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1 / 1)

折戟 丐殿殿主 2009 字 5天前

宛城郡守府邸,张绣正在与贾诩胡车儿几人畅饮。Www.Pinwenba.Com 吧如今城外依稀可见敌军军容不整,据说已经死了数百匹战马,贾诩所献的计策已经起了效果,由不得张绣不高兴。

张绣举起酒杯,对贾诩大为赞赏道:“先生妙计,如今他们已处于劣势,全赖先生相助,此杯绣敬先生!”说完一饮而尽。

贾诩淡淡一笑,缓缓道:“敌军众,我军寡,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就须得出奇谋,以巧取胜,此乃用兵之道也。如今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老夫断了他们水源,相信战马以及士兵都无法坚持几天,待到敌军疲惫不堪之时,将军便可出城投诚。一则可获重用,二则不至于使他们太过难堪,得罪同僚。”

张绣的心情十分畅快,如今对于贾诩所说几乎是言听计从,当下点了点头。

贾诩的两策互为辅助,可谓十分完美。所用的用疲兵之计使对方丧失锐气,整夜处于惊慌之中,不得安枕。随后趁敌不备,绕至敌后,暗中挖掘水道,将井水之中的水源取断。然而这还永远不够,淯水虽然是河水,但是稍微过滤煮沸后还是可以用作饮水的,故而贾诩兴夜派遣身手矫捷之人奔至淯水上游,放下毒药,如此一来,淯水之水便可望而不可及了,落败只是早晚而已。

炎热的夏季对于士兵来说是一次极为严重的考验,闷热难耐的炎热天气使千策军挥汗如雨,身穿盔甲便犹如置身蒸笼里,再加上水源被断,紧靠着身上剩下的一点水源,很多士兵已经饥渴难耐,仅仅一天,便有大片的千策军倒下。

贾诩接连而来的毒计让郭嘉有些无奈,听从高顺之言,让他带领三千军队沿着淯水下游,翻过山岭,到深山水涧取水。然而贾诩早已料到,令胡车儿率军在山岭的险要之处埋伏,若有敌军,尽数灭之。

一场恶战,高顺临时应对,幸亏指挥得当,损失了一千人马后成功逃回,但是一点清水也未取到。

大帐里郭嘉负手而立,本就略显病态的脸因为缺水而更加苍白,嘴唇干燥。大将徐荣正忧心忡忡地向郭嘉禀告:“祭酒,战马至今已经损失了数百匹了,许多战马草料也不再吃,长此下去,将损失惨重啊。”

“不知士兵情况如何?”

“刚才统计,大概有数千人缺水而亡,晚上人数增加得更加严重。祭酒若是无对策,不如暂且退兵,待酷暑过后再来征讨宛城不迟,相信主公不会怪罪的。”徐荣犹豫了一下,握拳禀道。

郭嘉轻摇了摇头,道:“将军不用着急,目前情况虽然出乎我意料,然而并未至绝境之时,胜负尚未可知。何况此次是嘉初次替主公出征,若是失败而回,恐再无颜面见主公。”

说完微微用唾液润湿了下嘴唇,话锋一转道:“更何况如今挖掘的地道已经接连至宛城城下,只差数里之遥,岂可就此罢兵。我有一事交付徐将军,不知可还有力气去做?”

徐荣上前一步,大声道:“一命而已,有何惜哉,祭酒但请吩咐。”

郭嘉微微一笑,道:“将军放心,不是危险之事。将军在大营四周插上长达数十米的木桩,须得将全营覆盖,使敌军不知虚实,黄昏之前务必完成。”

“诺!”徐荣领命而出。待徐荣走后,郭嘉对一旁的高顺道:“留五千士兵守营,其余士兵黄昏之时,徐徐退至淯水河边,于边上休整,次日鱼肚白之时返回。所睡之地,多择有从草之处,令三军将士将头盔取下,五人或是十人一组,以兵器搭建架子,将头盔置于兵器架下,如此一来,第二天必有清水可饮。”

高顺诧异道:“如此便可有水?”

郭嘉缓缓点了点头,耐心解释道:“夏季炎热,夜间多有露水,兵器多是铁器,乃是冷凝之物,水遇之必会凝结,得水反手之间。”

“祭酒神算,末将这就去安排。”高顺一脸喜色,躬身一礼后大步而出。

徐荣听从郭嘉之令,挑选了几千体力保存较好的士兵,找来巨木,顶着烈日的暴晒,在太阳底下敞胸露腹,大汗淋漓地钉起木桩,又牵来白布,将大营周边笼罩起来,头顶没有遮盖,几千人忙至黄昏,幸不辱命地完成了郭嘉下达的任务,都累得精疲力竭,力气全无。

这边张绣派出的探子见到如此情况,连忙入城来报知张绣,这次就连贾诩也不知敌军的用意何在,只是贾诩隐隐感到了此事有些蹊跷,让张绣夜间扰营小心行事。夜晚,张绣仍旧一如从前,派出一军由胡车儿来到郭嘉营前敲锣打鼓。胡车儿领军在大营外每个些时候便敲打锣鼓,摇旗呐喊,浑然不知晓郭嘉的大军早不在此,营内只有几千士兵而已。胡车儿谨记张绣吩咐,只是袭扰而不袭营,以防有诈,大约三更天时候,胡车儿看了一眼天色,估摸着差不多了,便领军回宛城复命。

这边大军悄然退兵至淯水河边,随后各人寻找地方休息,将身上的头盔兵器取下,按照上面的吩咐,十几把兵器放在一起,搭成倒三角锥形架,绑在长矛上,每柄兵器下放置一个头盔。众人虽然不知道上面之意,但是命令的绝对服从,都为多想便睡觉了。

没有敌人锣鼓声的干扰,大军都睡得十分舒适,以至于第二天天微微亮之时,众人醒来闻着早晨的清新之气,都觉得恢复了些力气。这时一名早起的士兵似是发现了宝藏一般,一边兴奋地乱跳,一边举着手里的头盔,大声吼叫道:“有水了!有水了!”

