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1)(1 / 1)

第二十三回(1)

韩明火烧城门楼刘瓒智擒贝应夔话说方腊同圆觉大师以及陆行儿等众将正在进行寿昌大捷的庆功宴,小喽啰来报说庞万春到来,方腊让快请。Www.Pinwenba.Com 吧庞万春来到宴席前,方腊一把拉着庞万春坐在自己身边。

此时,方腊一边是庞万春,一边是陆行儿,圆觉大师对席。方腊先给庞万春端了一碗酒,道:“先喝一碗解解渴。”庞万春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方腊又问:“其他几位弟兄呢?”庞万春道:“在后边就来,这次我天元军有添一员虎将。”方腊问道:“噢!太好了!”接下来,庞万春把攻打遂安县的过程向方腊讲述了一遍。

原来,庞万春同刘瓒、李玉龙、庞玉娘、韩明等四人领命去攻打遂安县,本打算让韩明先行进城,到时里应外合,破他城池较为容易。谁知天元军攻破青溪、睦州后,遂安知县李元慎非常精明,他知道青溪、睦州失陷后,遂安必将成为方腊宴席上的一盘菜。所以他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一面呈文两浙路,一面做好本县防卫。

遂安县有三个都头,其中一人唤作贝应夔,本是落第武举,擅使双钩,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因他口吃结巴,性格粗鲁,只能屈居县里一个都头。

李元慎将县丞、县尉,以及三个都头都召集到县衙,然后把防御方案给他们讲了一遍。此方案道:县丞和一个都头守东门,这里面临武强溪,如果方腊军从水路来,东门就是正前沿。

需要严加防守,所以由他二人把守;南门和西门被直接攻打的可能性较小,所以由县尉守南门,另一个都头守西门。如果方腊军从旱路而来,北门应是主战场,而且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李元慎和贝应夔二人守北门,领兵从正面迎敌。

如果方腊军从西门或南门攻城,李元慎还可领兵接应。此方案,李元慎自觉得很满意。于是,每个城门分了五十个土兵和公人,另外,再从老百姓中挑些青壮年,每个城门再分五十人。这样,每个城门可有一百余人把守。他与桐庐知县蔡文看法一致,知道一个小县城兵力有限,所以也令各门只许死守,不许出战,唯恐有失,只等两浙路派兵来救。

还真叫李元慎猜对了。庞万春和刘瓒、李玉龙、庞玉娘、韩明几个都是旱鸭子,他们带兵从帮源峒走陆路而来。当韩明先行来到县城北门口,准备进城时,吊桥高高拉起,城门紧闭,无法进去。

他又向西门、南门、东门饶了一圈,都已关闭。他只好回到军中,把此情况告诉了庞万春。庞万春道:“看来只有硬攻了。但是你还得想办法进城去,如果用云梯爬城,伤亡肯定很大。

如果你能进到城里配合一下,会减少很多伤亡。”刘瓒也来激将道:“凭着你的拿手戏,进城去应该不成问题,只是看你愿不愿想办法啦。”韩明道:“那好,你们攻你们的城,我想法进城去。只是消息咋传出来?”

庞万春道:“这样吧,东门是武强溪,咱没有水军,就不去攻它啦,只在武强溪下游和上游派些人埋伏下来。如果知县李元慎从东门逃出,必将沿溪而行,则将其活捉。西门和南门是旱路,李玉龙带五百人去围他南门,玉娘带五百人去围他西门,这三处都有我们的人,你在里面有什么消息,随意哪个城门,你把消息写在纸上,用箭射到我们的阵地上均可。我叫玉龙和玉娘注意城上消息就是了。”

韩明道:“今天是腊月二十二,今夜我进城去,明日白天,我把情况搞清楚,明晚戌时传消息出来,请各门注意。”庞万春道:“好,你放心前去。”

且说韩明领命出来,寻思着如何进城去。他绕着护城河向西门转过去,到了西门,没有可入城的地方。

他接着绕向南门,到了南门,依然没有下脚处。他急出了一身汗。他想:若天黑还找不到进城的地方,那就糟了。他只好又转向东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武强溪和护城河交汇的地方,长着许多柳树,这些柳树勾肩搭背,从河里一直绵延到护城河里,韩明见此大喜。

心想有办法了。此时离天黑还早,他寻思着先把肚子填饱,黄昏时好行动。

花开千朵,各表一枝。再说庞万春令李玉龙和庞玉娘各领五百人马,转向西门和南门去迄,自己和刘瓒带领二千主力来到北门外。把队伍排列在离护城河一箭之地,立住阵脚,然后朝城上搦战。天元军到城外的消息,李元慎早已知晓。

此时他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天元军将士,心想,看你们有何能耐攻我城。

这边刘瓒原是睦州统制官,与李元慎相熟,于是出阵来,向李元慎喊道:“元慎,宋朝气数已尽,天元圣公顺天意,吊民伐罪,深得民意,百姓积极踊跃参军,一月以内发展到数万人。现今睦州已克,两浙路派兵弹压,蔡遵、颜坦不堪一击,死于非命,遂安弹丸小城,死守无益,徒伤百姓。两浙路再要征剿,谁还敢来?如援军无望,何如早降?请你为满城百姓着想,献城投降,我保你还坐遂安,如何?”

