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这个事情,给周彦明打了个电话,问郭董方便不方便。
郭董一听李欢要来拜访,立马推了下面的几个会议,让李欢过来。
李欢见到郭董,看起来郭董心情不错,见到李欢调侃到“李总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有什么事情。”
“这不是看郭董心情好,过来沾沾光。”
“什么啊,沾光也是咱们沾了你的光,上次来考察的几个企业,基本上都同意入驻创业园了。有了他们的带动,下一步我们这里真成了网谷了。”
“在发展那就是网都了。”
“哈哈,承你吉言吧。”
“这一次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们最近组建了华夏医药,前期已经收购了几个企业,目前已经做了两个中成药的研究,预计明年能够上市。”
“哦,怎么想起来进入医药行业了?”郭董也是觉得有些不太对,李欢这跨界跨的太猛了。
“咱们老祖宗,流传了五千年的医药,未必不如外国几百年的西药,这里面有很大的机会,我们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将新药的研发从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缩短到更短的时间。”
“现在药方已经出来了,主要对于临川研究以及数据进行分析,只要符合了国家的要求,上市新品药并不困难。”
听到李欢的解释,这两年大数据的概念已经有人在提了,国家层面也是比较关注。
但是没有想到,李欢居然已经在使用大数据了。
对于医药郭董不算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大数据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问道“大数据这个名词,最近提出的频率很高,具体是怎么个意思?”
“说起来也很简单,将海量的数据,使用一个大脑进行分析,比如说交通的问题,过去城市拥堵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大脑,现在我们就是要给他装上大脑。”
“那条路经常堵塞,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车辆每天过去多少量,都是什么车等等。”
“对这些进行分析,虽然还是这么多车,但是有了一个更合理的分配。”
李欢对于大数据也不太懂,但是大概的方向就是如此,木子做的研究,也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这个倒是新奇,大数据的概念虽然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但是还没有什么落地的场景,你这么一举例子,我就明白了。”
“那个,郭董,咱们今天主要聊的是医药的事情。”
“哦,对,那下次聊大数据,你说说想要什么支持?”
“是这样的,未来我们想要收购一些医院,主要做中医治疗,发扬传统中医的价值……”
郭董听后,沉思了一会。
中医院,其实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有的,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西医当道,中医专业的人少,而且效果不如西医的立竿见影。
所以现在的西医是非常的普遍,中医院如果不是有国家在支持,恐怕早都扛不住了。
哪怕是中医院,其实也就是名字而已,主要的治疗方案,依然是西医。
“行,这个事情我会考虑一下的。”
李欢离开之后,考虑到医院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便将目光放到药材种植上面了。
通过木子,李欢知道,国家的药材不是没有价值,每年出口大量的药材到国外,然后国外的医药企业进行生产。
所以没有点点的议价权,回到公司,安排丁香去收购药材企业,主要从种植开始。
我们国家的气候是非常适合种植药材的,东北的三宝,西域的雪莲,国内有很多的山区,丘陵,都是很适合种植药材的。
收购药材企业,也是很顺利,没用太长时间,便收购了国内十几家规模药材企业,合计拥有了数十万亩的药材种植基地。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面积,是因为很多药材都是在山上或者丘陵地带种植。
完成了重组之后,规范了种植,比如不能使用大量的农药,不能使用大量的肥料等等。
同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减少人力的投入,种植、养护、收割等等,都重新制定了规范。
还有一些药材则是在平原种植的,比如蒲公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这些都是需要在平原地区种植。
这类比较常见的药材,则是跟种植户签订合同,对于各项指标进行细化。
不过,药材更是需要长久的时间,比如说人参,这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越长,其价值就更高。
李欢能等那么长的时间吗?
显然是不能的,那这就要靠木子了,让木子研究促进生长的药剂,又不会对这些药材的价值打折扣。
人一忙起来,就容易忘记时间,当郭董再约李欢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份了。
十一月份,整个中原大地上都开始变得更冷了,做实体行业确实很难,不同于李欢以前做的其他产业。
整个医药板块,发展比起来其他的产业,用缓慢也不为过。
每天练习罗汉拳,前几天终于进入了明劲,当李欢跟魏洛洛说的时候,魏洛洛一副,我不想跟你说话的表情。
李欢看到魏洛洛吃瘪,心里美美的。
胡思乱想的时候,黄义国提醒,已经到了郭董办公室了。
李欢回过神来,下了车。
这个时候平均温度只有十度左右,但是李欢只穿了一个薄薄的外套,到不是说怕冷,而是现在大家都穿厚衣服了,自己也不想表现得太另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