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1)(1 / 1)

第二十二回(1)

陆行儿夜袭寿昌县邓元觉破解推背图话说司行方领兵攻下桐庐,凯旋而归。Www.Pinwenba.Com 吧当返回快到睦州时,从前军传来话说,有一个将军在睦州等他,但是他想不出是谁。司行方继续前行,当他来到睦州东门时,一个骑着瓜黄马,手提大刀的人迎面而来。

那人道:“司都监水淹桐庐,凯旋而归,石宝在此恭候多时了。”司行方道:“哎呀,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石兄。快快快,城里叙话。”两人并辔而行。来到州衙,他令人摆下酒席,请厉天佑、金节、崔彧作陪。

席间,二人互相询问了上次衢州别后情景。接着,司行方问:“石兄此次前来,莫非辞官改换门庭,投靠天元圣公?”石宝笑道:“你说呢?”司行方道:“我想石兄会过来的。”石宝道:“上次见面,我就给你说过,那个官我是做不长的,这不,天元圣公一起事,我外甥就先来了,他给我写封信,说天元圣公如何英明神武,如何招贤纳士,又有天书,大旗一竖,天下响应。我哥哥石生估计也已收到天元圣公的‘告天下万民书’,不久也会来到。所以我就先来了。”

司行方道:“好,这回咱们可以常在一起了。”一边吃饭,司行方又把此次水淹桐庐的事给石宝说了一遍,接着他无奈的说道:“此次水淹桐庐,伤了不少百姓,不知此事是否会给天元军带来负面影响?”

石宝道:“我听说,你的善后事做的不错,不少百姓还送子参军?”司行方道:“知情的人都会理解,但恐怕会给官府留下话柄。所以我是尽量想挽回影响。”是日晚,他们在睦州住了一晚,次日返回帮源峒。

天元圣公方腊在帮源洞摆下宴席为石宝接风,方腊高兴地说:“方腊何德何能,没想到天下英雄如此看好!”石宝道:“你就是东南老百姓的主心骨!有了你,老百姓就有指望啦。”方腊道:“石将军的到来,是我天元军的福气!”方腊和石宝相互客套了一番,不须赘言。而后方腊让汤逢士给石宝安排住处,自此石宝成了天元军一员大将不提。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陆行儿与方杰、薛斗南、晁中、茅迪四人,带领三千人马去取寿昌。路上,陆行儿对方杰等道:“我们如果大张旗鼓去打,大军走不到寿昌,他县里早已知晓,待他有了准备,紧闭四门,城上都派兵把守,我们再去硬攻,将会难度很大,会牺牲更多的人。

依我看,大军停在青溪上寿昌溪口,由方杰兄弟带领原地休整,我和薛斗南、茅迪、晁中三个弟兄各带二十人,趁他县里不防备,杂在百姓中先行入城,然后方杰兄弟于今天夜里再带领大军悄悄赶到城北门。

明天黄昏时候,咱们里应外合,破他城池易如反掌。”方杰道:“陆兄此计甚好,省去好大力气。”薛斗南三人也都十分赞成。于是,陆行儿、薛斗南、晁中、茅迪四人,去那军中各挑二十名精壮军士,打扮成行商模样,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小车,把兵器都藏在担子里和车子上,散开来向寿昌城行来。天黑之前,趁城门未闭,赶早都进了城。

进城以后,各找客店安歇。陆行儿把薛斗南、晁中、茅迪招到一起,逐个做了分派。他道:“明日夜间,薛斗南和晁中两位哥哥,带着你们的四十个人,潜到北门附近,等到一更以后,一人到城门楼上防火,另一人在城下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我和茅迪兄弟带领四十人去打他县衙,捉他县令。”分派完毕,四人分头去了。

再说方杰带领着剩下的两千余人,在寿昌溪口停下就地休息。天黑前,他让军士们饱餐一顿,天擦黑,队伍向寿昌县出发,不到子时,就到了寿昌北门。他号令队伍在一里以外原地休息,不准暴漏目标。自己同几个小校徒步到北门外一处高地上观察地形。只见北门外隐隐约约有护城河,吊桥已被拉起。

次早,陆行儿派一小校随着出城的人流来到北门外,他知道天元军队伍就在不远处。于是他很快就找到了方杰,向方杰传达了陆行儿的计划。一白天,方杰让队伍隐蔽休息。

又到了黄昏时分,晁中和薛斗南与他们所带的四十个人,纷纷从担子和车子上取出短兵器,慢慢地向北门靠近。薛斗南和晁中远远地停住了脚步。他们看到城门楼上和城门口并没有几个人,还像往常一样,几个守门的把吊桥拉起,然后关上城门,就到门房里歇息去了。薛斗南对晁中道:“看样子城中还不知道我们今天要来攻打此城,守备较为空虚。

