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错射狐(3)(1 / 1)

射狐 王征桦 1025 字 5天前

错射狐(3)

别看朱重八年龄尚幼,他跟在那个小和尚后面,走进寺庙大门时,已是举止不凡,不慌不乱。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当进入第四道门时,他看见一个身披袈裟的老僧,正闭目打坐。老僧法相庄严,气度不凡。朱重八合掌跪下:

“弟子蒙云游大德教化指引,赐名云龙,特来宝刹,参见长老。”

“前日祖师托梦,说你要来,你真的来了?”

“祖师?祖师是谁?”小重八有点茫茫然。

“不该你问的,你就不要问。我问你,你真的来了?”

“回长老,我真的来了。”

“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吧,先去后院扫地、打水去吧。”重八注意到那个老僧并没有张开眼睛。

小师父看了看愕然在那儿的朱重八,说:“快谢谢方丈”。

“谢谢方丈。”朱重八说。

朱重八,也就是皇觉寺的小僧云龙,这才联想起那天在雨中跌倒的老和尚,却是皇觉寺的祖师。原来那天是神仙特地来救他的!好在自己有一念之仁,不然定会葬身土崖之下!不觉庆幸自已竟然有这样的缘份,能遇上神仙。想着想着,不由得偷偷地笑了。就这样,朱重八在寺院里扫地打水,一年半载后开始了每日僧事功课、跑香、排班、打坐、出坡、经行的练习,然后再跟着师兄们习武,到了晚上则跟着一个叫高彬的俗家弟子读书识字。五年过去了,一晃行脚僧云龙已经二十多岁了,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郭子兴、孙德崖的大军开进了濠州城,刚刚驻扎下来,几天后,元朝的将军彻不里花便追踪而来,将濠州城团团围住。官军将寺里的和尚杀的杀,赶的赶,并将寺院作为大营,彻不里花在寺内升起了大帐。

兵匪走马灯似的变幻着。

就在大队元军进驻城西皇觉寺之前,长老方丈送给云龙一副轻弓,三只箭,一只箭壶。说:“你该走了,现在佛门亦非清静之地了,这个送给你,一为防身,二为好在乱世中建功立业。”

长老说:“记我三句话:遇胡不射,遇马而喜,遇鸡而明。”

云龙谨记下来,再拜,方才辞去。望着彻不里花的大旗以及簇拥前行的卫士,小行脚僧云龙心生感慨:“英雄当如此,不枉为人一世”。

感慨归感慨,羡慕归羡慕,痛恨还是痛恨,由于痛恨蒙古人,之后小行脚僧云龙改名为朱元璋。朱元璋就是“诛灭元朝的璋”之意。而长老的三句话,以后也尽皆应验了:胡,狐狸也;马,是指朱元璋的马皇后,鸡,则是指后来的刘基刘伯温。言归正传,现在还是将小行脚僧云龙改称为朱元璋吧。离开皇觉寺后,烟雨蒙蒙,山关迢迢,朱元璋也不知自己要去那里,只得再等机缘。只是一路上化缘乞讨,受尽千辛万苦。但见兵火过后,村野百姓,俱潜避远方,绝无人烟,行人亦甚稀少。一天,看看天色将晚,朱元璋了望四周,竟然没有一处人家。只是远远的,一棵古树下,隐隐约约地有一座庙宇。

朱元璋以手加额道:“好了,只要有庙宇,今晚就幸有安身之处了!”匆匆忙忙,赶到跟前一看,只见蛛网纵横,窗棂倒地,一片狼籍。正值农历七月十五,月光如水,照着荒芜的庭院,满目凄凉。他解下行囊,在伽蓝殿的一角,倒头便睡。却好奇怪,由于行路劳累,前些日子,朱元璋只要一倒下去,便是呼呼大睡,而今天却不然,翻来履去,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

一更时分,朱元璋忽然听见似有一男一女在谈笑,时而浪谑,时而娇嗔,像是在打情骂俏。这荒山野岭,为何有人来?南方的七月半,正是鬼节,相传这一天,各式各样的鬼都要出来串门的,就像人过年一样。朱元璋胆大,他想,要是遇上鬼,正好将它除去,也免得它们在人间作怪。他悄悄地爬将起来,结束停当,带上箭,又悄悄地走来看个究竟,借着月光,看出那谈笑的原来不是人,也不是鬼,却是两只野狐,坐在一棵古树枝上,搂搂抱抱,对着月亮,十分亲热。

“原来是这二个孽畜作怪!斩妖除魔,是我佛门中人的本份,且教孽畜吃我一箭。”看那朱元璋从箭壶中抽出一只箭,晃了晃,瞄准其中较大的一只,拉满弓,“着!”一箭射去。那二狐正沉浸在温柔乡中,那里提防得有人暗算!等听到弓弦响时,箭头早到,已来不及闪躲。只听得“哎呀”一声,不偏不倚,那只大狐背上早中一箭,翻身倒下树来。利箭穿胸,摔得个血肉模糊!真是:可怜修行百年,一朝魂归故乡!

这时,树上的另一只狐,尖叫一声,跳下树来,抱起受伤的大狐,眼露仇恨之光,死死地盯着朱元璋。朱元璋不慌不忙,手挽金弓,又从箭壶里抽出第二只箭,那狐恐惧,放开四足,嗥叫着逃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