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1 / 1)

折戟 丐殿殿主 2473 字 5天前

马超骑着乌骓马率领一万军队火速朝后方赶去,不出三十里就远远望见前方尘土飞扬,声雷滚滚,大地震动,数不尽的人影铺天盖地而来。Www.Pinwenba.Com 吧马超顿时勒住战马,下令大军铺展开来,列队迎敌。

马超看着越来越逼近的军队,眼里闪现了一丝凝重,敌军必是一支不弱于自己这边的精兵,若是想要减少损失而胜,只有先斩敌军主将。想到这儿,手中长枪不禁握紧了几分,双眼紧盯着远方。

不多时一支身着蓝色盔甲,头顶蓝色翎羽的军队便出现在眼前,也摆开阵势。当先一将,身着一身银白色甲胄,外面披一件白色锦袍,头戴赤金盘螭璎珞巾,项上系一根五彩刻丝石青飘带,坐下白龙马,手提长枪,眼神犀利而有神采。

马超从小生在西凉,那里盛行武风,以武艺高低排名地位。马超酷爱习武,天资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一身武艺冠绝西凉,几乎无人能敌,羌人称为“天威将军”。

虽然如今才十七岁,但是一双虎目如炬,对于武将有着天生的敏感。他一眼就看出来将武艺高超,英气逼人。

这无疑使他有种看见猎物般的欣喜,毕竟要遇上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十分难得。当即眼睛一亮,喜悦从心而生,提马飞出,拿枪喝道:“来将何人?”

“我乃常山赵子龙,你是何人?”

赵云领兵一万先行,秦羽与徐荣点兵随后,押解粮草等物。不想刚临近长安便有军队来阻,难道马腾他们已经被打败逃走了么,赵云心里划过一丝疑惑。

虽然对方年纪不大,小自己几岁,可是赵云从来都不小瞧敌将,也不惧怕何人。更何况这员小将武艺怕是不弱,听得来将问话,纵马提枪飞出阵前,目光凌厉地看着来将。

马超想要一较高下的心猛然涌起,催马直取赵云,大笑道:“若能敌得过我十个回合,我便答你!”

赵云脸色如常,眼神锐利地看着来将,拿起长枪就迎了上去,他要用自己手中的长枪消灭来将的气焰。转眼两马飞近,赵云长枪一摆,分心一枪刺去。

这一枪快如闪电,干净利落,不带丝毫拖沓之感。长枪犹如长了眼睛一般,在马超面前一抖,顿时变化成数只枪影,将马超的要害部位锁住,取命旦夕之间。

马超见此,欣喜异常,“来得好!”手中长枪一舞,竟准确无比地抵住了赵云的枪尖,两个枪尖碰撞,“呲呲”擦碰出火花,两人猛一使力,后劲使得两人的战马后退了十几步,身子都有些摇晃。

两人勒住马匹,互相打量着对方,眼中战意昂然,全身的细胞犹如火一般升腾,那隐藏的力量似是要爆发,不泄不畅快一般。

马超暴喝一声,道:“再来!”

赵云冷笑一声,策马疾奔,长枪幻化数道枪影,刺向马超。马超不退反进,握住长枪三寸处,舞得密不透风,迎了上去。

不料赵云的枪此时犹如沾了胶水一般,将马超的长枪黏住,摆脱不开。赵云手腕一转,长枪像蛇一般随着马超的枪身向上爬去,“噗”的一声,长枪刺中了马超的左肩,鲜血四溅。

马超并未催马后退,反而大吼一声,握紧长枪,以枪为棍,砸向赵云,空气刮起一阵冷风。赵云见摆开已然来不及,只好连忙收回长枪,双手握住长枪两边,举枪架了上去。

“碰”沉闷的声音响起,长枪砸在了赵云的枪身上,赵云眉头微皱,因为两膀有些吃痛,自己还是小瞧了马超的力气。两马交错之时,赵云力喝一声,将马超的长枪摆脱,反手一枪,刺向马超。

马超心生警觉,连忙侧身伏马,枪身从马超身边穿过。战马跑出几里,又马蹄四扬,飞了回来。两人再战,斗志昂扬,转眼三十回合已过。马超年小,即使武艺再高,力气此时也已经有些接不上来了。

但是马超哪里会甘心认输,憋住气力,又来战赵云。就在离两马相交还有十几步远的时候,马超却取出马背上的弓箭,对着赵云就是一箭射去。呼啸之声响起,赵云一枪准确无误地挑落了箭矢。

