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紫雾(1 / 1)

紫雾

我们四人越过了分割线进了石家村的另一半的村子里。Www.Pinwenba.Com 吧

阿峰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仪器还有一个布袋子。

“阿峰!做好标记,村子里的房子都大同小异,而且羊肠小道特别多!一定不能迷路!”徐蕾搓了搓手道。

“是的!小姐!”阿峰从布袋子里拿出一个像橡皮泥一样的软状物,他捏了捏软装物,然后贴在了一个民房非常不起眼的角落处。

贴完以后阿峰仪器上的屏幕里立马闪出了一个黄点。

“峰哥!这是什么玩意!”我走到阿峰面前觉得他手上的仪器好像很高科技。

“GPS导航器!有了这个咱们就不会迷路!”

石家村后村的路阡陌交通,纵横交错,巷子和转角非常的多,再加上每家每户的房子还有房子旁的景致都差不多,非常让人感到模糊。若不是阿峰在每个点都会装上GPS感应器,我们估计在一个地方就会绕好长时间。

路上徐沫死死的盯着罗盘,而天气也像是给人开了一个玩笑,本来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的好天气。可惜好景不长,天上慢慢积起了黑云,太阳躲进云层中后,整个村子暗成了死灰。

走在前面带路的徐沫突然停了下来:“停!别走了!”

“怎么回事!”徐蕾淡淡道。

我没有徐蕾处事那么淡定,我跑到徐沫跟前,我发现徐沫罗盘上的指针已经不安分,指着北方位左右剧烈的摇摆着。

“前面有危险吗?”我指着罗盘问道。

“有没有危险我不敢断言!可是磁场又开始不稳定!”

徐沫刚把话说完,地面上忽然升起了许多紫气。

“戴防毒面具!”徐蕾说话时已经将防毒面具带好。

阿峰将防毒面具分给了我和徐沫。

我手里拿着防毒面具心道,他们准备还相当的充分,什么状况几乎都想到了,再想自己就想着带了零食。要是靠这几包零食闯石家村估计给我一百条命也不够花。

我心里边嘀咕着边带好了防毒面具。

这紫气上升的极快,不不一会成了紫雾,周围在紫雾下紫蒙蒙的视野极差。

待我心里嘀咕完,带好防毒面具后,想在找其他三人时,发现他们居然都不见了,遭天杀的,关键时候我一个人被丢下了。

我一个人站在迷雾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如果我瞎走的话肯定会迷路,而且他们三人发现我不见了说不定会折回来找我。如果留下来,他们三个要是因为紫雾没有发现我,就会离我越来越远,况且我和他们失散才不过一两分钟,现在追上去的话还能赶上大部队。

我就一个人站在紫雾里犹豫不决,不该如何是好,紧张的全身都是汗,双腿也有些发软。

老天真的是不作美,我正焦头烂额的时候,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来。

雨水哗啦啦的作响,我的身体在雨水中已经淋了透湿。

我在原地由于我的踌躇不前,已经过去了好几分钟,那把我丢下的三人好像居然没有发现我不见了,他们没有折回来找我,因此我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去找他们了。

紫雾来的快,浓的快,它在雨水中慢慢的淡了下来,周围的矮泥房,枯树在雾中若隐若现已经有了轮廓。

此时我的身上已经被雨水淋的湿透,雨水从我的头上留下,沁到眼睛里很胀痛,我边漫无目的的向前走,边用胳膊一直把要流到眼睛里的水抹掉。

走着,走着,雨水之中忽起琵琶声,琵琶声夹杂在雨水之中给人一种《琵琶行》的感觉。

琵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段琵琶的弹奏也不知从哪来的,我听得它如痴如醉,昏昏沉沉。

我追寻着琵琶的声音走着,我的心中有个信念在告诉我找到弹琵琶的主人。

“小兄弟!停住!”从不远处叫嚷着跑出一人来,他扑向了我跟我一起滚到了泥地里。

倒在水泥地里后,我浑身一凉,似乎从梦中醒了过来,耳旁充满蛊惑的琵琶声也淡然无存。

推我的并不是别人,是石大柱,我望着他结实而又瘦弱的脸叫出声来:“石大柱!”

石大柱坚实的胸膛上,手脚上全是上横,他对我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别大叫!这里不干净!”

我听他这么一说,又想想刚刚的琴声,如果不是石大柱的半路阻止,现在说不定已经遇害了,我望着石大柱的脸心里有些发毛。

石大柱站起身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跟我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到我家去!”

家?我心里嘀咕着,你的别墅不是早被阿峰用炸弹给轰成了废墟吗?

