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危机重重(1 / 1)

张巡传 同其尘 1592 字 4天前

:危机重重

张巡战胜之后,缴获大量辎重,足够雍丘半个月之用,其实也就是尹子奇一周的粮草,损失不算太大,不过睢阳的战力再次展现出来,让入侵者闻风丧胆,足以震慑河南燕军。Www.Pinwenba.Com 吧

在凤翔,李亨听闻潼关大捷,便下令让河陇节度使王思礼进攻武功,为收服长安做进一步准备,说起王思礼,他就是昔日与哥舒翰战败潼关的大将,逃回来之后,本要斩杀,最后给人救了下来。

王思礼:

(?—761),唐朝将领,高句丽人。入居营州,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征九曲。天宝十三年,加金城郡太守。翌年,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从讨安禄山叛军。潼关失守,助宰相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善守计,短攻战,持法严整。

王思礼可谓是戴罪立功,他肩膀上的担子重着呢,便立即以关西节度使郭英乂为先锋,进攻武功,走到半道上,就被叛军差点围剿了下来,领军的比阿史那承庆更厉害,名叫安守忠,是安禄山即史思明后第二员大将。

郭英乂不知,被叛军从侧翼冲垮,又从前面阻拦,最后只得仓促往回逃,出师不利,他自然是要退到凤翔,安守忠胆大,在后面紧追不舍,压根就不怕这是诱敌深入,因为他能看的出来,唐军慌乱,后军一定空虚。

郭英乂虽说和郭旰一个姓,但非同父,是左羽林军将军郭知运之季子,少以父业,习知武艺,策名河、陇间,以军功累迁诸卫员外将军,肃宗逃至武灵,郭英乂以将门之子特用,为佑陇节度使兼御史中丞参与收服两京的计划。

一年前,安禄山刚刚攻占长安,便派其将高嵩持手信,备缯彩赴西北,以诱降河西、陇右将士,但被大震关使郭英乂所擒获,计未成功,从此在安禄山征战史上,彻底的记住了西北还有这一员虎将,由于燕军还未有兵力能打到哪,郭英乂从真正未交手,这次遭到安守忠的计谋,憋屈不已。

他带着万余残兵败将连夜赶路,一问安守忠贴着屁股后面,更是快马加鞭,他没有人来救,郭旰好歹还有一个仆固怀恩,他什么都没有了,遇上这样的猛将,他也只能自认倒霉,连夜逃亡,好不容易进到了太和关,算是逃过一劫。

却没想到是引狼入室,将这匹桀骜的野狼带到了更大的肥肉面前,因为唐肃宗李亨就在附近,凤翔离太和关不足五十里,以马的时速二十五公里,半个时辰就能达到,也就是说,李亨吃个饭的功夫就能看到敌军的屠刀伸到了自己脖颈下。

真正的是寝食难安啊,不想一心收服长安,却把自己掉进了危机当中,来不及后悔,要是听李泌的建议,安守忠现在就得奔波与范阳之间,被郭子仪斩杀,他立即命郭子仪和出去的王思礼前来相救。

王思礼得到消息后,与郭子仪合兵至潏西,安守忠也率部进驻清渠。双方相距十余里,竟然一连数日都未交手,这下更是急坏了李亨,万一出了差错,夜长梦多,自己被黑了就完蛋了,便派李辅国前来“劳军”,名义上是劳军,实际上就是来催郭子仪出战的。

郭子仪之所以不战,就是明白安守忠的实力,此人极善于用兵,王思礼善于防守,唯独他能与之一较高下,可双方兵力悬殊,叛军太多,足有六万人,唐军才匆匆三万余,安守忠一直不动,更探不清虚实,他还是想再等等看,保险起见。

不日,李辅国劳军,犒赏了将士,大夸郭子仪乃国之栋梁,平定天下之翘楚,随之话锋谈到了当今局势,又说到了眼下,郭子仪岂是吃干饭的,他话里的味道早就品了出来,毕竟是李亨的旨意,不敢怠慢,准备兵发安守忠。

