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统计与国际接轨
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失业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经济问题,但严重程度有多大,即失业率是多少,却众说纷纭。Www.Pinwenba.Com 吧国内媒体报道的城市人口失业率低的为1.9%,高者达4%,而世界银行估算出的城市人口失业率为10%左右。到底哪一个数字接近现实呢?这就先要了解什么是失业,以及经济学家如何计算失业率。
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给失业者下的定义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正在找工作但仍没有工作的人。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一定义进行了具体化。例如,美国把一定年龄范围界定为16~65岁,属于失业的人口包括:第一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找工作,连续4周未找到者;企业临时辞退,但并未解职,随时等待召回,但一周未领到工资者;被企业解聘或自愿离职者。我国失业率的计算结果不同恐怕首先是对失业者的界定不同。例如,美国的第一种失业者在我国称为待业,第二种失业者称为下岗,都未计入失业之内,只有第三种人才作为失业。这样算出的结果当然与世界银行会有相当大差别。
在根据失业的定义计算失业率时,还涉及对人口的分类。在全部总人口中属于工作年龄内的人口称为工作年龄人口,它与总人口之比称为人口—工作年龄人口比,表明一国的成年人有多少。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有一些人并不是劳动力,这部分人是没有劳动能力或不愿意工作者。例如,不能劳动的残疾人、在监狱服刑的人、全日制学校的学生、愿意从事家务活动不参加社会工作的家庭妇女等。这些人称为不在劳动力者。工作年龄人口中减去不在劳动力者是劳动力。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分为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之比。
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字例子来说明这些关系。假定一国总人口为1亿人,其中16~65岁者为8000万人,即工作年龄人口为8000万人,人口—工作年龄人口比为0.8。在这8000万人中,假设不在劳动力者为2000万人,即劳动力为6000万人,劳动力参工率为0.75。在劳动力中就业人口为5400万人,失业人口为600万人,失业率就是l0%。
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失业率并不难计算,但实际上,在各国统计失业率都是一件困难的事。这就在于如何界定失业者并不容易。首先,在有工作能力和愿望的人中有一些人由于寻找工作屡找屡败,已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这些人被称为丧失信心的工人。他们放弃找工作而被作为退出劳动力队伍,不作为失业者,但实际他们只要能找到工作仍然愿意工作。不把这些人作为失业者缩小了实际失业人数。
其次,部分时间工作者(打零工者)并不算在失业者之内,但他们也希望得到并在寻找全职工作。不把这部分人计入失业者,也缩小了实际失业人数。
最后,算入失业者的人中有些实际上从事地下经济的工作,或者本不想工作,登记为失业仅仅是为了得到失业津贴,这又扩大了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估算对了解一国宏观经济状况、制定经济政策都是十分重要的。各国都确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了7个失业率统计标准。u1为长期失业率,失业人数指失业在13周以上的人;u2为失去工作的失业率,失业人数指所有失去工作(无论什么原因)的人;u3为成人失业率,失业人数指25周以上失去工作的人;u4为全职工作失业率,失业人数指没有并正在寻找全职工作的人;u5为通常的失业率,失业人数指符合国际劳工局三个条件的人;u6指包括一半部分工作者的失业率,失业人数要包括二分之一目前从事部分时间工作的人;u7指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的失业率,失业人数中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在这七种失业率中,u1最低,u7最高,两者差额在10%左右。u5为一般所说的失业率。这不同的失业率有助于政府更全面地了解经济中的失业状况并采取相应对策。
此外,各国还统计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失业率。这就是说,可以按劳动者年龄、性别、种族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把劳动分为不同群体来计算各个群体的失业率。这有助于了解失业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寻找失业的原因,制定降低失业的政策。例如,美国失业率最高的群体是黑人中低文化的青年妇女,降低这些人的失业率对减少失业至关重要。因此,在就业法中规定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在就业政策中免费向这些人提供职业培训就是重要的。
自然失业率是指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当经济中消灭了周期性失业,而所有失业都为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自然失业时,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确定自然失业率对判断一个经济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极为重要。
回到我们开头所提到的问题。我国失业统计中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界定劳动者、就业者与失业者,没有一套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也缺乏定期地收集资料的科学统计方法。看来在失业统计上还要与国际接轨。这也是我国加入WTO所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