石大柱见我立在当场对他有些怀疑,他也不强求:“如果你执意要留在这里等死我也不会拦你!只是我在石家村从小长大生活了几十年,石家村的每一个地方都跟我家后院一样熟!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石大柱说的很有道理,我一个人想要在迷宫一样的村子里找到徐沫他们几乎不可能,于其白白消耗体力还不如先跟着石大柱再做打算。

“我跟你去!”我做下了艰难的决定。

石大柱阴沉的一笑,在前面带路让我跟紧他别再跟丢了。

果然像石大柱所说石家村就像他的后院一样熟悉,就算有迷雾遮眼,对于石大柱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石大柱领着我穿过了几条羊肠小道,又转过了几个小湾,绕过了几个矮泥房后来到了一个大宅子前。

宅子的门是一座雕花门楼,门楼顶部有挑檐式的黑瓦铺盖,门楣上有双面砖雕,双扉紧闭的黑漆木门前挂着两个小灯笼,木门上贴的对联已经风化的看不清。

在中国门楼是都带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门楼是过去一家一户的总甬道,又是住房主人的第一门面,直接反映主人在当前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水平。门楼的高低大小、砖瓦村质,彩绘文字、和左邻右台关系都是有规定的,应与身份相符。比如说古代的大官们多数居住在胡同的北半部,门楼在主房的东南,采用广亮门或金柱门。

这个大宅子按我的估计应该是石大柱的本家,他们家历代都是一村之长,在古代也算是一个九品芝麻官,所以他们家有门楼也不足为奇。

石大柱走到紧闭的黑漆双扉前,用力的敲着门。

没过多久门被打开了,一个老人探出头来道:“回来啦……”

望着探出头这个老人我差点没背过气去,我还以为石家的人除了石大柱都遇害了,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探出头来的老人正是石大柱他外公。

“带了一个熟人回来!”石大柱冷冷道。

“恩”石大柱的外公冷冷的应道,“进屋吧!”

一进院,正中一条青灰的砖石路直指着厅堂。厅门是四扇暗红色的扇门,扇门上均贴有字画,中间的两扇门微微开着,里面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侧廊的菱花纹木窗开着,上面布满了蜘蛛网和灰尘。廊前放着藤椅和藤桌,离藤桌三尺,花草以谢。

原本荒疏的院落,在谢掉的花草的衬映下显得更加的生冷。墙外的高树上,间或着几声惊人的乌鸦叫。

墙面很斑驳,但从墙上砖搭成的小窗和四周的装饰,仍可见其以前洒脱简丽的风格。屋顶出檐比较少,正是前些年在工匠间流行的制作样式。这些种种让我不禁揣测,这个宅子估计已经很久没住人了。

宅子除了一个大的厅堂外,厅堂的前方还有一个矮泥房,矮泥房一共有三间房,正对矮泥房的还有一个并不结实的木质小二楼,小二楼的墙面上灰尘扑扑一看就是好久没有打扫了。

我坐在大厅的木椅上,玩着手指,石大柱的外公就坐在我的对面,石大柱领我进了宅院后就不知道跑的哪去了。

上次见石大柱外公的时候,他给我的的印象是:老人虽然个子不高,头发花白,背也弯了,饱风霜的脸上全是了岁月刻下的痕迹,老人他的身体看起来瘦小但是皮肤麦黄很健硕,特别是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而今天的他相比上次又老了好几岁,人变得更为佝偻,黑色的眼袋牢牢的扣在眼睛下。那一双让人难忘的眼神,现在看来眼神呆滞,眼睛里全是绝望。

“小伙子又见面了!”石大柱的外公声音有些沙哑。

“恩……是啊!”我苦笑道。

“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意外!”

“意外?”石大柱的外公鄙夷道。

“呵呵,是的……”

石大柱的外公压低声音道:“你来这里作什么!羊入虎口!不想活了!”

听到石大柱的外公如此说,我有些发慌,刚想问他为什么,石大柱恰好进了屋子,他铁青着脸,瞪了一眼他的外公,他的外公就像一只受惊的小羊往后缩了一下身子。

石大柱转脸望向我,脸上扯着笑:“先吃饭!”

我跟在石大柱的身后顺着石头小路来到了矮房的第二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张木头桌子,一个女人刚刚上了菜到桌子上。

这个女人我见过,她是石大柱的母亲。看来石大柱的一家除了他已故的父亲,其余的人都躲到了本家的宅子里。

“坐吧!”石大柱很客气的让我坐下。

我坐在椅子上,望着桌子上的粗茶淡饭,想到石大柱的外公跟我说的那句话,对于面前的饭菜我有些心有余悸,怕菜里有毒。

我必须想办法出一个借口,一定不能吃宅子里任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