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刘承宗真以为城破在即。
尽管先登的赏格只给三个百人队,但这份赏格足够调动整个肃州军的积极性,人人奋勇之下一座城池何愁不破?
刘承宗对赏格是动了脑子的,一个人有钱,钱对他的诱惑就不大,甚至一个人没钱,但他周围的人也没钱,那钱对他的意义可能比义字差远了。
只有当这个人没钱,而身边的人都有钱的时候,钱对他的意义才最重要。
马也是如此,肃州军是新降军,缺马缺驴,而周围的元帅军各营不说人人有高头大马,至少一人一头骡子是保证的。
在一支这样的军队里,一个百总队全员获赏一匹河曲良马,能给个人带来巨大的信心提升。
而在攻城中只要三个百人队登上城头占住脚来,后续军队一拥而上,这城说陷就陷了。
可以说刘承宗对肃州营开出赏格的那一刻,他就坚定认为肃州营兵能把高台城轻易攻陷。
但城头数具猛火油柜和数十副火筒、火罐喷出的火焰,浇熄了刘承宗的美好幻想,火油从城头喷洒在临车高大车体的中下部,火焰迎风而起向上冲,把战场前沿刹那变成人间地狱。
正在攀登临车的士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临阵攻城的紧张让每个人都听不清外面嘈杂的喊声与惨叫,只顾踩着梯子争先恐后向上攀爬,爬到一半发现车里越来越热,有人想往后退,有人想往上走。
随后火烧起来,人们没了选择,只能跟火焰赛跑疯狂向上爬,有人才刚从临车顶部冒出头来,就被二十步外城门楼里隐藏的涌珠炮把脑袋轰个粉碎。
推到城边的四架临车上的什长冲上顶层,反应几乎都一样,一个个在浓烟里叫喊着让人斩断绳索。
四台临车悬吊的绳索有的被斩断,有的沾染火油被烧断,三台临车先后放出踏板,但只有一具踏板准确搭在城头,另外两架临车放出踏板依然离城墙还有一两步距离。
最后一台临车的踏板则是在接近摧毁时绳索被烧断,这辆车离城头太近,顶层本身就在猛火油柜的射程范围内,顶层一个什的士兵在第一时间就被火油喷到,与临车一同葬身火海。
另外三台临车上的士兵也没好到哪里去,上有炮子下有烈焰,冒千难万险自踏板冲击城墙,也不过是自杀攻击,更有被车上浓烟遮蔽视野,带着火焰坠下临车的。
刘承宗端着望远镜痛苦眯起眼来,他亲眼看见一名士兵冒火跃出临车,抱着明军士兵冲向猛火油柜,在一团炸开的烈焰中同归于尽。
而在城下,杨嘉谟部守军掷出的毒烟弹也起到巨大作用,他们投掷烟弹时口中喊的是毒烟,城下的肃州卫军士也以为是毒烟,但其实没毒。
急性毒烟需要大量雄黄,高台城守备仓促没有足够物资,只能以火药、干黄蒿、秸秆、沥青、桐油、麻绳等物仓促赶制烟弹,本身毒性并不大,何况野外环境,烟雾密度也没有特别高。
但遍地烟雾依然呛得人涕泗横流,最关键的是烟雾遮蔽了城下攻城军队的视线,让他们无法保护筒梯里的攻城士兵,几杆三眼铳在筒梯那头轮番打放,梯子里的士兵便先后滚落。
底下的士兵也一队借一队向后撤离,试图冲出烟雾笼罩的范围,这反倒给了城上守军可乘之机,以弓箭、火枪、小炮向烟雾外围攒射。
护城河对岸率领狮子炮队的蜂尾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偏偏肃州军的筒梯、临车、木幔车都推到了城墙根儿,炮兵担心误伤,不敢提供火力支援。
“妈的,爬上去用抬枪放死他们,对着火油柜打,不能让军队都葬在这儿!”
蜂尾针放着火炮用不了,当即指挥麾下两名百总带队爬上剩下四架临车,那四架临车都在被填埋的护城河中央,离城墙还有四五十步距离。
早前他还埋怨这四辆车走得慢,这会也不报怨了,正好能当做射台压制守军,要是都一波推到城墙根,就依照守军用火油的密度,这四辆临车也保不住。
蜂尾针本意是让临车提供支援,让尽可能多的肃州兵从城墙根儿退下来,撤到护城河对岸就安全了。
但肃州兵没退。
他们非但没有撤退,想要撤退的参将胡志深还差点被属下丁国栋拔刀砍了,缩着脖儿被训得像孙子一样。
这也是没办法事,胡志深虽然是大元帅亲授的参将,但肃州营并未被元帅府整编,军中士兵除了蜂尾针亲领的一把总精兵,剩下的旧明降军得分成三份。
胡志深的肃州卫旗军最弱,人倒是不少,家里都分了田地心气也足,就是底子不好、训练不行、装备还差。
俗话说将是兵的胆,但反过来兵也是将领的威风来源,废物小点心领着一帮小弱鸡,前怕豺狼后怕虎,哪还有什么威风。
千总米剌印是老兵出身,过去在赵之瑞的肃州营就是头号战将,但如今新降,手下的兵又在驿站被围得面黄肌瘦,眼下降了元帅府,也上赶着给刘承宗出力、叫人看低,因此就成了不说话的老好人。
唯独原明军游击将军丁国栋,官位最高、性情耿直,手下也都是嘉峪关肃州一带的老边兵,训练充足。
短处无非是近年来生活困顿粮草不济,但他们在嘉峪关被围仨月吃了半年的粮,一个个酒足饭饱养得膘肥体壮,底气相当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