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从那时开始,母亲开始变得会歇斯底里大声呵斥他。
从年纪到了可以上学那天,男孩在课外跟着其他老师学习的日子就没有中断过。
男孩完全没时间游玩,他在七岁生日时说自己想要吃糖,却被爆怒的母亲拧了耳朵,甚至痛到让他觉得耳朵要被扯掉似的。
男孩不敢再提自己的愿望了,但是他记住了父亲的叮嘱。
「所以,只要我乖乖听话,妈妈就会开心。」
「只要妈妈开心,就不会再这么大声地骂我了吧?」
男孩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结果便是,男孩虽然很会念书、会的事情也多,但是在班上却无法融入同学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男孩不理解,但是也没有去在意。
他只知道,自己要让母亲感到开心,为自己感到自豪。
这样,他就不会被骂,妈妈也不会一边哭一边骂他了。
然而,他的母亲沉迷的不只是教育,还有烹饪。
她让女佣人制作以自己的饮食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菜单,严禁男孩食用除此之外的食物。
养育小孩的基本就是就是健康的牙齿跟健康的骨骼,总之给小孩子补充钙质就对了——这就是男孩的母亲主张的见解。
所以餐桌上总是济满了小鱼跟海藻,而甜食则是完全被禁止。
餐后一定要刚牙十分钟以上,甚至叫自己带牙制组去上学。
男孩偷偷舔糖果被母亲发现时,受到了比他想要跳绳时还严重的处罚。
为何母亲如此重视牙齿呢?
因为她要在自己的书与杂志报导里刊载男孩的照片。
自己是如何正确地养著小孩,自己的理论有多么了不起。
男孩被他的母亲用来当成夸耀这些事情的题材。
讽刺的是,牙齿洁白到会发光的男孩受到了很多妇女的欢迎,在八岁时甚至在家附近还因为牙齿而在妇女之中小有名气。
不久后,母亲的主张中甚至追加了“咀嚼力培育脑部”的理论,餐点也做了更进步的改良。
饭是糙米饭或是五谷饭,鱼是可以连骨头一起吃的鱼干,蔬菜则都是要用力才能咬下去的硬菜,连点心也变成只有盐豆跟小鱼干。
每次吃饭时,母亲都会对男孩说“咬一百下再吞下去”、“要好好咬喔”、“咬吧,咬吧,再咬吧”等等的话语,宛如念咒一般。
“吐出来就要被拧耳朵喔。来,咬吧,咬吧,咬吧,咬吧……带着明天的份一起努力才行喔。所以再多咬一下,咬吧,咬吧咬吧咬吧咬吧——”
就算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孩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也仍然没有半颗蛀牙。
所以,曾经出国留学的母亲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理论。
男孩也因为母亲的哭骂减少而确信自己的行为没有错误。
他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男孩在某天发现自己有个习惯。
——磨牙。
无论是上课时,在自己家里念书时,还有放学时都是。
在不知不觉间,男孩染上了用力让牙齿互相磨擦的习惯。
就算有心想停止,却怎样都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