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邪记(2)
第二天,陆虚子重整道冠,换上干净衣裳,来到董振家。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那老儿接入,奉上清茶。问:“今天什么风把仙师吹来了?”
陆虚子说:“只是来看望老丈,顺带和老丈聊聊。”说着,从布褡里取出一些新鲜的果子来,“昨日新摘了一些果子,今日一早拿来与老丈下茶。”
董翁捡起一只果子,说:“甚好,甚好,这时节,那来的这样新鲜的果子,真是个稀罕之物。”把个果子左瞧瞧,右瞧瞧,赞叹不已。
陆虚子说:“老丈莫要赞叹,这个对我们道家而言,这也是平常之事。便是寒冬腊月,要吃新鲜的果子又有何妨?对于我们道家不算难事。我有一道友,神通广大,莫说这果子,就是琼浆玉液,要是弄来,也是极易的事。”
“你那道友何在,有机会请来一叙。”
“我那道友,除法术之外,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其是在音乐方面,更是出神入化,端是一个好人才也。”
“我们山野村民,不似你们修行之人,会得许多。我们只知闹得个三餐皆饱,便是大的造化了。惭愧,惭愧。”
陆虚子说:“不然,不然。可我那道友十分仰慕你家女儿,特地托我前来提亲,你若应允了,得到的可不是一般的荣华富贵。”
“出家之人怎可如此,快莫说,快莫说。再说我就要焦燥了!”
“老丈莫要急燥。出家人又怎么了,有许多出家人是讨亲的。你家女儿喜欢吹箫,我那道友喜欢弹琴,他们如果能在一起,到时琴瑟相和,如鱼得水,岂不更好?”
老翁有点心动,问:“你那道友青春几何?家在何方?”
“年纪只是和我一般上下,家居赤霞洞府,神仙一般的住处。”其实申元子已三百多岁了,陆虚子怕说出他的年龄,老丈会识破它们是妖,所以就说和自己一般大的年纪,想搪塞过去。
那知那董翁不听则已,一听火冒三丈。骂道:“你这老贼,好不晓事!我这如花似玉般的女儿,怎能嫁你这样大的年纪之人?怎的这样丧心病狂,不知廉耻!”拂袖而去,边走边骂:“你这老贼,快快滚开,不然,我用锹柄打断你的狗腿!”那老媪听后,也在旁边夹七夹八地骂个不止。
陆虚子自知无趣,讪讪地走出董家。告申元子道:“事情不济,那董老丈赚你年纪大了,不肯将女儿相与。害得我遭人辱骂,险些招打。”
申元子道:“劳烦道兄了,道兄休要见怪。至于他答不答应,这个并不打紧,我自有办法。”
过了几天,那翠玉正在房中写写画画,忽然闻到一阵很轻快的笛声。推开窗子一看,只见篱笆墙外有个很小、很小的弥猴,坐在一棵树上,吹着横笛。那韵律翠玉似乎从来没有听过,袅袅忽忽,情情切切,动人心弦。翠玉不觉来到屋外,又惊讶又欣喜地看着这个可爱的小猴吹奏。看见翠玉来前,小猴忽前忽后地绕着翠玉转圈,就像是恋着她身子一般。翠玉以手招它,它仿佛很听话一样,跪在她的脚下吹一回,忽而又略略闪开去,像是等翠玉来追。翠玉笑着呼它,它又跑得远了些,等翠玉赶上来。
就这样一直到了篱墙的外边,等翠玉近身时,那小猴陡然长大,一把将翠玉抱在怀里,向山里飞奔而去。此情此景刚好被董翁看见,夫妻俩跟在后面大声呼号,也没有丝毫办法,那猴顷刻之间就没有了影子了。
不说老夫妻二人在家哭天抹泪,疑心是陆虚子所为,可又不知他在何处,空自无可奈何。却说那女儿在妖邪的背上,只听见风声呼呼,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程。不多时,到了一个所在:但见溪水淙淙,云蒸雾罩,绿叶成荫。那猴大喝一声,树木扶疏的枝桠两边散开,出现一个洞府来。
进了洞,那猴变化成一个人,道髫高耸,须发皆白,童颜精睛。申元子摄了翠玉,放入洞中。翠玉哭哭啼啼,三魂去了二魄,满脸茫茫然,一时也没了主张。原来洞中已有四个妇人,看来是已被摄入洞中很久,都来劝翠玉。四位妇人道:“你休要啼哭,既被摄入此间,断无再出去之理,伤心只会伤身,无甚益处。”翠玉也不回答,只顾着哭。那申元子移过案几,放上笔砚纸书,搬过一把琴来。但见那琴:
楚匠铙巧思,秦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值千金。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会教《魔女弄》,不动是弹心。
申元子说:“小仙和娘子有缘,特请娘子来洞中共弹一曲,高山谢流水,以慰平生。”可翠玉那有心思再听他的演奏,不等弹完,哀告道:“奴家不想听曲,只想早点回家,乞大仙放过小女子,便是千般恩德。”申元子说:“好容易请得仙女来,正欲作成夫妻,何谈回家之事?莫要如此说话,晚上还要和娘子同床共枕哩。”
“我不要同床共枕,让我先死了罢!”便一头朝洞壁撞去。
申元子使出个法术拦住,心想:“这样一个才女,我是真的为她动了凡心。如果逼急了,她要是一心一意寻死,如何有那么多的闲心去管她,她若死了,世上便少了一个美貌多才之女,那不是可惜了。不如暂时缓上一缓,让人劝劝她,也许她回心转意了,再那个也不迟。”也觉得无甚意思,就撤了琴,唤过那几个先来的妇人道:“你们好好地劝解一下新娘子,好歹也要她回心了。”
寻几个妇人劝了几天,翠玉只是不从。一个妇人道:“我被摄入洞中三年了,起先无时无刻不思念家人,自觉愁苦不止。可天长日久,老道亦等我不错,与些仙桃仙酒,说是吃了长生不老。想想也就随顺了他。”
翠玉骂道:“你就随顺了他也罢,那是你的事,你休来劝我!若是强迫了我,我宁愿一头碰死,也不能让那老贼污了身子。”千老贼,万老贼地骂,被申元子听得不耐烦,大怒道:“这贱妇好不知抬举,若要死也容易,罚她赤脚蓬头,去山下担水,去山上砍柴。”就这样,一日复一日,翠玉就在山中担水砍柴,累死累活。欲一个寻个死处,又想起家中父母来,不禁止了寻死的心思,无奈何,泪如雨下,呜咽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