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春风仿佛爱情在蕴酝
初春中的你,撩动我幻想
就像嫩绿草使春雨香
在张国荣浅吟低唱的中,一盒磁带放完了,随身听沙沙的空转了几秒之后,发出咔嚓的一声轻响,自动弹起了播放键。
张爱嘉无声的叹息一声,摘下耳机,塞进随身女包里,然后扭头欣赏机舱外的白云。
沈冲为张国荣“量身打造”的专辑,词曲俱佳,意境和编曲都时下港台流行的音乐风格迥异,有着精致的时尚都市风情,还兼具前卫和先锋的味道,令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张爱嘉极为喜爱,这些天听了很多遍,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这最后一首《春夏秋冬》。
春风仿佛爱情在蕴酝,初春中的你,撩动我幻想,就像嫩绿草使春雨香……
去年的春天,在和煦而又柔和的晚风中,沈冲从出租车中探出来,吻了她的额头,然后说喜欢她……
那时候的他,就像春雨一样,清新又青涩,还带着些许的张狂和肆意,眨眼之间,春夏秋冬,四时变幻,现在的他,就像夏日的太阳一样,炙热又灿烂,光芒四射,无法直视……
要是他不那么出色就好了,至少我还有独自拥抱他的机会……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在新加坡做什么?
会不会又跑去夜总会寻欢作乐,招惹歌女了?
张爱嘉咬着细细的牙齿,正在出神,却听到斜对面的座椅上,有人在高声说话。
“李开元这女人真是厉害金门建筑被怡和洋行甩卖了之后,人心浮动,辞职的辞职,跳槽的跳槽,一片混乱,本来以为成了烂摊子,结果她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把军心给稳住了。”
“是啊,据说她,认为这是世纪最好的中国小说,不久之后,苏联、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出版了本国语言的翻译版,均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在法国和德国备受推崇,不少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钱钟书完全可以拿诺贝尔奖。
钱钟书是书香世家出身,先读清华,后读牛津,学贯中外,融东西文化于一身,《围城》洋洋大观,不仅有中国古典的风韵,还有很多欧洲文化的影子,因此西方人阅读起来并没有文化隔离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讽刺和荒诞,这本书是沈冲最爱的小说之一,同样也是他成立出版社之后,最先向海外推广的作品之一——au翻译的《围城》质量并算很出色,无法让西方人真正了解《围城》妙处,沈冲准备重新找人翻译,弄一本质量上佳的英文版,然后运作它去角逐诺贝尔奖。
钱钟书本人对诺贝尔奖并不在意,沈冲对这个奖也不怎么在乎,前世莫言拿奖的时候,他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但Ru年代不是l世纪,Ru年代一块亚运会金牌都会让国人欢呼雀跃,而在l世纪,奥运会金牌国人都不怎么在乎了
Ru年代中国很穷,经济不行,江湖地位就不高,文化也不会被人重视,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中国人拿了诺贝尔奖,不仅能震动西方世界,改变他们对中国以及文化的认知,还能极大的唤起国人对文化的热情和重视,要知道du年代是经济为先的时代,脑体倒挂的厉害,很多文化产业和文化人,都被经济大潮打的七零八落,殊为可惜。
其实在沈冲看来,在**十年代,中国不少作家的作品都有拿诺贝尔奖的资格和实力,但受制于两个不利因素,一直拿不到奖,一是没有高质量的翻译,二是不懂宣传和游说,没有好的翻译,西方人无法正确认识作品的质量,不懂宣传和游说,就无法让评审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沈冲没文化,但是他有钱,一个人翻译不好,就多找几个人来翻译,总能弄出来高质量的版本,至于宣传和游说,就更简单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钱给的够多,不管是权威媒体还是砖家叫兽,个个都像绵羊一样听话,烧他个几千万,炒他个三五年,何愁奖杯拿不到。
土豪附庸风雅,就这么任性
当然了,这番小心思张爱嘉并不知道,她只是在沈冲的强烈推荐下翻了几页,然后就被吸引住了,这次回台湾,也舍不得放下,于是就带上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