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战场和谈判桌(1 / 1)

绍宋之后 广寒宫宫人 1029 字 15小时前

岳母到底是没能等来她的长孙为自己扶灵回乡。五七一过,岳飞和赶回来的岳翻带着全家人一扶起灵回了汤阴,佛佑公主也不例外,她带孝不好入宫向父亲辞行,就拜托神佑公主给父皇磕头了。

赵官家有点儿难受,“到底是朕导致岳云不能回来送他祖母最后一程了。”

神佑安慰父皇,“女儿奉爹爹的意思,也向岳王表达了歉意,但岳王的说既然身为军人,忠孝不能两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请您莫要介怀,岳云…姊夫自该以国事为先。”

“是啊,鹏举一向是这样的人。”赵官家感叹道。

结果,正在他身边正在被考察功课的大皇子赵旭就问道,“爹爹,您不是说岳王对姊夫一向严厉吗?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

“什么道理都要你老子我跟你讲,那你读书干什么?都八岁了,自己想去。”最近太累了,懒得再讲什么忠孝理念了。

可怜他才三十四岁,要是在现代社会还没进入中年呢,现在却能感受到中年人浓浓疲劳感。

好在十月份,大理懂事的送了各种茶花。杨沂中杨郡王也终于回东京了。

他一到场,别的内臣自然识趣的就离开了。杨沂中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官家,秦王已奉您的密旨,从御营左军中选了五千能战之士,秘密走阴山小路,在天德军和横山义军汇合。现在已经出发,准备绕过吐蕃诸部,直入交趾。而前军的王副都统(王贵)也以押送流放犯人的名义去了西南。李都统坐船(李宝)自广州港登陆,秦王已经定下会师地点,这次共计两万五千兵马。为了掩人耳目。马邢王会过一个月再回来。”

赵官家神色不动,仿佛说的是鸿雁南归、秋风落叶这样的小事而已,“大宋内部行军,朕相信刘子羽会处理好。但吐蕃那么多部落,不会走漏风声吗?”

“臣觉得九成不会。”杨沂中说起军事问题来,自然也严肃无比。“这事说到底,还是要看国家强弱的。吐蕃各部落早已是一盘散沙,没有哪个部落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敢得罪大宋的堂堂大军。就算真有不开眼的,这些年臣发展了那么多斥候和商贾,总也能拖延一二。等大军过了廉州府,交趾便是反应过来又如何?”韩世忠天下无双的名声难道是吹出来的?

还有王贵,还等着这一仗戴罪立功了。他带的御营前军可也是精锐。海军就不用说了,快憋疯了。

“你办事朕自然放心,只是大军都久在北方,只有前军那边南下剿匪还有些水陆作战的经验,但也没见过瘴气地形,虽然乌蛮已经答应借兵两千算作向导,但良臣的脾气,杀起来又是不管不顾的,委实还是要看到战报,朕才能安心。”

说到这个,杨沂中的面色有些古怪,弄得赵官家也诧异了,“还有什么事儿难倒了你不成?”

“官家恕罪,确有一事不得不当面告诉官家,秦王大军出发时,我等尚没有接到魏国太妃的噩耗。齐王就非说岳驸马熟悉西南地形,要他一起去打前锋。秦王乃此次征南元帅,驸马不敢不听他的调令,现在已经一起出发了。”估计大军一来一回,他给祖母这一年孝也不用守了。

赵官家:……

很好,很泼韩五,朕回头再给你算账。

但不管怎么说,大军已经出发了,现在大家都迷信岳云是个能战敢战能赢的吉祥物,赵官家也不能冒着暴露的危险把他叫回来,那他特意选在冬天动兵的时机、几年来的准备不都白费了。

越是遇到大事。上位者越该表现的平平无奇。今年冬天不是去年那般酷寒,黄河大案之后,赵官家或许是为了稳定人心。居然老老实实的在东京没有动弹,而且还鼓励众臣家有什么喜事就办,人的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一些臣子觉得心里大石头落了地,但赵鼎、张浚甚至林景墨阎孝忠等人总觉得心头越来越惶恐,这可不是他们认识的赵官家呀。

要说有什么事,那就是邢王马扩,正是由武转文,出任工部尚书。

没错,陈规已经没有太大力气兼顾两头了。

而万俟卨没能捞到他梦寐以求的燕山路经略使,只能带着大理寺卿的委任状上任去了。

十一月份儿,西南方向,大理和交趾依旧打的你来我往,而郁江乃至红河方向的防御自然弱了些,只能说这些年大宋放任不管的态度让他们忘记了,如今在位的是一个以环境保护为由灭了世仇西夏的天子,还有一个打算灭国彻底完成军人最高目标的武将首领。

所以,大宋建炎十四年十一月一日,邸报上严厉谴责今年五月份大宋合法商队在交趾战乱中被杀害十五人,第二天,邸报司郎中胡铨在偌大头版上就写了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而这个时候,万里之外的广源州,韩世忠已经先打了一仗了,抓了一千多俘虏,正在讨论怎么处理。

第一次上阵见血的陆游有些过分激动,双手颤抖着说话,说不太出完整的建议,不过韩世忠不介意,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差点把人给摔了,“小秀才不错啊,亲手杀敌就有五人,还敢拿弩机射大象眼睛,回去给你请功。第一次上战场嘛,都这样,回去歇一歇就好了。”然后又转过头来,看着几个满脸血污的军人,“你们可都不是第一回来打仗了,说说吧,这一千多人该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