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
汉国的百官对安置流民有着丰富的经验,因为从汉国来云泽哪一天开始,安置流民就是各地官吏最大的责任。
“诸位爱卿都说一下,如今形势危急,我们该怎么做?”秦雄左手敲击着龙椅的扶手淡淡地问道。
朝堂上因为人多,议论声乱成一片,汉王这般一问倒是立刻安静了下来。按照规矩,汉王问话一般都是丞相或者尚书大人先回答,至于那些四品、五品的小官,没有大王钦点是不敢乱说话的。
申无心阔步走了出来:“大王,以老臣之见,堵不如疏!如今辛胡、甘于二郡荒田尚有两千万亩,可以安置二百万百姓。其他各郡也有不少荒田,总算下来安置五百万流民应该不成问题。老臣的意思是尽力放他们进来,留在边境之处一旦极其民变对我汉国大不利。臣听说我汉国商人当下在边境处贩卖流民中的婴儿和妇人,以谋取暴利,如此行径实在可恶。若是大王不安置这些流民,时间久了对汉国境内影响并不好。”
申无心刚说完,工部尚书公叔皋就站了出来:“申丞相,荒田我汉国倒是有不少,莫说五百万流民,就是一千万怕是也能收容起来。可这后续的问题太多太多,很多荒田其实已经租给了当地的百姓种植果树、养鱼、喂羊。如此轻易的收回来对地方百姓损坏极大,也有损朝廷的名誉。再者数百万流民入汉国,这些人没有粮食、没有钱帛、也没有做农活的铁器,甚至还没有住的地方,这些东西怎么来?难道都要朝廷补给么?流民中鱼龙混杂,若都是良民也到无妨,就怕其中有偷鸡摸狗之辈,恃强凌弱之流。数百万流民一旦掌握不好会成为我汉国之内患。
况且这些百姓未必真心留在汉国,一旦帝国形势好转,这些人又纷纷回国,如此以来朝廷的诸多举措都要付诸东流。臣以为安置如此多的流民实在不妥。”
陶瑞的意思和公叔皋相同,作为户部和工部的尚书,他们两个最清楚。一旦数百万流民入汉,就意味着户部和工部忙到昏天黑地,现在汉国的这些工程已经让两位尚书大人头疼欲裂,更不要说进来这么多衣食无着的百姓了。
谢松对这件事并没有说话,他内心也很矛盾。安置流民是好事,但就怕好事变成坏事。数百万没有衣服、粮食的百姓进到汉国,他们会不会去抢,会不会去偷?万一在聚集到一起造反,这不是自找苦吃么?
“臣听说边境之处每天都有数百流民饿死,更有不肖之徒趁乱偷抢、烧杀***。汉国境内的不良奸商趁势买卖人口,最近一个月的时间,仅仅贩卖到长安东平街的女子竟然就达到是两千余人,最小的也不过十一岁而已。试想若不是这些百姓无路可走,谁又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卖到这种地方呢?大王您常说,仁者无敌!为君者以天下苍生为念。诸国征战,有几个君主是为了天下苍生幸福,大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罢了。
但大王与他们不同,大王想要的是天下苍生能活的更好。老臣记得大王说过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难道这不是最能赢取民心的时刻么?收容帝国流民,从短期看来或许会给汉国带来无尽的压力,但是人口增加也会给汉国带来很多益处,至少这些工程不再拖延。至于良田,大王可以先以租种的方式让这些流民开垦。粮食也可以找地方百姓借些来用,以汉国朝廷的信用,借粮租田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百姓应该也会支持。
所以老臣以为,这是上天赐给大王争取民心的大好时机。大王应该当机立断,否则真的是后患无穷。”
谢松一番话很给力,让那些想反驳的人无话可说。这是给大王争霸天下创造机会,你们再反驳就是阻挡了大王争霸天下的道路。
果不其然,这番话说出之后,朝堂上附和之声络绎不绝。陶瑞和公叔皋等人也不得不点头表示赞同。而申无心则抬头朝谢松笑了笑,意思你老家伙有一套啊!
“好!”秦雄一拍扶手,从宝座上站了起来,两步走到台阶之上,低头看着朝堂上数百重臣:“好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孤是说过这句话,今日也要兑现这句话。不管是帝国百姓,还是我汉国百姓,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孤从来不屑于为了权力和**而争霸天下,孤要的就是让天下的百姓过的都幸福。仅此而已,只要这些流民愿意做我汉国的百姓,那他们就是孤的子民。
此事就以两位丞相所言,让帝国流民进入汉国,给他们一条生路。但是有一点,在边境处持枪凌弱之人短不可放进来。
从明日起,辛胡、甘于、上泽、承安、南夏、太彰、卫章、洛城九成郡守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边境,配合边境军队吸纳流民。每郡各吸纳流民五十万人。限期一个月之内安置完成!在此期间,若有流民不服安置,或是寻衅滋事,地方官吏可不经审判而量刑。对穷凶极恶者杀无赦,不必上奏。”
“臣等领命!”
