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物
现在的长安宫建筑已经很庞大,唯独缺少的就是摆设,为了不在帝国使者面前表现的寒酸,秦雄让工部铸造一些青铜器的摆设,摆放到宫殿之中。
炎热的夏天终于结束,到了八月份,天气渐渐转凉,帝国送亲的队伍已经从都城出发。七公主下嫁到汉国,这对帝国都城的王宫贵族的公子们来说,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那些曾经对七公主报以幻想的公子哥一个个失魂落魄,怅然若失,很多人策马跟着后面走了几百里路,为的就是再多看一眼七公主的芳容。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看着公主的车队缓缓走远,这些跟在后面的公子哥越发悲伤。
此次公主下嫁,轩辕王可是下了血本,即是要结交汉国,谋取帝国的稳定。另外也是为了让最心爱的女儿在汉国不要感受到委屈。跟随公主下嫁的共有上千人,其中宫女三十,太监二十,御医五十人,厨师一百,花匠、木匠、工匠各一百,另外还有这些工匠以及厨师、御医的家人。再加上随同前来的九公主和数十位随从,还有明妃的仪仗,另外还有三千铁甲军。总共加起来五千多人,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每过一处,地方官吏无不小心接待,亲往迎送。
四千多里的路途,大队人马一天还走不到二百里,再加上刮风下雨,穿山渡河!所用的时间更加漫长。
离开帝都,轩辕怡梦从开始的兴奋,慢慢地变成了怅然若失。长这么大,女孩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帝都,从来都没离开过父王和母亲。她早已习惯了宫廷里的生活,习惯了被别人捧着手心的感觉。以前听说有公主下嫁,总认为那种事情离自己很远,可现在却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且还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汉国。
在轩辕怡梦的印象里,汉国是一个偏僻的小国,甚至连入朝进贡的资本都没有。虽然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她也像宫女和太监问询了不少关于汉国的故事。可惜宫女太监有能知道多少,无非是传说中的汉王智取诸夏,甚至连汉王的风流事迹都不敢在公主面前提起。对于那个陌生的汉王,轩辕怡梦也只是停留在卷轴的画面之上,更多的也只能靠自己的猜测。
所以对于这次下嫁和亲,梦儿并没抱太大的希望,对她而言,去汉国也是一次不错的旅行,总比天天呆在宫里要好玩的多。只是旅途的劳累,让她开始痛苦!那种刚出宫时的兴奋也渐渐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忧伤和失落。
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将近二十岁的女孩,那个少女不怀春?到了这个年纪,女孩子总喜欢幻想一些很飘渺的事情,但在宫廷之中,又有谁敢在她面前提起那些风流情事,更不要说后宫里的肮脏。
所以轩辕怡梦开始幻想秦雄的高大英武,却又不免担心本人不如画像上的英俊挺拔,这是一个矛盾的历程。若是这次汉王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夫君,那自己未来的婚事又将如何?难道就真的一辈子呆在宫里不成?
和她同样带着梦想的则是九公主,九公主没有梦儿的运气,她在十三岁就被送到宫外的府邸,过着锦衣玉食而又孤独的日子。对她而言,画像上的汉王正是她心中最好的王子,所以此次下嫁汉国,九公主从来就没失望过,甚至可以说时刻都在娇羞的兴奋之中。
一直到九月十三,送亲的队伍终于走出了帝国,来到曾经的卫国属地,也就是现在汉国的卫章郡。
汉国一万龙骑兵和数百迎亲的队伍早就等候在边界之上,烈旗招展,军容整齐,这让见惯了帝国骑兵的公主和明妃眼前一亮。
迎接送亲队伍的是牛铜将军,这个大老粗也在军武堂培训过一段日子,所以言谈举止已经不在那么粗俗。
刚进入卫章郡,就上了直道。这种宽达三十余米的直道给帝国送亲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道不但宽阔,而且修建的整齐漂亮。大家都忍不住从车窗里朝外看,道路两旁有刚刚栽种下的小树,中间还有一米多宽的花圃,每走一段时间都能看到直道边上竖起的巨大木牌,上面刷着绿漆,并有巨大的红漆在上面写字:卫章郡桐城。距长安七百五十里。距洛城郡三百里。
