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 / 1)

折戟 丐殿殿主 2245 字 5天前

徐州城外,已是被密密麻麻的曹军围困得水泄不通,离徐州城池十里扎下营寨,曹操答应给对方两天时间考虑。Www.Pinwenba.Com 吧

数千营寨在空旷的地上立起,绵延几十里,旌旗招展,甚为壮观。在中军大营外,警着一根高高的旗杆,高约五丈,一面写着“曹”字的大旗在高空迎风呼啸。

军营四周都布有长矛倒刺,蒺藜遍布,眺望塔上一个个巡哨兵警惕着望着四方。地面上,一队队鲜着冷冽盔甲的士兵来回穿梭,紧密有序,头上均带着白色布条,蔓延着一股悲哀的氛围,然而每个士兵的眼里,都闪烁着嗜血的火焰,寒冷逼仄。

中军大帐内,曹操正和谋士们商议对策。荀彧程昱留在兖州,此次随行的有荀攸、戏忠、刘晔、满宠、吕虔等人。

帐中荀攸穿着一件儒衫,头戴着官帽,他微笑着用一根木杆指着地图对众人说道:“众位都知道,徐州乃中原重地,得之可纵横南北,收复中原必取之地。此次我方兵力五万,徐州之内估计可用之兵不过一万,且操练懈怠,战力不高。谋划得当,几日便可拿下。一旦徐州拿下,主公扫平中原之期不远矣。”

说完对着此曹操作了个揖,曹操凤眼渐眯,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公达之言大善。陶谦此人懦弱无能,却把持徐州之地,也不怕闪了那把老骨头。只是不知他能请到几处援兵?”

“主公无忧。袁绍生性多疑,主公又有天子诏书送至,以他性子,必定会迟疑几天,如此便够了。袁术此人爱贪小利,我所虑者,乃是幽州公孙瓒与荆州刘表。主公啊,文若传来消息,说近日吕布八千铁骑有些异动,我担心兖州有失,还是早作准备。”戏忠接下话来,说道。

曹操摇头笑道:“吕布匹夫耳,好勇无谋,不足为虑。我只要几天,必可攻下徐州,到时候回师便是。你等下去准备,后天日出时分攻城。”

众人作揖告退,曹操叫来一份羹肴,在桌案上吃了起来,正吃到一半,忽然门外有人一把掀起营帐门帘,大步走了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主公,有敌人冲入我军,是城内陶谦的援兵。”

曹操放下汤匙,平静道:“可看清是哪只人马?”

“共两支人马,兵不过一万,是蓟县的刘备与小沛之兵。”

“想那雄霸一方的袁绍,荆州的刘表都不敢派兵救援,刘备几千兵马也敢来援,岂不可笑。传令下去,围剿他们。”说完继续吃起汤来,悠然自在。

“诺。”许褚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曹操的西北大营此时一片混乱,只见一支几千左右的人马杀进了曹军之中,高举一杆蓝色金子大旗,上书一个“秦”字,曹军蜂拥而上,但为首大将丝毫不惧,单枪匹马的在军中冲杀,杀得曹军人仰马翻,所过之处,不是吓得抱头鼠窜,就是血涌身死。

校尉李典恼火万分,“他娘的什么人,速去打探,单枪匹马,如此凶猛?”

“冲阵的是何人?”

“我乃常山赵子龙!”一声长啸远远传来,俨如蛟龙出海。

阳光之下,一名白袍银将从远处疾冲而来,手中银枪不断飞舞,胯下白马高俊神勇,气势如龙,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哼,贼将休得猖狂,看我夏侯惇拿你。”夏侯惇头戴鹰棱盔,身穿钢盔,倒提七尺大刀,直奔赵云而去,数步外一声大喝。

赵云一枪刺死向自己杀来的一名小兵,向夏侯惇迎了上去。顷刻间两马相交,赵云手中长枪一转,一道闪电,直刺夏侯惇。夏侯惇大声一吼,长刀离地,迎面向赵云劈去,刀式凌厉,疾如狡兔。赵云银枪一挑,将长刀挑开,枪却并不停留,借着白马的冲力,向夏侯惇脸面直刺过去。