就在准备的当口,突然传来军情,安守忠竟然跑了,而且速度极快,两天就逃了八十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耗了半个月,虽说挫了唐军的势头,但实际效果不大,毕竟河山都在你们手中,还在乎这点,唯一就是逼近了肃宗李亨,这可是块大肥肉,唾手可得,就在眼前,他怎么就跑了呢。

郭子仪是越来越看不明白此人的用兵之道了,但其中肯定有诈,便专门派探子沿着跑的路线擦看了下,是否有埋伏,手下人也急着催促郭子仪追击,甚至连肃宗都发出号令,李辅国更是大喜过望,自己的危机终于解了,只要吃掉安守忠的兵力,长安更是唾手可得。

探子回报,没有伏兵,郭子仪这才放心出兵,但还是有些犹豫,他不相信安守忠会这么简单,便一路上严加军纪,随时准备战斗,将兵力分为三部分,首尾呼应,前赴后继,以仆固怀恩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他则居在中军,以控制全局。

当走到兴平以北的峡谷时,郭子仪令全军停下,此地险要,不可贸然前行,可探子又看不出安守忠的埋伏,再三考虑之下,或许是敌军疑兵之计,郭子仪决定快速通过,他此次太重视安守忠,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此人身上,也由此遭到了惨败。

唐军进军峡谷后,突然伏兵四起,将他们团团围住,从四面涌下,仔细一看,不是安守忠的兵力,安守忠正折返往这里赶,想一举灭了郭子仪,在此伏兵的是西京留守张儒通的部队,这也是安守忠跟郭子仪对眼几天不动的缘由。

按他的意思,张儒通连夜发兵,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不起灶火,不留痕迹,快速的隐蔽在了峡谷一带,他则诱敌深入,什么都不做,给郭子仪假象,不然以他的老道,普通计谋是不顶用的,郭子仪谋划不周,加上唐肃宗着急,终于跳进了安守忠的大网。

遭遇埋伏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常胜将军郭子仪惨败,死伤万人,丢掉辎重无数,败退武功之后,郭子仪以仆固怀恩守城,王思礼守扶风,他一个人单骑来凤翔向唐肃宗请罪,自贬三级。

李亨也知道此战有自己的一部分责任,急功近利,求胜心切,但是身为大将,如此惨败,郭子仪也难辞其咎,为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加上李泌的劝说下,当今用人之际,便下诏郭子仪为左仆射。

兴平惨败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不如意的事接连而至。

一直以来,南线以江淮之道平安无事,主要是靠张巡坚守的睢阳,鲁炅坚守的南阳,这两座城池是江淮的要城,只要不破,叛军就无法南下,可南阳那里已经不容乐观,虽说靠近南方,但粮草早就耗尽,换句话,李亨只顾自己的北方平定,将粮草全部运到北方,南面却不去管辖,任凭两个不要命的固守,燕军就是再平庸,打不动也围得动。

五月初,南阳破败,鲁炅率军突围,他是逼的没办法了,从去年一直坚守到现在,整整一年半,城内早就没了粮食,许多人活生生的饿死,田承嗣死死围在哪,一动不动,他那里来得支援。

城内的情况更是骇人听闻,一斗米居然涨到了四五十千的天价,连一只瘦了吧唧的老鼠都能卖到四百文,老鼠吃光了,人们就煮牛皮筋角充饥,最后牛皮筋角也吃完了,于是就到了“人相食”的恐怖境地,即便如此,仍然是“饿死者相枕藉”。

鲁炅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便于十五日率残军突围了,南阳至此陷落,至于睢阳城,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幸亏许远筹了些粮草,加上张巡智勇双全,才勉强缓得一时,只怕好景不长。

因为尹子奇听说田承嗣终于将南阳给围死了,他也率重兵准备围攻睢阳,只剩孤城一座的睢阳岌岌可危。

张巡又该怎么办,他们没有退路了。

要么战死,要么杀掉。

昔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庶景象便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的萧瑟景象。大唐帝国日薄西山,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