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姨,不用,我去见她们。”宋辞想了想,还是决定下去见一见。
她不记得以前的事,忘掉了以前的那些恨意和厌恶,现在她重新做自己,重新面对那些人和事。
“好。”方姨应了一声。
宋辞跟着方姨一起下去。
宋妤先看见她的,她远远地朝自己微微一笑。
宋辞也回以微笑。
她和郑莹说了,郑莹当即回过头,看见宋辞,她连忙站起身。
宋辞缓缓走上前,郑莹就站在她面前,她头发挽起,穿着一件淡蓝色的旗袍,整个人看起来温婉大方。
宋妤和她长得很像,气质也十分相似。
难怪人家说有其母必有其女。
“姐姐。”宋妤先唤了她一声。
郑莹知道宋辞下来了,不禁一震。
她默然转过身,望见宋辞,不由颤抖地唤了她一声,“辞儿。”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喊的挺亲切的,可是她似乎在她的眼里看见了一闪而过的惧怕。
宋辞看了一眼方姨,回眸望向郑莹,见她眼眶已红,便试着唤道:“莹姨?”
郑莹大吃一惊,忙伸手去拉宋妤的手,宋妤立即上前扶住她,“妤儿,你姐姐她竟然喊我了?”
“妈,你没有听错。”
“哎。”郑莹长长地应了一声,与此同时,眼睛里的泪水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宋辞不知所措,怎么喊了一声……还哭了。
她忙去茶几上拿了抽纸递给宋妤,好让她帮忙擦一下。
“十多年了,我终于等到辞儿重新喊我一声姨了。”郑莹捂住胸口,脸上露出欣喜的笑。
宋妤也十分激动,她握住郑莹的手,说:“是啊,妈,这些年,您没有白等。”
宋辞不知道自己现在是该笑,还是该哭,眼见面前两人又笑又哭,叫她为难了。
忽然,郑莹上前来握住她的手。
宋辞下意识地想把手收回去。
虽说郑莹是她亲姨加后妈,但是她现在都不记得了,现在的她们犹如陌生人一般,面对突然起来的亲近,她心里有些抵触。
不等她把手收回去,郑莹先一步拉着她走到沙发旁,“辞儿,你坐。”
宋辞缓缓坐下。
可坐下后,郑莹依旧没有放开她的手。
反而把她的手拉到她的膝盖上放着,轻轻地拍了拍,“两个月没见你,你瘦了。”
是么?
宋辞反而觉得最近被顾臻养的长肉了。
“这些日子我和你爸一直在国外忙着工作,妤儿又在忙她的新作品展览的事,没时间陪你,如果当初把你带过去,你也不会出车祸,没了记忆。”
话还没说完,郑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宋辞发现,她这位阿姨的眼泪似乎有点多,而且止不住。
“已经都过去了。”宋辞安慰她,顺便又抽了些纸巾给她擦。
她这眼泪……似乎有点废纸。
“是啊,妈,都过去了,你看现在姐姐也好了,而且比以前更好了,你应该高兴才是。”宋妤帮着安慰道。
郑莹哽咽着说道:“都怪我,这些年没有帮姐姐好好照顾你,我对不起姐姐。”
宋辞想起自己故去的那位母亲。
她大概也没想到,自己去后,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自己的丈夫。
也难怪她先前一直不愿接受,换做现在的她,怕是也会过不去这道坎。
眼见她哭的越发伤心了,宋辞想着还是多说两句安慰一下,“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郑姨你不用担心我,而且,顾臻他也很照顾我。”
郑莹和宋妤都微微一怔,随即,郑莹开口道:“辞儿真的懂事了。”
宋辞微微地笑了笑。
一番寒暄后,郑莹脸上的泪水终于有所打住。
“辞儿,你如今身体已经恢复了,我和妤儿也回来了,再过几日,你爸也要回来了,要不,你搬回家去住吧,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郑莹想让她回家住。
宋辞心里有些不愿。
她虽然见了她们,但是并不熟。
宋妤也说道:“是啊,姐姐,你已经好久没回家了,你的房间,妈每天都有让人打扫,就等着你哪一天回去。”
“我考虑一下。”宋辞回答道。
“你和顾臻也是迟早要结婚的,顾家你以后可以天天住,但是家里的日子就是住一天少一天。”
话是这么说没错。
“等顾臻回来,我和他商量下。”宋辞心里想着,‘顾臻,对不住了,还是得把你搬出来了。’
“也好,就算要回去,也要和他说一声。”郑莹笑着说道,“没关系,你慢慢考虑,我们等你回来。”
————
厨房里,送完茶水和果盘的小叶来后,忍不住对英嫂说道:“英嫂,你猜我方才看见了什么?”
“看见什么了?这么大惊小怪的。”
“我看见宋夫人抓着宋小姐的手,又是哭又是笑的,可奇怪了。”
“什么?!”英嫂大惊,“她抓着宋小姐的手?还又哭又笑?”
“是啊,你说奇怪不奇怪,想想以前,她刚踏进这个家门,就被宋小姐给哄出去,后来就再也没来过。只宋二小姐隔阵子就过来看一眼。”
“现在不但不哄人走了,还坐在一起唠上了。”
“以前宋小姐对她们两人可恨了,哇,那个眼神,恨不能杀了她们两个,想起来都害怕。”
“宋小姐她母亲刚过世,没到三个月,宋老爷就和她的妹妹在一起了,换你,你心里能不恨么?”
“就算是找新欢,也没见这么快的,这亡妻尸骨都未寒呢,如果不是早就珠胎暗结的话,哪会那么快就在一起。”
“也对。”
“而且,宋小姐她母亲在病床上卧床半年,靠着药吊着最后一口气。”
“我记得,我听英嫂你提过。”
“宋家这档子事啊,乱着呢,虽然宋小姐虽然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对我们都比以前好了,但你也不要提起这些,万一她后边想起来就不好了。”
“嗯,我不会提的,这些事,我也就听听,也不会和其他人乱说。”
“你这个小丫头,是个聪明的孩子。”
“嘿嘿,那是自然。”
顾家的规矩方姨教过的,她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