待会儿我带几个人去城门楼上点火,你带几个人把城门打开,放下吊桥,把方杰迎进来。”晁中道:“好,你要小心,如果吊桥的绳索在上头,你把它解开放下。”薛斗南点了点头,两人暂时分开。

再说陆行儿和茅迪,住在离县衙不远的客店里,这里透过窗户就可以看见县衙的大门,观察县衙的动静十分方便。其他军士都住在相距不远的客店。他们在客店里歇息到黄昏时分,军士们陆陆续续都来到陆行儿和茅迪的住处。在此之前,陆行儿曾上到客店的房顶上向县衙里张望了几次,发现县衙里的人出出进进,莫非他们得到了天元军攻打县城的消息?但县衙里人数不多,打县衙没有太大的阻力。或许他们得到攻打县城的消息,却不知道我们已到了他的大门口。

却说这寿昌县令姓汪名国清,为人阴险狡诈,为了自己能够高升,喜欢攀龙附凤,对老百姓却横征暴敛,凶狠异常。为了讨好朱勔和刘文远,在征调花石纲时,非常卖力,不管百姓死活,让那些如狼似虎的狗腿衙役下去,强行征缴,如有不顺,对百姓非打即骂,寿昌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汪国清和原睦州知府刘文远还是儿女亲家,平常互相勾结,抑制官吏,残害百姓,寿昌上上下下没有不恨他的。此次刘文远被司行方杀死,惊醒了他,他感觉十分恐惧,觉得不敢太过分了,否则刘文远的下场就是他的榜样。

却说今天有个押司,姓花,从城北一带办完公事回来,不经意地看见有许多头勒红巾的兵在城北一里以外坐地休息,他知道这是天元军的人马。前一阵子天元军打下青溪,后又攻下睦州,在息坑又打败了两浙路的两个兵马都监蔡遵、颜坦。睦州的几个县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种情况下,城外来了这么多兵,分明是要来攻打寿昌。于是他装着什么也没看到,匆匆忙忙赶回县衙向汪国清报告。

汪国清听了花押司的汇报,吓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回不过神来。他知道自己这个弹丸小城,凭着一两百土兵和公人那里守得住。还是花押司清醒,问道:“咱们也得安排一下。要不咱把城献了。”

汪国清这才回过神来,“嗯、嗯”了半天才道:“什么?什么?献城?不行不行。”他知道,像他民愤这样大的人,投了天元军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况且司行方知道他和刘文远是亲家,俗话说“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敌人是敌人;敌人的朋友是敌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所以他自知献城投降不行,可是靠自己的力量又顶不住,怎么办呢?他犯了难。于是,他赶快派人去请县丞、县尉来商量。陆行儿看到的出出进进的人,正是这些人。

且说陆行儿看到县衙里人来人往,估计到县令已经知道天元军来攻打寿昌,于是,为了不让汪国清有所部署,他决定立即包围县衙,让县衙里的人,不能再与外界接触,叫他们有令传不出,然后等待黄昏时与方杰、薛斗南、晁中一起出击。

天渐渐暗下来。陆行儿带二十人守住县衙前门,叫茅迪带二十人去看住后门。街上行人少起来。就在这时,县衙的大门“吱吱嘎嘎响起来”,陆行儿知道有人出来,他让军士们回避,自己在躲在大门口的柱子后。

大门打开后,有个人探头朝外面看了看,见街面上静悄悄的,于是走出来,又反手把门带上。回身正准备下台阶,陆行儿眼疾手快,冲上前去,左胳膊一把揽住那人的脖子,右手拿着宝剑放在那人的胸前,低沉而厉声地道:“不许出声,出生就结果了你!”

那人颤抖着低声道:“啊啊,不敢!不敢!”他把那人拖到围墙边问道:“告诉我,知县派你去干啥?”那人答道:“汪老爷让我去通知几位都头,集合土兵和那些做公的人,分头把守四个城门。”

陆行儿又问:“县衙里还有谁,他们在干啥?”那人答道:“知县、县丞、县尉都在,他们在商量别的事。”陆行儿又问:“大门拴上没有?”那衙役道:“没有。”陆行儿让一个军士看住他,然后说道:“其余的都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