顿时清静的早晨被打破,一些熟睡的士兵纷纷被惊醒,去拿自己的头盔,只见每个人手里的头盔差不多都已经盛满了清水,兵架上的兵器还有着水滴在缓缓地滴落。

大军的士气立即如虹,纷纷跪地兴奋地齐声道:“祭酒神人!”每个人的心里都认为郭嘉是上天派来相助秦羽的仙人,心里对于郭嘉愈发尊敬的同时,对于秦羽的忠心不由得又重了几分。

......

如此五天后,当天晚上罕见地不见月亮,夜间风声阵阵。胡车儿领着军队又来大营数里外,进行着最后一次的袭扰,听他家主公之言,明天便会举城而降。想到这儿胡车儿顿觉无趣,打战至现在眼见胜负已分,却反而要投诚敌军,胡车儿心里只觉得憋屈,但是张绣的命令他不得不听。

眼见三更已过,胡车儿寻思着,主公只叫他扰营,可没说不准袭击敌人营帐。他倒要进去看看,这大布遮掩之下里面的敌军已经不堪到哪种样子了。

狼牙棒一挥,带领数千人马飞快接近大营,胡车儿张弓搭箭,两箭齐发,将立于营门前德尔两名岗哨击毙,大吼一声,几千人冲进了敌营。

胡车儿一把将一座营帐掀开,咧嘴笑着一把掀开被单,顿时傻眼了,只见冷冰冰的被子下哪里有半分人影。胡车儿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的智商虽然不够,但是也知中了敌人埋伏。当即快步走出大营,大声吼道:“有埋伏,迅速撤离!”

话音刚落,大营四周锣鼓声响起,呐喊之声此起彼伏,密密麻麻的穿着整齐的千策军蜂拥而出,数千弓箭手排列数排,对准胡车儿,将胡车儿的三千军队团团围住。

与此同时,在宛城西城一处较为僻静的角落,周边只有数十户人家。大地忽然震动了起来,只见地面下似乎有东西在滚动。某一刻,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几米的地洞被破开,钻出一名名千策军,眨眼间周围便有几十个地洞,更多的千策军向外爬出,警惕着四周,消失在迷离的夜色之中。

此时张绣的府邸烛火通明,张绣和贾诩坐在一起饮酒。明天便是投降之日,张绣微微有些感伤,或许以后再也不能与贾诩走得亲近了。贾诩也有些感伤,毕竟张绣一直礼遇自己有佳,待自己若父。但是张绣毕竟只是守城之主,不是自己要辅佐的对象,何况自己年事已高,若是再不寻求出路,那自己便会如常人一般,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

贾诩捋须笑道:“将军不必感伤,以后虽然不能似如今这样,但是闲暇之时,小饮一番倒是无妨。以后与将军共事,希望相处愉快。”

张绣大喜,以后还会一起共事,那依贾诩的意思,是要同自己一起投诚秦羽了。想到这儿,张绣倒满酒后,笑道:“是绣矫情了,这些年来,多谢先生一直不弃,相助绣守住宛城,割据一方。以后先生旦有差遣之处,绣定当竭力去办。”

“不必客气,本是老夫分内之事。”贾诩举杯淡淡答道。

二人正说话间,忽然外面响起一片吵闹之声。张绣眉头拧成一团,大为不悦,正要呵斥下人问个明白,门‘嘭’地一声被推开,一队队千策军迅速占了进来,将两人围住。

张绣腾地起身,将贾诩护卫在身后,怒视众人,贾诩苦笑一声,起身对张绣道:“将军放弃抵抗吧,这一战,我们输了。”

“嘉在城外辛苦对付二位的部下,二位却是好闲情逸致,偷闲在此饮酒。”郭嘉身穿甲胄笑着走了进来,后面徐荣高顺等大将手持兵器,警惕着四周。

郭嘉说话间走至桌前,倒满一杯,闻了闻眼睛一亮,仰头一饮而尽,随即淡笑着望向被张绣护在身后的贾诩。

贾诩轻叹一声,示意张绣不要轻举妄动,走出前来,长作一礼道:“鬼才果然名不虚传,老夫输得心服。”

郭嘉抿了抿嘴,笑道:“先生挥手之间出计,在下破先生之计可是颇费周折,却是先生胜我多矣。如今我已兵临府邸,不知先生以及张将军打算如何?”

“无他,举兵而投。”

郭嘉起身大笑,对于贾诩一时间颇有好感,或许这是因为两人都喜用奇的缘故,棋逢对手,让郭嘉深感痛快。郭嘉望向张绣,微微笑道:“我家主公帐下正缺良将贤才,将军何不趁势而归,施展抱负,成就功名?”

张绣微微一抱拳道:“绣正有此意,愿归降豫州牧,誓死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