夏侯惇一刀劈空,眼见长枪犹如蛇一般向自己袭来,大惊,连忙向后躺去,大刀贴在脸面上,疾冲而过。

这时候数十名曹军一拥而上,长矛一起刺向赵云,前后左右,将他团团包围。战云一声长喝,战马疾奔,手中长枪飞舞,如梨花翩飞一般,顷刻之间便被杀得七零八落,血流满地。又两名士兵从正面一起冲向赵云,赵云长枪倒提,一纵白马,白马通灵,前蹄飞扬,一个越身,从两人头上越过,赵云抓住时机,反手银枪,穿透了两人的咽喉。

曹操此时已经率领着几名谋士在高处眺望,看见赵云如入无人之境,感慨的对左右道:“真是员虎将啊,不想世间还有人其勇不下吕布啊。”

“李典来也,看我手中长枪。”李典骑着战马往赵云这边冲杀过来。夏侯惇见此,手执长刀,一拍战马,往赵云杀去。赵云眼见两人走近,眼里满是冷意,凝神屏息,寻找时机,忽的斜刺里又冲出一人,口中大叫:“于禁来也。”三人不过旬刻之间就已临近赵云,手中兵器直向赵云。

赵云银枪一个横扫,身子左右摇摆,险象环生般躲过了这一记。不等几人反应过来,赵云从武艺最低的李典身边疾冲而过,在这电闪火花的片刻,手中长枪一甩,枪头向他难后狠狠砸去,李典在马上只觉后面劲风袭来,心中一阵胆寒,凭着武将多年经验,毫不犹豫的把枪往后一背,“当”一声刺耳的碰撞声,枪头重重砸在李典的枪杆上,李典经不住如此大的冲击,虎口崩裂,长枪脱手而出,鹰棱盔被吹飞,头发散乱下来,像街上乞讨的疯子。

李典大叫一声,一口鲜红的血从口中吐出,心里胆寒,猛抽战马,往阵营逃去。

赵云见李典已经不见踪影,放下追赶的心思,转而全力对敌夏侯惇与于禁两人。两人都使出全力攻击赵云,十几回合后体力渐渐不支,忽然大营里有号角声响起,夏侯惇两人松了口气,对望一眼,猛地抽打战马,在士兵的掩护下奔回大营去。士兵们不敢追赶,自动让出一条道路,赵云当即长枪一挥,带领手下赶至城门下。

早在曹营混乱时候,就有徐州军士报知陶谦。陶谦知道这是援兵到了,当即风风火火的登上城头,赵云在曹营左冲右突的场景一丝不少的落入在陶谦眼中,心里甚是欣喜。在城墙凹处,颤巍巍的大声问道:“城下的是哪路人马?”

赵云令三军停下,拍马上前,微微拱手,朗声答道:“末将赵云,奉我家太守之命,特来助州牧一臂之力。”

“原来是子龙啊,稍等片刻。我这就令人打开城门。”,陶谦欣慰地捋着白须,对左右令道,“速速打开城门,放赵云进来。”

自有军士下城楼打开城门,放赵云等人进城。前后不过盏灯时间,刘备等人也冲破曹营,来到徐州。陶谦听说刘备到来,亲领文武众官出城相迎,虚言了几句,执手共入城中。

徐州府衙内,陶谦高坐上首,台下文武分坐两旁,酒香肉鲜,众人觥筹交错。陶谦待左右斟满一蛊后,举蛊遥望刘备道:“想我陶谦一生自认为公正廉洁,勤政爱民,晚年却要遭受此难。那袁绍等人,我与之交好,不想临难之时都藏首观望,想坐收渔利。倒是玄德你,不顾个人安危,前来搭救我这行将就木的老头子,来,请满饮此蛊。”

