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贺钱万(1 / 1)

读史读人心 风乍起 1483 字 4天前

贺钱万

“贺钱万”这三个字一出,性格立显。Www.Pinwenba.Com 吧自己一个大子儿没有,居然敢到一个陌生人的酒席上去混吃混喝,还面不改色心不跳。刘邦的这次出场,赚足了眼球,这种性格也深深的吸引了读者的兴趣。而这种性格与刘邦日后称帝有什么关联呢。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那我们就来看看刘邦是一个什么性格。

就冲这一个大子不带,到一个陌生人的宴席上胡吃海塞,而且还非常放肆的与别人开玩笑。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刘邦一个什么样的素质呢?

首先,这肯定不是刘邦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你看他做的是那样的轻车熟路,根本没有一丝的紧张。我想刘邦到人家沛县县令家里混吃混喝都习惯了,沛县的县令都不奇怪。自己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这种混吃混喝的事情,刘邦干的太多了。年轻时,刘邦常到大嫂家蹭饭,大嫂嫌弃他,就假装羹汤已经吃完,用勺子刮锅,宾客离去后,刘邦见锅里还有羹汤,“高祖由此怨其嫂”。直到当了皇帝,长兄的儿子“独不得封”其父刘太公说情,才封了个羹嗟候。说明这事儿刘邦没少干,而且上瘾,连家里人都嫌弃他。

其次,就是刘邦的脸皮了,那真是比城墙的拐弯处还厚三块砖。心中一直没有愧疚,到了酒席上,居然还和人家瞎开玩笑,可能还说很多黄段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素质。难怪后来项羽要煮他爹,会说出分我杯羹啊。

按说,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非常讨厌的人了吧,应该没人喜欢他。而事实恰恰相反。刘邦有一帮非常要好的小伙伴。这些人的地位,能力远在刘邦之上。比如萧何,曹参。其实这才是让我们深思的地方。而这些人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受刘邦的驱遣呢?刘邦有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我觉得刘邦有以下的素质是一般的人所不能拥有的:1、有勇气。刘邦押送囚徒去骊山,路上囚徒,不断逃跑,刘邦竟然放掉所有囚徒,说你们都走,我也跑。后来竟然有十几个人跟随刘邦逃入山中,刘邦做起山大王。试问,如果没有足够的胆识,又怎么可能敢于背负私法囚徒的罪名,放掉剩余囚徒。秦朝的法律有多严苛,刘邦座位一个泗水亭长,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勇气,绝对是做大事的人所必须的。

2、有担当。当时沛县也准备参与秦末那浩浩荡荡的反秦斗争中,但是身为秦朝官吏的萧何,曹参不敢领头,推荐刘邦领头。刘邦就做了沛公。领导沛县的百姓起义。正是由于这种担当,奠定了刘邦日后的大业。一个领袖必须具备这种担当。所以刘邦是一个英雄,不折不扣的大英雄。虽然比起项羽,刘邦少了些酷酷的气质,但是不可否认,他是另一种风格的英雄。

3、有魄力。当刘邦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兵打得大败,好不容易在下邑站稳脚跟,说“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虽然刘邦是慷他人之慨,把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献出来,为了打败项羽。就跟当年石敬瑭要把幽州献出去给契丹,为了打败对手一样。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是慷他人之慨,舍得说出这种话,也是非常了得了。这种话,项羽是绝对说不出来的。如果当时项羽有这魄力,当时撤回江东,卷土重来未可知呀?

4、从善如流。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举不甚举。这应该就是刘邦能够像一块吸铁石一样,能将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吸附在自己的身边。韩信当年就是这样评价项羽,“言不听,话不从”。

(当然我们不知道韩信在项羽身边都说了些什么话?韩信在项羽麾下时日甚短,而且这段时间项羽并没有犯什么要命的错误。所以我觉得韩信离开项羽一定是前一句,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人才的各种正确的意见能够虚心听取,及时改正错误,让人才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这就使刘邦的过人之处。人才都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如果有这样一个好老板,好领导能够做到让你发挥才能,那就值得奉献一生,这就使中国人讲的知遇之恩。

5、容人之心。刘邦是非常豁达的一个人。这一点案例也是不甚枚举。

6、坚韧。刘邦在对抗项羽时,屡败屡战,从未服输。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刘邦坚持走到了最后,也一直凝聚着刘邦团队的军心。没有这份坚韧,身边的人一定认为刘邦是一个不值得托付的人,也不会跟着刘邦。

所以刘邦具备一个领袖应有的优点,这就足够让他手底下的人觉得跟着刘邦,没错!而刘邦又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在帝王之师张良的循循善诱下,刘邦具备了政治家的忍耐,狡诈以及高超的政治智慧。

有人想不通,为什么强大如同项羽,会败一个在战场上从来没有胜过自己的刘邦手下呢。只能说,军事家和政治家比拼,肯定是军事家输。项羽根本不会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不懂政治,何谈战争。

向来都是政治家左右局势,政治家会把局势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也就是说军事上的劣势不足以让一个政治家失败。而如果政治上一流,军事上二流的政治家,最后的胜利一定还是属于政治家。比如华盛顿将军,打仗的水平其实很次,可是最终的胜利者是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而且但凡一流的政治家,麾下肯定会有出色的军事家,所以比较楚汉两方的统帅,就可以判断出天下的最终归属。

我小的时候,特别崇拜项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欣赏刘邦。我感觉这是我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的标志。项羽这个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除了他的失败有意义之外,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吸收的营养了。项羽是个天才军事家,天才的功业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高山仰止之外又能有什么呢。

一个将军,一辈子打七十多场战争没有输过一场,这是人吗?明明是战神下凡,神仙能做的事情岂是凡人能做到的。历数古今中外名将,真的找不出打这么多场仗,居然没有败绩的将军。

(在我心目中,韩信的军事能力绝对不在项羽之上,韩信击退项羽是因为韩信的兵力是项羽的三倍)。一个天才能教给我们什么呢?就好比牛顿是个数学天才,一个苹果砸他脑袋上,就能想出万有引力,我是不是也该被苹果砸一下呢?又比如,莫扎特是音乐神童,6岁好像就能谱写出小步舞曲,我又能从这件事上汲取什么呢?所以项羽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他的价值只在于他的失败,而不在于他的成功。

从这件事情上来看,项羽注定就是一个悲剧人物。而刘邦却是完全相反的一个人,刘邦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才能不是上天赐予的,是生活中磨练的,和自己一点一滴的总结的。刘邦是一个优秀的普通人。普通人难以成为天才,但是可以做到优秀,所以刘邦给我们普通人留下的财富远远超过项羽,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还是处世,刘邦就如同教科书一般,刘邦身上的众多优点,即使再过一千年,也不会过时。

刘邦和项羽的个人比拼,其实就是智商和情商的比拼。也是现在社会上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是智商重要,还是情商重要。刘邦胜利,项羽失败似乎再次证明,情商远比智商重要。不过我今天要提出一个新观点:智商和情商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