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回 年关打头腊八意,时近新元百事忙(1 / 1)

红楼公子琏 君子无恤 1071 字 21小时前

第207章 年关打头腊八意,时近新元百事忙

书接上回,自从那一日,梅花宴后,不觉又过了几日。期间倒是没有要事发生!

只是贾琏当日由感而作的一首《丈夫歌》,还有一首《飞雪梅花诗》。不知怎么的就流传了出去,再一次让大周永隆六年的冬日泛起了一点点波澜!

从京城开始,没过多少时日,便已经传唱到了江南之地,九边之土!

整个大周朝的男儿们,针对于贾琏这这两首诗歌,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和讨论!尤其后一首,在江南之地,那更是成为了今年的头宠!

不仅是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开始传唱,甚至于那些青楼楚馆之中,也是尽闻“飞雪迎春到”之声!

尤其是被几个有心人解读之后,正式成为了贾琏同情大周朝底层劳苦大众,以及去年江南江北受灾百姓的托物言志!

再配合前一首的大丈夫之歌,可谓相辅相成,一个心怀天下,安民济世的风流丈夫形象,居然在老百姓的心里有了那么点苗头!

主要这两首诗歌也不是什么特别晦涩难懂的。前者丈夫歌,豪情万丈,大丈夫之志,简直不言于表,后者飞雪梅花诗,更加衬托出心怀天下的默默奉献精神!

甚至后来,皇帝听闻了这两首诗歌,主观意向的进行了解读。还当众嘉奖和表扬了贾琏,号召朝廷百官向贾琏学习。

学习贾侯那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灿烂时,她在丛中笑!”的大无畏奉献精神!当然,这都是后话!

当然这种事情一出,夸赞吹捧者有之, 暗中鄙夷污蔑者也有, 一时之间尽显大周朝官场的风气!

那日热闹过后,贾琏依旧就开始了, 每日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涯。每天不是在西山大营, 就是在兵马司衙门。

如今已到腊月,眼见得没几日便要过年了!若是按照后世西方公历算的话, 早就属于永隆七年的岁月了!

不过大周朝行的, 依旧是传统阴农历,所以要到新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 皇帝才会加元!所以现在依旧属于大周永隆六年!

不觉已经到了腊月初六,过两日便是腊八了!因为定鼎长安,受关中之气,得秦川之俗。朝廷对于腊八节还是有所重视的!

甚至等到当天,在京的所有王公卿贵,百官大臣。四品及以上者,全部都要到皇宫, 等待着隆和宫里的皇家特供腊八粥!

当朝永隆皇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朴好佛学,而腊八节,其中一个传说,便是根据佛教的传说演化而来的!

所以等到他登基之后, 便在曾经的王府,也就是现在的隆和官前官前, 架了一口大大的铜锅,专门每年用来熬煮腊八粥的!

如此一来大周永隆一朝, 喝腊八粥之风已普及全国各地,北方尤甚, 其花样之多,排场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要说这口大铜锅, 重七八千斤, 大得吓人;口径直达两米,宽得惊人, 深度为一米五,深得怕人。令人看了,无不咋舌。这恐怕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大铜锅了。

皇帝如此,作为未尝没有拉拢人心的缘故。毕竟当年上位,手段并不怎么光彩!

有了这么个大锅,每年都是一次和朝中百官加深感情的机会。帝王御下之道,本就是雷霆雨露,一概同行!

煮这个粥,自然也是十分讲究的。毕竟也是代表了朝廷的脸面!贾琏还特地去了解过一下:

每年一到腊月,朝廷的内务府就要准备好各种熬粥的原料,其中仅杂粮一项,就有小米、黄米、江米、高粱米、薏米、菱角米、莲米等;干果一项中,就有红枣、栗子、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榛子仁、桂圆、葡萄干、青红丝及果脯等。

据宫志《大周隆和纪要》记载,每锅粥要下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百斤,其他原料配比也有定数,而且要根据火候需要按顺序下锅,十分讲究。

所以,熬出的腊八粥不仅非常好吃,而且色泽鲜美。

这本书是从大周永隆元年就开始流传于世的,每年都有更新,上面基本都是记载了一些永隆皇帝崇佛礼道,敬天爱民,心系百姓的歌功颂德之词!

每年的腊八,也必定是这本书上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为的也是通过这个东西,拉近皇帝和百姓的距离!

创造一个亲近百姓的明君形象,这东西也是一种舆论宣传, 不得不说还蛮有用的!

每年到这天,最新一年的巜隆和纪要》补叙。就会在腊八节的第二天,见诸于各州郡邸报, 紧接着发印民间!

其实归根究底, 耍的还是君民同乐的那一套!不得不说, 终归是阴谋诡计,九子夺嫡,杀出来的皇帝,对于人心的把控,那也是一等一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贾琏,极力的在他面前,做好一个忠臣和孤臣的人设。

利用好了忠直孤臣的人设可以胆大包天,甚至有些肆意妄为。皇帝都会容忍,但都要紧守着那股线,一旦越过了,面对这一位,贾琏也难免有些头疼!

这种粥在熬制时,还有一套礼法:

“腊月初七日一大早,有专门的监灶官员下令点火,一直熬到腊月初八凌晨,共熬六锅;到了佛祖成道的时刻,皇帝还要派钦差大臣,率领执事人等,庄严肃穆地奉行“佛前供粥典礼”;典礼时殿内钟声齐鸣,香烟袅袅,大和尚们各就各位,齐诵经文,景况十分壮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