也就在挑落的这一刻,马超抓住机会,长枪斜刺赵云。赵云吼喝一声,用右臂夹住长枪,同时长枪也刺向马超。马超无奈,只得用同样的方法夹住长枪。战马嘶鸣,不断前奔,两人使劲夹住,此时马超脸已胀得通红。

“住手!”就在两人打得难舍难分之际,一声怒吼之声响起。

两人怔住,继而各自怒哼一声,赵云听得声音,当即放开夹住的长枪,策马奔回自己的阵营,挺枪而立。马超收住想要奔跑的战马,向声音处望去。

只见来人一身蓝色盔甲,头顶蓝色翎羽,外系白色长袍,坐下乌黑骏马,手提长枪。面容清秀,眼神清幽深邃,般若星辰,器宇轩昂。比起自己,却是多了一份灵秀贵气。

马超挺枪纵马,大声问道:“你是何人?”

秦羽策马缓缓走出,军队自动分开,让开一条道路,赵云持枪给随在左右,紧紧抿着嘴唇,眼神冷冽暗含杀气。

秦羽看了马超一眼,皱眉问道:“我乃平敌侯秦羽,你又是何人?”

马超见秦羽便是那大破十万匈奴的小沛太守,不禁又打量了几分,脸上傲气可是丝毫未减,马超相信,若是自己领兵,照样可以打出一样的成绩,不过没有机会罢了。

浓墨般眉毛一掀,傲然道:“我乃西凉太守马腾之子,马超是也。你不守住自己的疆土,来长安作甚?”

原来是马腾的儿子,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本事,果真虎父无犬子。看来,马腾还并未撤出长安,兴许还能有几分胜算,这样想着,嘴角不禁微掀起一个角度,留有余味而满足。轻笑一声,“听闻马太守兴大义,为国除贼,特来相助。”

马超眉毛不禁轻扬了几分,用不确定的眼神打量着秦羽一行人,脑海中暗自计较着。

“秦羽是真心相助,还望不要猜疑!”秦羽见马超半天不答话,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马超收起长枪,略微一笑,“为安全起见,不知侯爷可敢只领几百亲卫随我一起去见我父亲?”

秦羽淡笑道:“我之心天地可鉴,纵是一人前往,又有何不可。就依将军之言便是。”便点了四百血狱,让赵云统领大军,便和马超一起策马疾驰回马腾军营来。

秦羽见得马腾韩遂,简单说明来意,马腾等人自是大喜,虽然营中粮草拮据,但还是杀了牛羊款待。

中军大寨,马腾大帅营中。

秦羽等几人按剑围绕在桌案前,案上摆着一幅地图,马腾韩遂脸上写满了忧虑。

马腾一脸愁容地指着长安四处城门,眼含焦虑,“紫辰请看,郭汜等人在城门四处布有重兵,守城器具十分充足。每隔三个时辰便换班一次,明哨暗岗布置有序。而我军相持几月,久攻不下,士气大跌,如今粮草也将吃尽。长此下去,不出一月,我军必败啊。”

秦羽淡淡一笑,“太守不必担心,羽此次前来,带来了粮草数万石,足够大军数月之用。”

马腾大喜,“哈哈,紫辰真是来得及时啊,如此,粮草之事解决。余下之事,便是如何破城了。”

韩遂也是一笑,眼含深意道:“长安身为一国之都,高大坚固,攻守之事必非寻常。我等需寻求一个计策,诱敌出来,方可有胜算。”

马腾击掌一笑,欢喜地在帐中踱步到:“不错,若是能将敌军赚出城外,以我军势力,足可一鼓拿下,清君侧便在旦夕之间。只是以何策能让敌中计出城呢?”

闻言几人都不禁沉默了下来,在帐中背负着双手,走来走去,或缓或急,脑袋高速地运转着。

倏尔灵光一闪,秦羽止住了要迈出去的步伐,按住剑柄,笑道:“太守,羽已经思得一计,还请两位参详,看看可否?”