既然要吸纳数百万流民,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必然粮食问题、良田问题、住房问题。这些事情又商议了一个时辰,一直到了中午才散朝。
回到太和殿,秦雄正准备吃饭,刘喜跑来告诉他轩辕怡梦和轩辕玉娇求见。
太和殿是汉王休息的地方,但并不在内宫,所以想要来太和殿的王妃们必须先求见。
片刻功夫,两位轩辕公主就来到了太和殿,秦雄指了指案几上的饭菜:“坐下一起吃吧。”
两位公主谁都没心情吃饭,落寞地坐在椅子上,似乎很有心事。
“两位爱妃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都想哭了呢?”秦雄心情本来还算不错,就不想看到有人哭哭啼啼。
“汉王……!汉王您能派兵去支援帝都吗?臣妾求你了。”轩辕怡梦刚坐下就要起来行礼。
秦雄一摆手:“自家人不要那么多礼数,坐下来说。”
两位美人又都坐了下来。轩辕玉娇抿抿嘴看了看轩辕怡梦:“大王,您难道还不知道么?我们父王已经让王后娘娘和数十位王妃去了霸州。外面的百姓都在纷纷议论,说帝国就要亡国了。我们父王这样做就是为迁都做准备。臣妾也听说,西戎不守当初的约定,竟然和帝国反目。熊国也趁此机会进攻帝国。帝国已经危在旦夕!大王,臣妾等知道不该甘于国事,但我姐妹二人还是想请大王出兵,帮我父王驱赶敌寇。”
秦雄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两位爱妃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好像你们上次也给本王说起过吧。这等君国大事,你没本不该操心的。帝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危险,你们也知道帝国有上亿百姓,要想拿下帝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当下汉国事情繁多,军队训练不够,如何能抵挡三国六百万大军的进攻呢?”
“这番道路大王也给臣妾说过,臣妾不指望大王能战败他们三国,臣妾想的是大王能救救我们的父王和母妃。只要父王和母妃能活下来,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轩辕怡梦哽咽着说道。
两位美人这般胡搅蛮缠,弄的秦雄也没了吃饭的**。犹豫片刻说道:“爱妃,你可知道若是本王提兵进入帝国会是个什么影响吗?在任何时候,他**队都不能进入别国的。一旦进入这就是入侵。这个时候进入帝国,就算你真的是想去营救轩辕王,怕是地方世族和熊国、西戎等也不会这样想。两位爱妃不懂军事,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关心的好了。本王答应你们,只要你们父王向汉国求助,本王一定出兵相救。两位爱妃可满意?”
两位美人互相看了看,其实她们也知道自己不该过问国事,两个人也是商议了很久才来求汉王的。求了当然也是白求,总不能因为自己这两个女人大王就提兵征战。轩辕怡梦还记得当初来汉国的时候母亲明妃说的一句话:送你来汉国其实也是给你谋一条生路,帝国早已不复往日的尊荣,去汉国或许更安全一些。
轩辕怡梦银牙轻咬樱唇:“大王,若是他日帝国有难。恳请大王看着臣妾的面子上能营救臣妾的母亲明妃。母亲只是个女人,她是无辜的,还请大王能答应臣妾的这个请求。”
秦雄无奈地摇摇头:“此事很容易,本王定当尽力而为。还有,孤听说明妃和帝国王后已经到霸州巡游,你不妨给她写封书信,我让人送去。若是明妃娘娘愿意现在就来汉国,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也省去了日后的很多麻烦。”
轩辕怡梦心中一喜,赶紧点点头:“如此甚好,臣妾现在就回去写这封信。”
“大王,那臣妾也给母亲瑶妃写一封书信可好?目前瑶妃此刻也应该在霸州,臣妾想让她也能来汉国,求大王应允。”轩辕玉娇急着说道。
“如此并不难,只要她们肯来,本王会安排人接待的。不过来了之后不能住在王宫,我会在长安给她们另行安排宅邸。你们日后见面也不难。”秦雄心疼地看着两位美人说道。
“多谢大王!臣妾这就回去了。”
两位美人总算是有了一点希望,急匆匆的赶回后宫写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