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很多。
人多就吃得多,用得多,每一天的消耗都是惊人的。
入了冬之后,有一项的物资就消耗得多了起来。
那就是煤炭,煤大多是穷人用的,炭多数是富人用的。
王三郎对于现在他自己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似乎就没有得到过太好的东西,任何他想要的东西,都必须经过一番痛苦的磨砺之后,才能获得,当然有的时候甚至是经历了努力,也依旧什么都得不到。
然后王三郎就很早明白了一件事情,人和人是不同的,对于他自己来说,不能对生活有太高的期望……
穷人,如果对于自己的生活期望太高,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现在王三郎就只是希望能多背两趟煤,然后给自己的娃换点用度。
对了,王三郎今年才十六岁。
十六岁的父亲,在大汉,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穷人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一句空话,如果穷人不在这个年龄结婚生子的话,那么他的孩子就有可能在长大之前就没了爹。
大汉平均年龄,四十左右。
这还是被一些士族子弟拉高了的,就像是后世的社会平均收入。拉社会平均收入后腿的,请到一旁玩泥巴去……
若是只计算那百分之八十,相信会是一个更为可怕的数字。
清晨的时候,天空阴沉沉的,虽然说雪已经停了,但是天气依旧不是很好,王三郎很担心,很担心他家里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之中,能不能顺利的熬过去。
大汉婴儿的夭折率,大概是三四成。
许多幼儿甚至还不能正儿八经的睁开眼,看一看,摸一摸这个世界,就死了。
王三郎希望自己的这个孩子能活下来,不用像他的哥哥一样……
背煤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大多数的时候,体力劳动都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煤很重,而因为舍不得用麻布带子,便用的是麻绳。刚开始的时候,双肩都会被磨出血泡来,然后破了,再磨出一层,直至长出了厚厚的老茧,形成了深深的沟痕之后,才会好一些。两条麻绳勒在肩膀上,一条更加宽大的带子顶在前额上,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佝偻着腰往前的时候,能更有效的把全身的力气用上。
煤筐底下还有一根丁字木杖,顶在煤筐下面,其作用并不是让这些背煤人完全放松休息,而是因为这些背煤的人害怕自己疲惫无力的时候,稍有不慎保持不住平衡使得煤筐倾斜,掉出煤来让今天一天的活都白干了……
有经验的背煤人,每天都会走固定的距离,固定的路线。因为那一条路上每一块的石头,每一个坑洞都熟悉,不至于出现踩空绊倒的情况,然后就像是工蚁一般,默默的背着煤筐,在固定的路线上来回往复,即便是遇到了熟悉的背煤同伴,也甚少说话,更不会花时间闲聊,顶多就是目光相互触碰一下,就像是在相互鼓劲。
自从骠骑将军用煤替代木炭之后,长安就从用炭大户变成了用煤大户。当然,百分二十那部分人,依旧还是用炭的,甚至还要用银炭,一般的炭还不屑于用,而大部分的长安百姓,便喜欢上了煤,煤更好看,更漂亮,可以比炭烧得更久,更实用……
嗯,其实以上都未必正确,煤比炭更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就是煤更便宜。
炭需要砍树,要阴干,然后再烧成炭,费时费力不说,产量也少,一窑也烧不了多少,煤就相对来说好一些了,再加上可以掺黄土打成蜂窝煤饼,比起一般的炭便宜太多了。
骠骑有令,在长安城中,不允许设立炭市和煤市,所以长安城中和周边陵邑的百姓想要用炭用煤,要么就只能用车载,要么就是人背。
车载量大,但是费用也高。
冬天牲口也怕冷啊,又要吃得多,草料钱也是消耗,人就便宜多了,又不用特别照料,周边村落之中,趁着冬闲出来找点活干的人多的是,给点零散钱财物品也就打发了,省心省力省钱。
更何况这活也就是季节性的,三瓜两枣的也养不活人,只适合像是王三郎这样为了多补贴一些家用出来卖气力的农夫……
背一筐煤,领一片木筹,然后背到了地头,便会在木筹上盖个戳,一天下来,几个木筹就是几份报酬,简单,好认。
长安当中制作煤饼的,分为两种,官营的,还有私营的。
官营的自然都是骠骑之下的黄氏工房开设的,给的报酬会多一些,而且因为骠骑将军夫人心善,所以若是下雪大风等天气不好的时候,便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除了原本的报酬之外,每个人说不得还能分到一小块的杂粮饼子……
平常天气也会有,偶尔。
今天么,应该就没了……
只是阴天,既没有下雨,也没有下雪,风也不大。
王三郎叹了口气,虽然说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会导致背煤更辛苦,但是那两指多款,三指多长的杂粮饼子,泡些水煮化了,再加些麦麸,便又是一顿啊……
私营的么,报酬就一般了,一开始的时候还会因为筐里的煤少了些,便是各种理由扣了报酬,所以后来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给官营的去背,后来私营的煤铺子受不了,便拉高了报酬,可依旧是甚少人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