一席话,李元慎不寒而栗,低头不语。谁知他身后的都头贝应夔却憋不住了,说道:“听他巧舌如簧,要打就打,干嘛不说话呀?”

他又朝城下喊道:“你那球入的,敢与老爷战三百合么?”刘瓒一听这话,知道他是一个莽汉,想杀一杀他的威风,好叫那李元慎知道厉害,于是对着贝应夔喊道:“你下来,爷爷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贝应夔听得说,提了双钩就要下城楼,被李元慎拉住道:“我们兵少,即便赢他,也占不了便宜。”贝应夔道:“杀了他,给他点颜色瞧瞧,别以为遂安没人。如果杀了他,你让兵士们跟着我冲过去,打乱他阵脚。也好让他死了心早退兵。”说完,自顾自跑下城去,李元慎没拦住。

贝应夔跑到城门楼下,跨上他的白龙马,让守门的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就冲了出去。李元慎没办法,只好让几十个土兵给他压阵,并在城上擂起了战鼓。

且说刘瓒看见贝应夔出了城门,冲过吊桥而来,也提枪纵马迎了过去。两马相交,兵器碰撞,“唰啦啦”一声刺耳的响声,令城上城下的人都浑身打了个激灵。接下来钩来枪去,混战在一起。

两个斗到八十余合,不分胜败。刘瓒寻思道:“这个莽夫,倒有手段,我不可轻敌。”那边贝应夔也思忖:“怪不得口出狂言,原来有些本事,怎生赢他?”此时,两人已战有一个多时辰,天都快要黑了。庞万春和李元慎都怕有失,同时鸣金。刘瓒道:“明日再捉拿于你。”贝应夔道:“你准备好棺材,明日拿你祭钩。”而后各自回营。

刘瓒回营后,对庞万春道:“这个夯货手段不在我下,我看不可力敌,只可智取。”然后他对着庞万春耳语了片刻,庞万春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庞万春说道:“好,我派人去准备一下,明日依计而行。”

次日晨时,庞万春又带着人马来到北门外,朝城上搦战。李元慎与贝应夔又来到城门楼上,见天元军人马已布好阵,李元慎对贝应夔道:“贼人狡猾,请将军小心为是。”

贝应夔见李元慎称他将军,心里美滋滋地道:“此番前去,定要拿住那厮。昨日见他枪法已乱,正要拿他,不料老公祖鸣了金,只好休战。”贝应夔结束停当,朝城门楼下喊道:“你那厮等着,爷爷就来。”说着跑下城楼,跨上白龙马,执双钩在手,城上开了城门,放下吊桥,贝应夔打马冲了出去,百十个土兵依然站在城门两边压阵。

却说贝应夔冲过吊桥,这边刘瓒也提枪上马,跑了过去,两马相交,各逞本领,抖擞精神,愈战愈勇。大约斗了五十回合,刘瓒卖了个破绽,故作不敌,拨回马朝西门方向而走,贝应夔一看刘瓒败了,拍马追来,刘瓒走了有三四十丈远,向北有个峡谷,刘瓒钻了进去,贝应夔见他钻了进去,笑道:“看你还往哪跑,那是个死胡同。”

也跟了进来,只走了有五六丈模样,坡上有人哈哈大笑,随着笑声,两边绊马索、绕钩一起上,贝应夔的白龙马已被掀翻在地,贝应夔跌下马来,被冲上来的天元军兵士摁住,捆了个结实。

贝应夔被缚后,被带到了北门外阵前,刘瓒朝城上喊道:“李元慎,你的大将被俘,还不投降,更待何时?”李元慎看见贝应夔被执,捶胸顿足,大叫道:“我没有拦住贝将军,为贼所算。”

但是要他投降,他还是有顾虑,一则虽然失了一将,但城墙还坚,看你还有什么办法攻城;二则两浙路不能看着方腊做大,甚或还有朝廷,不能坐视不管。三则投降贼人又有什么出路。有此三个原因,所以李元慎还想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