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蹴鞠少年 (一)(1 / 1)

汉宫秘档 流云笺 1488 字 4天前

蹴鞠少年 (一)

一群少年英雄的史诗,一段尘封在历史中的神秘往事,在巫蛊与诅咒的暗黑气息笼罩下,后宫的争斗,宿命的反叛,敌国的阴谋一点点浮出水面,看汉匈之间如何较量,卫霍如何守卫大汉,最终的真相在阴间被揭开……

前言

本故事纯属虚构,内容多涉及鬼怪巫术,与正史无涉,虽然多提及历史事件及人物,但正如历史上有个真实的玄奘取经,而无影响于《西游记》师徒四人斩妖除魔西天取经故事的精彩一样,读者大可以将此书当做传奇志怪小说来看,故事中有大量架空历史及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请读者勿以史实见责,它不是正史,只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就好。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由于作者一直很想写一个少年英雄的故事,所以很自然的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题材,这就造成了故事主角例如霍去病及其朋友的年龄与实际颇有出入,例如,建元二年汉武帝灞上郊祀后在平阳公主家第一次遇见卫子夫时,按照通常的说法,霍去病刚刚出生不久,尚在襁褓中,是不可能和好朋友一起蹴鞠的,更不可能有身份贵贱的起伏与鲜明对照,但那恰是作者希望存在的形成霍去病独特性格的一种特殊成长经历,所以进行了情节的虚构,而从卫子夫进宫到成为皇后足有十一年的时间,时间跨度太长,也难以形成紧促的故事结构。尽管作者的那部当代人注解的《史记》注释里说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5年,到最后一次漠北决战时他已经27岁,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霍去病24岁就已经去世,其理由是将《史记》中“霍去病年十八,为天子侍中”那句话理解为插入倒叙为天子侍中时的年龄而不是说他封侯时年龄为十八岁,这说明史学界对霍去病逝世时的年龄还是有争议的,而本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将卫子夫入宫的时间推迟了数年,又将她从入宫到成为皇后的时间跨度缩短,以完成我们这个虚构架空的故事,而又不至于使霍去病年少英雄,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形象受损,同理卫青的年龄也做了虚化处理,望读者勿过分质疑。

特别声明:本书中提到的许多文物、国宝和古遗址都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形,无非作者笔下幻化游戏,并不能与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真实文物划等号,也与它们在历史上的真实出处无干,读者不可当真。

本人非历史专业,写书无非个人爱好,除有些是因情节需要故意为之以外,错漏之处难免,还望见谅,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故事,同作者一起去经历这一场汉武时代的冒险吧!

汉宫秘档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诗经《庭燎》

一个幽灵般的魅影,无声无息的在汉宫上空盘旋,它那巨大的黑翼悄无声息的掠过宫殿翘角的飞檐,高耸入云的阙台和飞扬高架的虹桥,默默俯视着这座宏伟奇绝的巨大宫殿,而沉沉睡去的未央宫却没有丝毫察觉,在偌大的宫殿里,唯一清醒的是那些昼夜值守的卫士们,他们瞪大了眼睛,警觉的注视着黑魆魆又空旷的宫殿里每一个可能藏奸纳垢的幽暗角落,只要有一点点异动,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哪怕最不起眼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确保这座帝国最高等级宫殿的安全,这是他们做为两宫侍卫最神圣的职责。然而那个恐怖的魅影如黑色的大鸟般轻翔,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丝风动也感受不到,忽然间倏地俯冲下来,明晃晃飞过卫士瞪大的双眼前面,而他们就像什么也没看到似的,一如往常般掌剑擎戟伫立守卫。只有一些鼻子灵敏的人从透明的空气中嗅出了一点点不同的味道——来自地狱的阴灵的味道,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寒颤,而眼前深沉的黑夜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春日,公元前的太阳和煦的照耀在半躺在塬上的少年身上,今天是上巳节,女孩儿们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祓禊、修禊,正是用不着男孩儿的时候,一大早,母亲少皃就打发他躲出门来了,公主府里此刻早已乱做一团,从昨天下午接到那个打马飞报的内侍的临时颁诏,说皇帝陛下要在今日灞上郊祀之后过平阳公主府探望姐姐并问候病中的姐夫平阳侯,平阳公主便发动了全家上下奴仆杂役准备第二日接驾,母亲怕年少的霍去病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阵仗,万一不小心冲撞了哪个达官贵人的仆从惹出不必要的祸端,便往他怀里揣了一张冷面饼子,早早赶他出门,嘱咐他日落再回来,霍去病乐得清静,便顺从的找了个安静的去处躲了起来,他不是那种爱凑热闹的小孩,虽然皇帝这个至尊无尚的名号让他感到既敬畏又好奇,也很想亲眼看一看大汉天子的威严,可那毕竟离他现实的生活太遥远了,他只是奴婢的后代,也许注定像母亲和舅舅一样,生为奴隶,长大了注定还是要当一辈子家奴。

可是此刻的霍去病毕竟享受着难得的轻松和惬意,没有人管束,可以逍遥自在一整天,想干什么干什么,这让他此刻心情愉快,所以他不愿意接着往下想那些平日里让他烦心的事情,他嘴里叼着一根草棍儿,懒洋洋的斜靠在土坡上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眯着双眼屏蔽刺眼的阳光,从上下眼皮的缝隙里看碧蓝的天空上绵羊般雪白的朵朵流云飘过。

“看日头,时辰早到了,他们也该来了吧?”忽然一个粗声粗气的男孩子的声音,从去病身后的土坡后面传来,去病没有挪窝,但却敏感的竖起了耳朵。

“管他呢,咱们先穿域,这塬上风大土松,可得挖深一点……”另一个孩子答道。

“也好,我们可以先练几脚,等他们到了,再较量不迟”先前那个粗嗓门的孩子应道。

霍去病听得对话,内心好似几千个蚯蚓扭动翻腾的厉害,他的瘾被勾了上来,可他还是不动声色的躺着,静静的听着土坡另一面的动静,果然不出他所料,一阵挖土的声音过后,几个孩子跑动呼喝,踢踏的尘土飞扬,不是在蹴鞠是什么?正想着,忽然一只鹿皮缝成的皮毬“膨”的一声被什么人踢到高空,飞过土坡上空,越过霍去病的头顶,恰好落在他的跟前,去病心里痒痒的,再也顾不了许多,一个鲤鱼打挺翻起身来,单脚一勾,那圆圆的皮毬听话似的,在他脚底随心转动。

“喂!那边的小兄弟,毬!我们的!”远远的一个浓眉大眼,身材粗壮的男孩子挥舞着双手示意他把毬还给他们,正是刚才粗嗓门的男孩。他身边还跟着三四个一般大小的男孩子,都是一般样良家子弟装束,样貌憨厚朴实,看年龄都和去病相差无几,霍去病也不答话,他飞起一脚,将皮毬踢到半空,忽然又跃身而起,待皮毬落下之时,在空中腾挪转身,足尖一挑,一个海底捞月,将毬对准那几个孩子的方向射了出去,准头正好让那粗嗓门的男孩子接住。

“好!”几个孩子见他如此身手,忍不住齐声喝彩,那领头的粗嗓门一挥手,也不踢毬了,一个个都朝去病这边围拢了过来。

“小兄弟,好身手!”

“你是哪的?叫什么名字?这一手打哪学的?”

“能不能带带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