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非典”暴发(1 / 1)

天生邪少 逆风而动 1759 字 5天前

“非典”暴发

“**”,全称为“**型性肺炎”,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该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昨天的会上,当庞春光一脸严肃地宣布,“**”战争全面打响的时候,张顺不由地打了个哆嗦。

自从到了上寨乡以后,他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看新闻。开始的时候,他是看看报纸,下班后看电视,后来上寨乡配上了电脑,还给他自己专门配了一台,之后张顺就经常在网上浏览新闻。

虽然他没怎么上过学,是个泥腿子出身,全他天生聪明,什么东西触类旁通,一点就通。那段时间,韩素云在乡政府里,他也在乡政府里,整个乡政府就他们两个人住着,吃完晚饭以后闲来无聊,两人也是经常在一起聊聊天,玩玩什么的。

而对于韩素云这个警校毕业的高材生来说,电脑是其必学的东西。所以,张顺就趁着那段时间没事的时候,跟韩素云请教了很多关系于电脑的东西,自然也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

从那之后,张顺上网看新闻的这个良好习惯,就没有丢下。

因为有这个良好的习惯,所以张顺对于“**”并不觉得陌生。

最开始的时候,张顺是报着一种猎奇的心理去看那篇新闻的。因为当时新闻标题上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得了感冒,然后死了。

因为当时“**”的概念还没有被人们提出来,所以新闻上只是说,是得了感冒。

当时看到这篇新闻,张顺就觉得很奇怪。如果说在古代,一场病毒性伤寒就是一次瘟疫,死人也是常有的事。可是在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还能有人因为感冒而死,简直就不敢让人相信。如果得场感冒就死了,那人们还怎么敢相信医院,还不得人人恐慌了啊!

正是报着这样一种批判的心理,张顺打开了那篇贴子浏览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了关于第一例“**”病人的报道,也知道了这是一病非常厉害的病,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个病人就死了。

当时张顺还很不以为然,觉得是那些写新闻的人完全是夸大事实,制造噱头,好吸引人们的***。在他看来,这个人肯定是有什么其他的病,医院里没有检查出来,借机推到了感冒身上。

可是后来,随着这一倒“**”病人的死亡,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了这种病毒,也有越来越多的病人死亡,才渐渐引起了国家医疗部门的注意,之后才提出了“**”的概念。

开始的时候,张顺也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毕竟开始的几例病人,都是发生在南方,跟咱北方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那边死人就死吧,跟咱有什么关系?

于是,从那以后,张顺也没怎么再关注过这件事。

可是,昨天一开会,庞春光突然报出,因为“**”而死亡的人数,已经升到了几十人,同时确认感染“**”的人数,已经查出了几百人,其中一多半都是重病患者。而且,疫情已经扩散到了北方,据说,中山省还发现了一例疑似病例!

一听这个结果,张顺心里也是一惊,这个病,传播得也太快了!从他当时看到的那条新闻贴上了解的情况,从第一例“**”病人的发现,到现在不过才短短半年的时间,居然就已经死了几十个人,数百人感染了!

最关键的是,这种随时会死人的传染病,已经传染到中山省!从这个速度上看,如果处理不善,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传染到河源市,然后是宁远县,然后,很可能就是临川乡了!

难怪庞春光这么兴师动众,下午两点多的时候,突然通知下边各个乡镇的领导们,去县里开会,而且要求人们务必在三点钟之前到县政府集合,迟到者将会受到严重处分!

当时已经快两点半了,给人们的时间,连半个小时都不到了。如果不是因为宁远县不是太大,如果不是因为宁县各个乡镇间都已经修上了城乡公路,如果哪个人正好临时有点什么事的话,可能就真赶不过去了。

一群人风风火火地赶到县政府,彼此见面都是一脸的茫然,相互打听了一下,却是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

而且,这次开会庞春光连点名的时间都省了,直接在会议室门口弄了个签到簿,每个到场的人在簿子上签到,然后三点一到,庞春光直接走到了主席台上,连坐都顾不得,直接站着说了起来。

当时一看庞春光那副样子,张顺就感觉到,这次可能又出什么大事了,不然的话,以庞春光的性格,怎么会连点名都省了?以前的时候,每次开会前,庞春光都会先让自己的秘书点一遍名,对于那些没到的人,先是严厉地批评一顿,显示一下他县长的偎依。

而这次,显然是没时间去显示他县长的威仪了,看来是想等会议结束以后,再去找那些迟到的人算账了!

果然,庞春光一开口,就让下边这些乡镇们齐齐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同志们,‘**’战争已全面打响,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连那些因为庞春光这次的异常行为而交头接耳的人们,也都立刻闭上了嘴。

这些乡政府的官员们,虽然平时基本上都是在村里工作,但并不代表他们跟城市里没有什么接触。相反,因为他们在官场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每天都要看报纸,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了解省内的大事,了解市里或县里的大事。

如果一天不看新闻,一天不了解国家大事,说不定出个什么事,就把自己搭进去了。而且,他们还需要通过了解这些国家大事,来规划自己的官场生涯,要走什么样的路,要依靠哪些,才能青云直上,官越做越大。

对于这些久经官场的老油子来说,虽然他们的官不大,但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却是一点都没有停过。因此,“**”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一听庞春光这句话,张顺心头一动,跟旁边的薛勇对视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担忧的神色。

那一刻,之前的一切不愉快,都被他们抛到了脑后。他们心里都清楚,现在不是计较那些的时候,不管有什么恩怨,都要先放一放,一切都等“**”的事过去之后再说。

会后,庞春光还专门把张顺和薛勇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盯着他们两个问道:“听说你们乡的老师闹事了?”

“嗯。”张顺微微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这么多天来,张顺心里一直都觉得挺奇怪的。临川乡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庞春光和屈才怎么都不闻不问的?难道是等着自己或者薛勇去汇报?

虽然说这种事,一向是民不举官不究,而且庞春光和屈才也没必要主动往这事里参与,毕竟一旦参与到这事里边去,就像是把自己陷到了泥潭里一样,之后一大堆的麻烦,想抽身都抽不出来。

可是,就算不在什么会议上公开说,至少私下里把他们俩叫过去问问,这还是说得过去的吧?作为宁远县的两个一把手,如果宁远县内发生了这种事,他们却不闻不问,怎么也说不过去。

这种完全装糊涂的作法,显然不太符合他们两个的身份,而且也不符合他们的性格。

至于这时张顺才想明白,原来是因为“**”的事,庞春光和屈才根本顾不上去管他们那几个老师的小事。

果然,庞春光下一句话就说:“这些天一直在忙着‘**’的事,也没顾上问你们一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张顺刚要回答,却听薛勇开口道:“庞县长放心吧,已经压下去了。”

嘿!这个老王八蛋!

一听薛勇抢着回话,张顺心里又是一股气。这个老王八蛋,别的本事没有,抢功的能耐到是真不含糊!他这么一开口,庞春光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这件事是他压下去的,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乡政府里,乡长和书记搭档很长时间了,那么不管是谁开口说这句话,也不管乡长和书记的关系怎么样,庞春光都会觉得,这件事肯定是两人一起办的。

可是临川乡不一样,张顺刚刚调回来,才一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连乡里的事情都了解不清,哪有精力和能力去管事?

再加上薛勇这一抢着开口,不管是谁听了,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这件事是他压下去,都是他的功劳,跟张顺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心里生气,但张顺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反正也不是什么大功劳,他要抢就让他去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