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政治(1)(1 / 1)

政治(1)

更何况,还是谋逆造反的大罪!

衡州城外长亭处,知己折柳话离别。Www.Pinwenba.Com 吧

湖广巡按纪皓然到了衡州,却丝毫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然进了苏氏私房菜的后院。

在这衡州最为注目的地方,借着灯下黑遮住了行迹。

“要说苏默你这一手,还真够狠毒的!”纪皓然感叹着:“你不去当官,太可惜了!”

“我有说不入仕吗?”苏默含笑,伸手给纪皓然倒酒。身为美食大家,背靠苏氏私房菜的主场,苏默自然是备了酒食:“看着你这官老爷轻轻一推,便满城风云卷动,可是羡煞我了。”

“哈哈,好吧好吧,我可辩不过你!”纪皓然大笑着:“也怪陆家无敌十五年,没想到你竟然如此肆意妄为。连叛逆谋反的帽子都敢往他们身上扣过去,这次,陆家就算能撇清干系,也要受损不小啊!”

不错,此次衡州这个小棋盘上。关于杨家的一系列落子都是苏默在操控,只是,不同于上次楚练绸庄骚乱。

主攻的一方,已然成了苏默距离楚练绸庄的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多,而苏默在衡州城内,便已然过了半月多。

从苏默下山宴饮到楚练绸庄在整个湖广南部受到冲击,一直到苏默再次请假下山至此饮酒。

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丰富到足足能够写三大本子的传奇话本。

而在这一月多的时间内,苏默的防守反击已然布局完成。

从苏峙带回人头,到政治之上的再起波澜。苏默是一个都没落下!

前者无需赘言,而提及华朝政治,便不得不说华朝的政治架构。

在苏默看来,华朝实际上和明朝的差别并不大。只是比起明朝,华朝在社会情况和经济情况之上,要更加接近宋代。

毕竟,这是一个继承南宋的社会。而终宋一朝,其百姓之富足,商业之繁华是历代无可比拟的。

只是在政治架构之上,却被华太祖华元大幅改革,迥异于南宋,也不同于元廷。

首先说地方,巡检司、县、府(州:州分为散州和直隶州。散州类比后世的县级市,属于府的下一级行政机构,但在级别上高于一般的县。直隶州直属于布政使司,与府平级)、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以及两京(北都燕京,南都金陵)。

这就是两京十三省,至于其他如奴儿干都司和西藏青海地区的驻军以及羁縻制度,那就不细表了。

再说中枢。

中枢从上往下,面劾,或封章奉劾……而都察院总宪纲。

同时,都察院独立于六部行政体系之外,直属于天子,在级别上隶从诸相。但监察权责之下,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并不怵诸相。因为这是天子用来制衡相权的一大利器。

而且,都察院理论上还下辖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任谁看,都能看得出华太祖这制衡的意味。

故而,作为仅次整个六部的监察系统。都察院之权重清贵,可见一斑。

都察院之后,就是翰林院了。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这是一个人才储备性质的机构,本来是侍从天子的文学机构。但到后来,但凡想要冲击相位的,莫不需要经历翰林文选一途。故而,翰林院的重要性不断上涨。

更有历代三鼎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入翰林院修书的制度。更是为科举选入之才量身定做了一个庶吉士的制度,也就是从历次科举之中,选出优秀出色者入翰林院见习政务。这个过程,称之为选馆。乃是天下士子最为期待的清贵之职。非翰林不入两府之言,已然成了潜规则。

两院之后,就是四寺。也就是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以及光禄寺。四寺长官为卿,副手为少卿,其后所属不论。

大理寺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庭。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