今天去市里开个会。所以,这第一堂课,他是无缘了,只能让屈才一个人来了。
对于这件事,屈才也是感到特别激动,所以到了临川乡以后,只在乡政府里坐了一会儿,屈才就招呼人往小河村赶。
到了小河村,几辆汽车又被守在村口的几个村民给拦住了。
不过,这些村民又不是傻子,一看张顺从车上下来,然后又跟下来一个抗着录像机的记者,也知道这肯定是来了大人物,因此也不敢真让他们当场量体温。
到是那个记者,似乎是抓住了一次额外地录制新闻的机会,当场请求屈才,并争得屈才的同意,让所有人都下了车,当场量体温,没有问题后再进村。
这一下,可是把几个村民给弄得有点懵了。
屈才是县委书记,虽然平时很少露面,但偶尔也能在新闻上看到。而且,因为这两年来小河村发展的很快,屈才也好,孟永昌也好,庞春光也好,都没少来小河。因此,对于这位大人物,这几个村民还是认得的。
虽然张顺下了命令,可是张顺只是个乡党委书记。乡党委书记下的命令,难道还能管得了县委书记?就种事,就算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管干啊!
不过,屈才倒是表现地很平易近人,笑着从几个村民手里接过了一支体温计,当场就解开衣服扣子,放到了胳肢窝里。
一看屈才第一个主动量了体温,其他人哪能不量?于是纷纷从村民手里接过几支体温计,也量起了体温。
这一行人有十几个,可是村民们准备的体温计,只有五支。他们也想不到,会一下子来这么多的人,而且还非要量体温,所以体温计明显不够。
好在这个记者并不是真的要让大家都量一遍体温,只是走走过场,让他把这件事情录下来,回去之后好作为一个新闻宣传。
当然,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屈才的参与。毕竟他是县委书记,是这一行人中最大的官。要找新闻亮点,也是找他。所以别的人可以不量,但他却一定要量。
一行人装模作样地量了一回体温,然后就进了村。
齐浩和许志高早就等在了村里,等着接待这一行人。见一几辆车朝着村委开会过来,赶紧迎了出去。
成人教育的临时教室定在村委会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就是上次庞春光来视察图书室时候,让许志高准备的那间阅读室。
只不过,一行人进了屋,一下子都傻了。
村委会的房子本来就不是很大,主要的几间房都被占用着,图书室和这间阅读室都是临时清理出来的仓库,平时里边坐上十个人,就已经很挤了。可现在,光县里来的人就有八个,再加上乡里陪着的人,一共十几个人,哪还里坐得下这么多人啊?
看到这间教室,张顺也是直咧嘴。
这他妈哪是搞成人教育啊?这分明是一群闲来没事的农村人坐在一起聊天打屁啊!这么小的一间屋子,搞个毛的成人教育啊!
本来他是对刘浩和许志高寄予了非常高的希望,所以这件事交给他们来办,自己中间都没有过问过。
本来嘛,最大的问题就是找老师和调动乡亲们的积极性,谁会想到,找教室也成了一个问题?
这么一弄,到是有点让人感觉虎头蛇尾了!
看着张顺渐渐沉下来的脸色,屈才倒是并没有太在意,呵呵一笑,大手一挥,直接把上课的教育改到了学校里。
学校里就宽敞多了,每间教室都有六七米宽,**米长。虽然小河村没有那么多学生,但建学校也要按照标准的教室来建。
因为学生少,教室里只有前边的几排桌子,后边一大半都是空着的。
不过,对于今天这个成人教育的课来说,反而正好帮了一个忙。大家只要搬把椅子,往地边一坐就好。如果课桌太多的话,占了大片地方,反而坐不下那么多人了。
即便是这样,县里乡里来的那些领导们往前边一坐,也已经把前边的课桌区全部占满了,后边的老百姓,只能坐上三十来人了。还有很多闻讯而来的老百姓,就只能站在屋子外边听课了。
课程开始很顺利,当李莹这个青春活泼的女老师往讲台上那么一站,原本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很多。
这几年来,李莹跟小河村的村民们也都已经熟悉了起来。
这个善良的女孩子,因为平时住在学校里,晚上和周末没事的时候,就会去村民家里,却辅导自己的学生学习。时间一长,跟那些村民们自然就熟悉了起来。
一此人经常会留她在家里吃饭,她也不客气,也不嫌弃老百姓家里的东西不卫生或不好吃,就大大方方地坐小板凳上,趴在脏兮兮的桌子上吃了起来。
有时候闲下来没事,她还会去帮那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洗衣服,帮他们做家务。
总之,在小河村的老百姓眼里,李莹不是什么成里的大学生,不是什么学校的老师,而是他们孩子,他们的亲人,全村所有人的!
因此,当李莹走上讲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对她露出了善意的微笑。而正是这个微笑,给了原本还有些紧张的李莹一个巨大的鼓励。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张顺根本不知道。
这次成人教育班之所以能这么快准备好,能这么快开始第一堂课,有一多半原因,还是因为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