明妃也算是见过世面,何况刚刚在帝国走了四千多里的路程,却还没感受过如此场景,那种心中的震撼无法用语言描述。总觉得这汉国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不可思议。
在直道上走了三十里,牛铜将军就让队伍在这里的一个驿站休息,主要目的是为了换马车。帝国的马车都是两轮马车,在行进过程中颠簸的厉害。
而明妃和两位公主都还心中诧异,因为进入汉国以后,直道太过平整,那种颠簸的感觉早已减轻了许多,队伍的行进速度更是大大提高,难道汉国还有更好的马车么?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条。桐城驿站是一个军民两用驿站,占地数千亩,驿站不但有装饰极其奢华的客栈,还有巨大的粮仓和兵器库。为的就是在战争时期给前线的将士提供补给。
进入驿站,刚刚从马车上下来,帝国的使者们都被驿站广场上那些庞大而摆放整齐的车辆惊呆了。广场上只有车辆,没有马匹,因为马匹要到专门的地方喂养。在这里看不到两轮马车,最小的都是四轮马车,最大的竟然还有十六轮马车,车身长达十五米。摆放那里仿佛一只巨兽。最让人惊讶的还是马车的结构和造型,几幅动感,上面雕刻着飞兽图案,漆工也相当完美,让人看了就喜欢。
驿站属于开放式的建筑,广场后面就是客栈,客栈高十几米,分上中下三层,下面两层为土石结构,上面一层为木质结构,飞檐斗拱,造型很漂亮。为了迎接帝国公主下嫁,驿站最中间的几十间房子早已被清空,客商百姓一概不准入内。
上到二楼客房,明妃领着两位公主和几个宫女、太监在房间内闲聊,很快就有漂亮的女孩子送来清茶和点心,并且还拿着几张菜谱让他们点菜。
别看明妃最有见识,可到了这里也是两眼漆黑,她看着那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笑着说道:“姑娘!你是汉国王宫里的宫女吗?”
女孩子躬身作揖:“见过帝国贵妃娘娘!我只是这驿站里的侍从,只负责招待女客!帝国公主下嫁到汉国,汉王特地选派了十几位宫女来这里侍奉,牛将军见娘娘带着宫女,就没让她们过来。娘娘需要什么,尽管给奴婢说,奴婢自然会去给娘娘做。”
明妃有些诧异,原来汉国的客栈里面还有专门招待女客的侍从,真是让人欣喜,若是普通女客住店,也不会担心什么不方便了。
两位公主和下面的宫女太监一个个瞪大眼睛,这些事情想都没敢想过。
明妃指着菜谱上的一个菜名问道:“这些都是驿站里的菜么?怎么那么多花样?这个红烧茄子是什么菜?我看后面写的是五十文钱,这五十文钱又是几两金子?”
这个时代的菜品其实少的可怜,也只有王室和贵族才能做出花样,因为这个时代很多百姓家里连厨具都没普及,很多百姓家中大部分菜都是用鼎煮出来的,更贫穷的家里甚至连铜鼎、铁锅都没有,只有陶罐煮菜,能有什么花样。就连王宫和贵族家中的厨师能做的菜品也不多。所以看到这上百个菜名,就连身份高贵的明妃也是瞠目结舌,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女侍从笑了笑:“这驿站里也不过有六十多道菜而已,汉王为了迎接公主下嫁,特地从王宫里和古汉酒楼里调来的御厨,所以菜品才有这么多。这些菜大都是汉王喜欢吃的,大部分甚至是汉王自己想出来的,也只有从宫里出来的御厨才能做出来,不过现在汉国的百工院里面已经有专门传授做菜的老师,如今汉国的各地客栈、酒楼都会做这些菜了。您说的这红烧茄子很好吃,也是汉王喜欢吃的一道菜。
在我们汉国,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一两银子等于五百文钱,所以这五十文钱也才一钱银子。当然这只是给来往的客商开的价格,娘娘您不必关心这些。”
旁边一个老太监笑吟吟地凑了过来:“明妃娘娘,您要不挨个都点来尝尝!”
明妃浅浅一笑,真个是迷倒众生:“算了!点那么多菜咱们也吃不完。还是让公主点菜吧,看看你们喜欢吃什么。”
当初帝国给汉王说的是一位公主下嫁,所以在这里九公主的身份是公开的,而七公主则是穿的宫女服侍。
当着外人,自然是九公主先点菜,她接过菜谱,翻看了一遍,也不知道这些菜到底是个什么味道,随便指了几个说道:“就来这个几个吧:红酥羊肉,玫瑰鱼丸、酒香文鱼,翡翠米糕、八宝肉羹、莲花牛腩、松香鹿肉、雪城熏鸭、千丝香芋。嗯……!姐姐,你看看想吃什么?”
轩辕怡梦也没想那么多,接过菜单看了看,也随口点了几个。最后是明妃,三人一共点了二十道菜,也不是她们奢侈,而是按照规矩,宫女和太监是不能同座吃饭的,三人吃完以后,剩下的还要给这些贴身的宫女太监吃,也不能点的太少。