随即将所想计策如此如此说与几人听,马腾几人听后,大喜,纷纷称赞。又商量了一会儿,确定计策无甚遗漏,便定下计较。

当天夜晚,一队约莫五万左右的军队悄然地离开了营寨大门,同时大营之中,搭起了帐篷无数,灯火通明。就在大军离去半个时辰,长安城内李傕郭汜等人也得知消息,连忙聚拢兵将商议。

长安大司马府,幽冷的烛光闪烁着阴冷的光芒,一如此时李傕郭汜等人的脸,看不出温暖颜色。

两人高坐上位,下面张济樊稠分坐两边首位,余下却是将军等将领,贾诩却是坐在了李傕旁略微边一点。

李傕冰冷地脸划过一丝阴冷,“刚刚探马得报,马腾竟分兵五万离营而去,营寨却多了几千顶帐篷,不知何时又多了人马?”

张济思索了一会儿道:“恐怕多立营寨,却是瞒我等耳目,以策应五万军队周全。”

李傕目光一闪,转而问贾诩,尽量轻声道:“不知尚书大人有何高见?”

贾诩轻拢衣袖,起身微微欠身行了一礼,羽扇轻摇,悠然地似不食人间烟火般,“骠骑将军所言极是。那多出营寨必定空虚,如今马腾大营只剩下五万兵马。”

郭汜忍不住道:“如此时刻,马腾却分兵五万,不知意欲何为?”

贾诩轻笑,淡淡道:“呵呵,如今粮草将尽。听闻平敌侯领军两万前来助阵,想来应是带来了大军粮草。十几万大军的供给,那侯爷还真是大方啊。”

樊稠听得,急声说道:“若是让马腾获得粮草,则长安境况堪危啊。还望司马早作决断。“后一句却是对着李傕郭汜两人说的。

李傕起先也是一慌,却见贾诩自在神清,随即掩饰住心慌,不动深色地望向贾诩,“还请尚书献策助我等破敌。”

贾诩羽扇轻摇,“将军不妨将计就计。来日分兵两路,一路以后将军、骠骑将军领兵五万,多置弓箭,迎战马腾大营,以作中计之状,探听虚实;一路以右将军为主帅,领军三万,前去截获敌军粮草,伏兵于骊山清河两侧。将军谨慎而有谋,必能成功。到时以大胜之势两路夹击,则马腾兵马必破。”

李傕思索一番,目光冷光寒气逼人,一锤定音道:“就依尚书大人之言。诸位各自下去准备,然后点兵出发吧。”

“诺!”

第二天,长安城城门大开,郭汜张济领兵五万,下十里扎寨,与马腾军队相持。与此同时,一支约莫两三万的军队在樊稠的带领下,马蹄尽踏,震响大地,迅速离开了长安,赶往临淄。

临淄的骊山森林茂密,高大的山脉雄浑深远,峻峭异常,山峰凌厉。骊山下的清河潺潺流动,蜿蜒崎岖,清冷的月光不断地在水面上跳跃着,随着河水东流去。

赵云紧紧抿着嘴唇,目光清冷,疾驰的风声在耳边不断呼呼作响,他不断地抽打马背,纵马飞驰。马超身着盔甲,同样地快速抽打着战马,眼神孤傲,一边疾驰一边不时地瞟向赵云,不肯落下丝毫下风。

他们的后面是长长的不下五万的军队,人人都冷峻异常,严肃地跟着大军行走,毫无半分抱怨。

他们的时间很紧张,必须在天亮之前赶至骊山,然后布置粮草,安排作战计划。秦羽所带来的粮草的确是藏在临淄骊山附近,而他们的主要任务也是要安全押回粮草,其次歼灭前来劫持的敌军。

赵云已经探得消息,敌军最多只有两天的时间便会赶到,所以,他必须在天亮之前赶至那里,作下布置。

天色大亮之时,赵云大军终于赶到了骊山。骊山中间,是一条约莫宽一里的河谷,长达三十余里,两边是悬崖峭壁,挺立笔直,似要穿插云霄。峭壁上布满了各种杂草藤蔓,还有一些干枯掉落的叶子、扯断的枝桠散落在各处。

阳光照射不进来,让这条走道显得有些阴森压抑。五万大军默默地在道路中穿梭着,步伐整齐有力,战马踏踏声响,不时惊起谷中不知名的飞鸟走禽。

终于四五个时辰后,大军出了谷道,前面是平坦宽广的草地,阳光照着身子,增添了一丝温暖。赵云令人到离谷口五里的一处山坳处将粮草马车取出。一队队人马使劲地扛着一袋袋粮草,朝马车走去,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