“陶公一生为民,更是先帝仰仗之重臣,便是我大汉的支柱,救你便是救我大汉啊。曹操奸贼,图谋徐州想要称霸天下,刘备虽然微小,但既为皇室宗亲,便是粉身碎骨,也义不容辞。”刘备起身,肃容道。

陶谦捋须大笑,道:“好,玄德啊,待曹操退兵,老夫自会重谢。”

“多谢州牧。”刘备诚恳的谢道。心里却想,陶谦此人也不可小觑啊,若是拒绝好意,恐怕难以相信,必会以为自己在图谋徐州。

过了一会儿,众人喝酒正酣,陶谦对左右说了几句,顷刻陶谦起身,拿着一个盒子,走近刘备,打开一看,正是徐州牧官印。陶谦执手,就要递给刘备。刘备惶恐,欠身道:“陶公此举何意?”

陶谦道:“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玄德乃汉室宗亲,且英雄少年,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万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言明此事。”

赵云眉目一闪,把玩着酒杯,心里暗惊,陶谦居然想要将徐州交给刘备。刘备一惊,手中竹筷抖落在地,离席拜伏在地,道:“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两县之长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来此相助陶公绵薄之力。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刘备旦有此意,天理不容!”

陶谦笑眯眯,颤抖地说道:“我是诚心诚意,想要交付与你的,还请不要推辞。”

“万万不可,还望收回州印,否则备立马离去。”刘备推辞道。

两人你推我辞,相持不下,旁边糜竺笑呵呵的拿起酒杯走至两人面前,打圆场道:“近曹操兵临城下,徐州危在旦夕。不如先商议退敌之策,待曹操退兵之后,再做打算,如何?”

众人在旁边也都劝道,陶谦这才罢手,众人欢庆,直至深夜。

次日,陶谦邀请赵云刘备等人商议破敌对策。

刘备指着地图道:“曹操想要攻占徐州,只要徐州坚守,军民一心,非旬日之功可破。陶公可下诏,将城中器匠集中,多打造守城器具。然后加紧修筑防御工事。曹操军中粮草定然不足,我猜不过半月左右,到时候联合孔太守等人,曹操必然退兵,则保下徐州,不难。”

陶谦点头道,“眼下恐怕也只能如此了,我这便去着人安排。”

“此策岂不耗时耗日,若是曹操就近搜刮粮草,又当如何?我有一计,可破曹操。”忽然背后一人大声道。

众人看去,只见那人身长七尺有余,剑眉美扬,模样俊朗,一身青袍,显得十分优雅。此人名叫陈登,任典农校尉,机敏高爽,博览群书,胸中自有韬略,素有大志。

陶谦道:“元龙有何计策,快些道于我等。”

见众人都凝聚在自己身上,陈登俨然自若,丝毫不见惶恐,刘备心里起了一丝尊敬。陈登微微一笑,道:“对敌之时,用计不外乎奇谋正策。今敌军几倍于我,正策为妥,自是良策。然则并非上上之策。我观今日天象,今晚难有月亮,且有大风,正好劫营,说不定可一举活捉曹操,如此岂不退兵了吗?”

刘备道:“曹操极善用兵,且手下有荀攸戏忠之流,想要劫营不易,不知劫粮草如何?”

陈登摇头,笑道:“但凡用兵之人,都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想曹操在此必定安排了重兵把守。不过劫营之事,安排妥当,曹操料想不到,我方如此少的人马,却敢去劫他营寨,成功倒是容易一些。依我之见,可安排几路人马,各处接应,玄德公可领本部人马二更前去劫营,子龙将军三更再去,如此半个时辰后,再发信城外,让玄德公二弟关羽领兵马接应。纵是失败,也可全身而退。”

众人思索了一会儿,都道此举可行,刘备笑道:“元龙果然妙计无双,如此便依计而行,我再修书一封,送至曹操,陈明厉害,以惑其心,再添三分胜算。”

定计之后,众人各自退下安排去了,等待着夜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