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1)

折戟 丐殿殿主 1606 字 5天前

且说文丑率领兵马来到磐河,驻扎在桥东,公孙瓒大军扎在桥西。Www.Pinwenba.Com 吧文丑急于杀灭敌军,于是令麴义安排营寨事务,自己却领五千兵马来到桥上搦战。公孙瓒闻听,点兵五千,出营接战。

公孙瓒立马桥上,挺六尺长槊,见对方那人身高八尺,提枪跨马,威风凛凛,容貌不凡。环顾左右道:“此是何人?”

有认识之人答道:“此是袁绍上将文丑!”

公孙瓒心里微微凝重,出马大叫道:“你主背义之徒,今不敢来见我乎?”

文丑策马立在桥边,指公孙瓒道:“韩馥无才,愿让冀州给我主,与你何干?”

公孙瓒道:“昔日你家主公仁义布于四海,推为盟主;而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你不识忠义,甘为走狗,你不羞耻立于此地耶?”

文丑大怒,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见文丑杀来,倒拿大槊,就在桥上跟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率军乘势追赶。公孙瓒逃入阵中,文丑豪气大笑,飞马提枪径入中军,往来冲突,人头满天飞舞,似是人头不就不该长在头上一般,轻而易举便被拿去。

公孙瓒看着几千兵马无一人能敌文丑,自己士兵被杀得丢盔弃甲,大怒。派遣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文丑一脸蔑视,只一枪便刺一将下马,三将惊惧,勒马急退。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公孙瓒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

公孙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忽然座骑前蹄有失,公孙瓒料想不到,来不及应对,翻身落于坡下。

文丑捡得机会,急捻枪来刺。就在此之际,忽见山坡上一个将领,凤目圆睁,蚕眉直竖,飞马持青龙偃月刀,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向那人,却是关羽,晓得他武艺,心里顿时安心不少,驻马观战。

关羽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这时文丑见公孙瓒部下率领救军到,而这人自己一时也拿不下,只好荡开一枪,拨转马头,急速退走了。

公孙瓒下坡来见关羽,谢过一番,便一同赶往营寨去整顿兵马了。

......

又过几日,袁绍领兵马到了,夸赞了一番文丑,文丑心里感动,当即建议出兵,一举拿下公孙瓒,袁绍同意,出兵战公孙瓒。公孙瓒将军马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马五千余匹,大半皆是白马。因公孙瓒曾与羌人战,尽选白马为先锋,号为白马将军;羌人但见白马便走,因此白马极多。

袁绍看着微微一笑,转头对众人道:“如此阵型,欺我惧他军威耶?”笑过几声,令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引马步军数万,于后接应。公孙瓒遣大将严纲为先锋。自领中军,立马桥上,傍竖大红圈金线帅字旗于马前。

麴义冀州平原人,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只有八百,号为先登。麴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严纲鼓噪呐喊,直取麴义。

麴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严纲方知中计,连忙退回,麴义冷笑一声,拍马舞刀,一刀斩于马下,公孙瓒军大败。

左右两军,想要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袁绍军齐头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领八百先登之士先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公孙瓒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

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后军闯出一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挺矛直刺麴义,正是张飞。两人交战不数合,麴义不敌,转马飞退。张飞杀得兴起,怎肯放手,一骑马飞入袁绍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袁绍本在高出观望战事,见麴义冲破公孙瓒军队,笑道对众人道:“麴义勇武,大展我军威风,韩馥懦弱无能,不识人才啊!”众人都纷纷恭维。

忽的见前方大军阵型乱起,袁绍派遣士兵前去打探。探马来报:“敌人有一将领,将麴义将军杀败,正在我军阵中冲杀!”

袁绍想不到公孙瓒手下有何将领,问道:“可看清是何人,多少人马?”

那人答道:“看不确切,似是刘备之弟,只有单身一骑。”

袁绍急道:“刘备之弟勇猛过人,麴义恐怖是敌手,快让文丑颜良前去助战!”

那人点头应命,翻身上马,纵马飞去。张飞在敌人军中杀得好不欢喜,只是手下没有匹敌将领,渐渐也就觉得没甚意思。又是一矛刺死几个士兵,张飞勒马便要回去。

忽然一声大叫之声响起“敌将休得猖狂!”,张飞看去,当先两员将领,气势不凡,正是颜良文丑。张飞心里喜道终于来了几个够看的人了,执着丈八蛇矛,便来战颜良两人。三人丁字型厮杀,战三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四十回合过后,张飞体力有些不支,渐渐败下阵来,颜良文丑见着,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擒杀张飞。

便在这时,公孙瓒听得张飞神勇,率领兵马与刘备关羽杀回。颜良文丑不敌,败走,公孙瓒领兵掩杀,袁绍军队大败。

袁绍领军与公孙瓒且战且走,相退十里才止住阵势,而后紧守营寨,谋士郭图献计:“公孙瓒冒然领军前来,粮草定然准备不当,我军坚守不出,相持几月,他必然退去,若是天时利于我们,还可杀公孙瓒一阵。”

袁绍采纳郭图计谋,紧闭营寨,任由公孙瓒谩骂,就是不出,两军相拒月余,有人来长安报知董卓。

......

李儒对董卓笑道:“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现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和解。二人感念岳父恩德,必归顺岳父矣。”

董卓道:“善。”于是派遣使节来到袁绍公孙瓒那里说和。封袁绍为冀州牧,公孙瓒为都亭侯。公孙瓒于是和袁绍罢兵修和。公孙瓒见刘备几人在此战出力颇多,又想到自己同为师兄弟,当好好结交,于是将蓟县又让给刘备,刘备大喜,而后两人告别,刘备引军去蓟县,派关羽屯驻平原。

袁绍的弟弟袁术在南阳,闻袁绍新得冀州,派遣手下来求马千匹。袁绍心里窃不耻,拒绝了袁术。袁术心里愤怒,想起原先在京都之时,便尽抢自己的威风,更是愤恨。

又遣使往荆州,向刘表借粮二十万,刘表也不给。袁术怒极,密遣人持自己书信给孙坚,让他伐刘表。孙坚答应了,差遣黄盖先来江边安排战船,多装军器粮草,大船装载战马,找机会兴师。江中细作探知,来报刘表。

刘表大惊,急聚文武将士商议。蒯良道:“不必忧虑。可令黄祖部领江夏之兵为前驱,主公率荆襄之众为援。孙坚跨江涉湖而来,怎可匹敌我军?”

刘表应允,令黄祖准备大军,随后便起大军。却说孙坚拜别众人,领军出征,长子孙策想要跟随,孙坚答应,同登一舟,杀奔樊城而来。

两军对阵,各展所长,孙坚中剻良诱敌之计,中石、箭,脑浆迸流,所率几百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一代枭雄就此没落。孙策回到汉水,才知道自己父亲已死,伤心欲绝。

第二天按下心中怨恨,派遣使者用黄祖换回,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领军居住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董卓闻听孙坚已死,大为高兴,少了一个劲敌,借天子诏书,下旨厚葬孙坚,安抚孙策节哀,令孙策袭承父位。而后董卓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却不知自己已经身处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