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安史之乱爆发1(1 / 1)

张巡传 同其尘 885 字 4天前

:安史之乱爆发1

夜深之时,从府衙走出两人,在门口灯火的映耀下,都满面胡须,活生的一胎兄弟,张巡比雷万春能胖些,却比他矮一点,说了几句客套话,雷万春就驾马往回赶,本来是留他在这住,但雷万春不放心手下,得回去看看。Www.Pinwenba.Com 吧

此来和张巡主要是谈谈以后县里的发展,他深知此人胸有大志,只是生不逢时,管理一个县里绰绰有余,而雷万春也想从这光明正大的走出去,他手下那帮不成器的弟兄导致了没让他带兵去边关守卫,而这也合了所有人的心意,去了,大多回不来,也正应了那句:‘古来征战几人回。’

张巡明确的提出之前他欠债的事,雷万春也不隐瞒,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他手下的人开荒种地,补偿回来,年龄大一点的,就让回家娶媳妇,过日子,这年头想打仗也不容易,虽然边关还有动乱,可那里的节度使一个比一个强大,不足为虑。

无论如何,张巡有自己的原则,在这之下,一切没得商量,在这之上,一切好商量,雷万春也深深的感受到此人的胸襟,恨不得早早认识,张巡看着远去的雷万春,轻轻一声长叹,两人又何尝不是一样,都有远大抱负,却无处着力,只得从点滴为民。

之后便是所讲的开荒辟岭,农时全由张巡指挥,雷万春也懒的去管,在府里研究兵书,两人时不时一起讨论,精力图志,韬光养晦,似乎总觉得有能用上的时候,也算是打发时间,本来松散的军队在张巡赏罚分明的管制下,各各恢复了往日的气象,如狼似虎,干活训练都很卖力。

逐渐的,张巡走进了这些士兵的心里,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那些老兵也都回家过日子,人数不足六百,但这至少是一个军制,多少能给发点补贴,糊糊口还是勉强的,谁家穷困,张巡就带人主动去帮助谁家,真正的做到了官民一家亲,许多人都受到了他的恩惠,誓死跟随者更是不少。

真源县蒸蒸日上,恢复了往日的气息,更胜似犹之,许多曾走的百姓都回归这里,七月初,张巡见农作稳定,便带领众县里去祭拜君临山上的玄元皇帝庙,据说当年李渊曾带兵打到这里,住在了这座道观里。

建国后,李家为了匡扶民心,便以老子‘李耳’为祖宗,这座庙宇也得到兴盛,曾经香火不断,后来官吏横行,渐渐的也没落了,张巡觉得这是一个国家灵魂的代表,不能如此,便率众重新修缮祭拜。

这里一片安泰祥和,在不远处的陈留(开封)城门下,却来了三千匹精壮的宝马,这是兼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范阳(治今北京)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敬献唐玄宗的,每匹马都有两人护送,由二十二位番将押送,经这里被尹达奚珣扣留。

奚珣怀疑安禄山图谋不轨,在此之前,他早就听朝纲议论,奸臣杨国忠也纷纷弹劾安禄山,说他重兵在握,迟早兵叛谋反,唐玄宗不信,现在又带来这些兵力,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将马匹全部收押,由官府交给马夫,建议入冬再送,而这里有河南节度使军,拥兵四万之众,番将只得隐忍回归,奚珣将此事快速的呈报给唐玄宗,唐玄宗才感触到他别有用心,正巧安禄山受贿‘辅璆琳’之事泄露,便借故把他处死,即派中使冯神威持手诏告谕安禄山冬天献马。

并说:“为卿新作一汤池,十月于华清宫待卿。”冯神威到哪以后,见安禄山肥胖的身子微坐在大殿之中,不起身接见,淡淡的问了句:“圣人安好?”

冯神威屈居,便说道:“圣上懿旨,命安节度使入冬再献宝马。”安禄山不予理睬,吃着水果,半天才散漫一句:“马不献亦可,十月定灼然京师。”之后就不在见他,冯神威以为他不明白意思,便一直等待接见,直到数日后,被安禄山强行送走。

回来之后,憋屈之极,在朝堂之上,哭着说:“臣几不得见大家。”(大家,即头领)朝纲震怒,唐玄宗不敢相信安禄山会反叛,在他心里,此人一直是一个憨厚淳朴之人,也深得杨贵妃宠信,杨国忠告之,他总是以为是将相不和,所以屡次撮合,希望内外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