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2)
自己也来到堂屋,见了妻子,仍不敢露出声色。Www.Pinwenba.Com 吧不声不响,宽衣解带,躺在床上。夤夜,妻子已经睡熟,沈子卿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这个宝物真的是丧门星吗?我真的该怎么办呢?”次日,早晨起来,那和尚也已起床,他又准备了早餐,和尚用完,一抱拳道:“昨晚多有冲撞,不必介怀,但还以小心为是。洒家告辞了。”说完,提了自身什物就走,似有不敢久留之意。沈子卿又嘱咐他严守机密,千万千万,目送其去了。正是:家有珍宝一件,整日心惊胆战。
不知何日祸临,失却家产万贯。
只有家徒四壁,免去贼盗惦念。
最好舍财保命,或可财去人安。
和尚去后,沈子卿想,这和尚说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真如此,只好将这幅画献给官府,以保全家性命;倘若是来下套,我须慎重行事,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官府既已知晓我有此画,必不肯善罢甘休。现在看来,不管那种情况,都以捐给官府为妙。但是,我还需等一等,打探一下虚实,再做道理。于是他备了一匹快马,带了一些散碎银子,告别妻子,只说去杭州城里看看生意行情,只身打马去了。
来到杭州,他找了一所客店,定了一间客房,把马交与店主饲养照看,自己徒步出门,打听到明金局所在,即寻路而去。
这明金局座落在杭州福寿街上,临街就是一座高大的卷棚,虽只有一层,却要比两层民房还要高,一排九间,斗拱歇山,燕翅飞檐,在杭州堪与府衙比肩。到了明金局,沈子卿老远就看见有许多人在明金局门前挤挤扛扛,大略有的是来献字画的,也有的是来看热闹的。
他挤进去一看,大堂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字画,还有几个像县里师爷模样的人,在几案上认真的鉴别字画真伪和优劣。看样子献字画的人还真的不少。他又挤出人群,拉着一个腋窝里夹着卷轴的人,到稍远一点的僻静处,问道:“官府真的是在收买字画吗?”那人道:“可不,我见不少人都交了字画,拿着银子出来了。不过,还没听说有上好的字画。”沈子卿“哦”了一声,遂道了声谢,告别了那人。
沈子卿回到客店,找到店主说道:“今天有点急事要回去,就不住了。”给了店主几分银子,拉出马来,跨上就走。回到家中,他把两个儿子和妻子都招了来,商量起献字画的事来。
且说这沈子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沈宏,今年二十八岁,自小跟随父亲打理生意,精通算学,尤其算盘打得好,十里八庄都知道他是有名的“铁算盘”。二儿子叫沈江,今年二十五岁。沈子卿为了生意安全,在沈江十五岁上,送他到武当山跟洪琛道长学艺,练得一身硬功夫。二十一岁上悄然回家来。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
但他平时却遵照师傅教诲,不要好勇斗狠,应深藏不露,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出手。所以知道他懂武术的人不多。此时,沈子卿道:“你们都知道咱家祖上留下了一幅画,就是那《深山古寺图》,我要把它献给官府。”大儿子沈宏抢着说道:“那可是咱家的传家宝啊!咱家几代人再困难,都没有舍得将它卖掉,现在你咋想起来要把它献出来?”
二儿子沈江道:“也是,献给官府,咱咋对得起列祖列宗?”沈子卿道:“你们有所不知,官府有告示,献画者有奖赏,并愿出大价钱。如藏匿不献,要拿官问罪。现在是要头不要画,要画不要头啊!”大儿子道:“咱家的画又没人知道,怕啥哩!”沈子卿道:“唉!你们不知道呀!”于是他把前日和尚来家借宿,又如何看相算卦的事,给全家讲了一遍。
然后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只要咱们无灾无难,只要人还在,就算对得起祖宗了。日后咱们有钱了,瞅个机会再买一副好的,继续,传之后代。”二儿子沈江又道:“咱们就是不给,还敢来抢,怕他怎地。”沈子卿道:“你小孩子家懂得什么,我们怎能抗得过官府。你虽然学得一身武艺,但三拳不敌四手,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何况官府是给银子的。”两个儿子和妻子都沉默不语。沈子卿又道:“官府给的钱,咱们一分不动,全存起来,以备日后再买画用。”两个儿子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次早起来,沈子卿在两个儿子的陪伴下,骑着三匹快马,带上《深山古寺图》,直奔杭州而来。不到巳时,就到了杭州。进城后,他们依然住在昨日沈子卿来过的客店。把马匹寄养好,爷三个揣着《深山古寺图》就往明金局来。到了明金局,人依然不少,熙熙攘攘的。沈子卿举着画往里挤,沈宏、沈江跟在父亲身后。沈子卿一边挤,一边大声喊道:“名画来了!”看热闹的人纷纷让开一条道,让沈子卿进到里边。
里边管事的马上走过来,问道:“有何名画,快快递上来!”沈子卿走到几案边,告诉那管事的:“这是我祖上留下的南朝名画家陆探微的《深山古寺图》。请看。”那管事的接过图,铺展在案子上。一个年岁较大的鉴赏博士走过来。这个老先生是童贯专门从京城翰林院文轩阁带来的书画鉴赏大家,姓汪名杞,甄别书画真伪手段高强,童贯为了不在搜集字画时失手,特意把他招来随行。汪杞低下头在图上细细查看,一边看一边掏出丝绢擦着头上浸出的细汗。他寻思:“看来今天是碰到珍品了,但童知事临来交代我,遇到名画时,先别声张,立即报他知道,我只好照办。”于是,他向后堂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